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淮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由不少地方政府只搞形式,不重视信息公开造成的。(把“由......造成的”去掉)

    B.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自己的责任。(将“而且”改为“还”)

    C.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仇恨”后加“的内容”)

    D.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实际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制定”改为“让”)

  • 2、习近平同志曾专程赴兰考县缅怀忠魂,并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以自励。词中有一句“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如果以这句话为一副对联的上联,下面选项中最合适做下联的是(     

    A.山高路远,须存家国情怀

    B.寒来暑往,不易青云之志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D.天高海阔,任由鹰飞鱼跃

  • 3、下面对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B.《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C.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春》一文的开头就写盼春,文章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殷切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短短的十几个字,极富情致。

    D.保尔在朱赫来的教育影响下,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 4、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和《蒹葭》出自国风中的“周南”和“秦风”。

    B.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阑干:纵横的意思。尤物:特别出众的人。骐骥:骏马。

    C. 《铸剑》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小说中“宴之敖者”是作者虚拟的人名。

    D. 《强项令》选自南北朝时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撰的《后汉书》,今本120卷,130篇,为纪传体东汉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堂(lòng)        (yán)       (yān)然       (xǔ)栩如生

    B.粗(ɡuǎng)       (xī)        谷(bǐ)          若寒蝉(jìn)

    C.清(chéng)       逐(jué)       (suǐ)        间不容(fā)

    D.带(qí)            辈(háng)     宁(wú)        风雪途(zài)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

    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D.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B.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C.针对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D.有的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言行相顾,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相信他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②责:通债,债券。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孟尝君 属:通嘱,告诉

    B.以何而反 市:买

    C.孟尝君其疾也 怪:责怪

    D.狗马外厩 实:充满

    【2】下列句中的“之”与“乃今日见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

    B.汝心之固

    C.下车引之

    D.称善者久之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4】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李白的《行路难》,按要求答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第二行连用了 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学校正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小岳邀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材料中不符合“名人读书方法”这一主题的是(     

    A.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B.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他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C.宋代文学家苏轼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D.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 其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 再次,定期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

    (2)学校对2023级七年级1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1%

    每读必做

    5%

    有时没计划

    31%

    凭兴趣做

    23%

    没有计划

    58%

    从不做

    72%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秋词》刘禹锡)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7)《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填空。

    阅读了《朝花夕拾》,请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________

    (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热点聚焦)

    “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礼记》中提到的“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千百年后的今天,“祝融”有了新含义。4月24日,中国首辆火星车公布其新名称为“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随后,“祝融号”火星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中国航天的发展成就也引发网友关注。去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此次任务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在国际航天界亦属创举。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开始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吸引广大公众的参与,最终确定了“祝融号”的名称。

    科普微博账号“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以第一人称口吻发布微博说:“你好,我叫祝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我从古代神话而来,正向火星而去。谢谢大家帮我选的名字,我很喜欢!过去的神话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又将是未来新的神话。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很开心成为一颗照亮宇宙和中国行星探测的火种!”

    (新华网《网友热议“祝融号”》)

    (历史回溯)

    太空寄托了人类最为优美又最具想象力的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上升,勾勒为浩渺的宇宙太空,浊气下沉,积淀成厚重的大地山川;后羿射日,将《星球大战》里姗姗来迟的歼星设想提前到几千年前的石器时代;嫦娥奔月,则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曼妙感伤……

    太空中不仅有神话,有传奇,更有人类探索未知的雄心与思考,于是才有了哥白尼、伽利略、张衡等前人在漫长的黑暗中所发散出的那一缕缕幽光,烛照着人类理想前行的夜路。

    无太空,不强国。

    l970年4月24日,一曲清脆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太空传来,宣告着一个新成员跻身于世界航天高科技精英俱乐部。他衣衫褴褛,他面黄肌瘦,他家无余粮,却凭着八亿儿女众志成城的决心与勇气,数以万计航天人的热血与豪情,终于将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送上了人类科技之巅。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航天事业。在创造航天奇迹的同时,中国航天人还凭借几代人的顽强与拼搏,创造了独属于他们的名词: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代表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中国航天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航天精神髙端论坛:最大的爱是爱祖国》解读航天精神,引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的讲话,“爱航天、爱事业、爱团队,最大的爱是爱祖国”。

    (石炜《有一种姿势,叫中国式仰望星空》)

    (活动开展)

    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4月24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邀航天科普专家吕晓戈在东风礼堂举办“放飞神箭 收获和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美”专题讲座,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小学的师生们进行航天科普知识教育。

    东风小学四年级学生吴泊远的爸爸是发射中心发测站飞船和卫星火箭发射的一名指挥员,听了专家的讲座后,他对记者说道:“我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爸爸曾经对我说,东风航天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是‘铸国之重器、挺民族脊梁’的地方,我始终为自己是一名航天娃感到荣幸和自豪,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传承航天血脉和基因,将来接过爸爸妈妈手中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接续奋斗。”

    (学习强国订阅号“我们的太空”:《让航天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中国航天日这一天,我国首辆火星车公布其新名称为“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引发网友热议。

    B.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张衡创制“浑天仪”……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烛照着人类理想前行的夜路。

    C.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航天事业,这是几代人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的写照。

    D.代表“吃苫战斗、攻关奉献”的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2】请根据上联,结合(历史同溯)或(活动开展)相关内容补全下联。

    上联:仰望星辰探索浩瀚宇宙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杜少卿走出去,同那差官见礼坐下,差官道了恭喜,送上一角文书来。那文书是拆开过的,杜少卿看了道:李大人是先祖的门生,原是我的世叔,所以向朝廷荐举我为官。我怎么敢当?但大人如此厚意,我即刻料理起身。到辕门去谢。留差官吃了酒饭,送他几两银子作盘缠,打发先去了。门斗也给了二两银子,打发先去了。

    ②在家收拾,没有盘缠,把一只金杯当了三十两银子,带一个小厮,上船往安庆去了。到了安庆,不想李大人因事公出,过了几日才回来。杜少卿投了手本.那里开门请进去,请到书房里。李大人出来,杜少卿拜见,请过大人的安,李大人请他坐下。李大人道:自老师去世之后,我常念诸位世兄。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杜少卿道: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李大人道:不必太谦。杜少卿道:大人垂爱,小侄岂不知?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近又多病,还求大人另访。李大人道:世家子弟,怎说得不肯做官?我访的不差,是要荐的!杜少卿就不敢再说了.李大人留着住了一夜,拿出许多诗文来请教。

    ③次日辞别出来。他这番盘缠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路又遇了逆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煮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心里闷,且到岸上去走走,见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馆。只见一个道士在面前走过去.杜少卿不曾认得清。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杜少卿笑道:原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自在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所以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致,可以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回来从这里过,阻了风而今和你到尊寓玩玩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1请结合选文谈谈杜少卿旅途如此困窘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③段画线处,杜少卿为什么不直言荐举之事,而只说“去看一个朋友”?

    3有人认为,杜少卿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你同意吗?请结合原文谈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

    请你以“我渴望得到 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成记叙文,适当使用描写、修辞手法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