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芜湖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渡荆门送别》。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

    C.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

    D.杜甫,唐代边塞诗人,人称诗圣,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名著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B.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 3、对下面诗歌的解说和赏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诗中“四月天”是主意象,“云烟、星子、雨点、百花、圆月、白莲”等是次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庞大意象群,抒发了对“你”的热爱与赞颂。

    B.本诗的排行别具一格,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采用倒装句式,又在押韵处出人意料地转行,形成一种新颖、跳跃而又和谐的节奏形式。

    C.诗人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加突出了“你”在“我”心中的独特性;“我”的爱是不为他人所动的,是执着而坚定的。

    D.四月是蕴含希望与梦想的季节,也是洋溢着忧愁与怀思的季节,因此,诗人用四月天比喻的情感中,既有淋漓尽致的“爱”与“暖”,也有难以释怀的忧伤。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B.今年4月4日,中国海军第29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C.《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被誉为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引路人,这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

    D.美国SpaceX公司用新研制的“重型猎鹰”火箭将新款特斯拉公司的一辆红色电动跑车成功地送入了太空。

  • 5、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shù)盂、(zhù)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B.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jìn)子上还有许多(jiù)疮疤。

    C.它像枪弹穿透了(wèi)装的甲(zhó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D.虽然(jiàn)或没有现钱,(zàn)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写的虽以个人生活为主,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五猖会》反映了家庭的儿童教育;《父亲的病》反映了庸医误病的现实。

    B.《白洋淀纪事》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特别塑造了白洋淀的妇女,她们不仅勤劳、能干、识大体,也乐观、坚强。

    C.《范爱农》描述了作者自己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件事,塑造了一个虽朴实、平凡、软弱而孤独,但离经叛道、充满歪理邪说的知识分子形象。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我家”后面,“三味书屋”这所私塾是作者少年求学的地方,授业老师是寿镜吾先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戎七岁,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

    尝:______   唯:______

    2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长在马路边却有这么多小孩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B. 树长在马路边却结了这么多果子,这一定是受了李家的苦。

    C. 树在说边上有很多儿子,这一定是李子很苦。

    D. 树长在路边却结了这么果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3有人说这个七岁小儿王戎真是个气度非凡、淡定又聪慧的孩子,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送梁六自洞庭湖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巴陵时所作。

    1请说说“日见孤峰水上浮”中“孤”字的妙处。

    2请说说诗人在“心随湖水共悠悠”一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魅力无穷,请参加下列与汉字相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趣解字义】仿造例子,从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进行趣解。

    例1:恩——“因”为别人用“心”待你,所以要心怀感恩。

    例2:愧——“心”中有“鬼”,自然会觉得惭愧。

    备选汉字:  令 加 起 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现状】下面是同学们对某地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

    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对上表的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3)【拟写对联】针对上表的结果分析,同学们准备用标语向广大学生发出倡议,现已拟出了下联“发扬传统文化”,请你补全上联与之对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发扬传统文化。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赤壁》

    (1)杜牧在《赤壁》中托物咏史,为后文抒怀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中表达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赤壁》中以小见大,用人物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构思巧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却冷了弟兄们的心!”A     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 B    把郑屠打倒在地,一脚踏在他的胸脯上,朝他头部连打三拳,只见血水流了一地,郑屠已奄奄一息。他寻思∶打死人要吃官司,不如及早离开。他拔腿就走,嘴里还道∶“你还装死,以后再找你算帐!”

    (1)这段文字选自《水浒》,文中A(人物)是   ,B(人物)是    

    (2)根据选文中A、B的言行,结合原文内容,说说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珍藏母亲的谎言

    ①母亲有时也说谎。

    ②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母亲却说:“别怕,站起来。”自己趔趔趄趄地站起来,母亲已经退后了许多,伸着双臂在前方等待,于是又开始向前蹒跚迈步。

    ③当我们整日被病痛折磨得哭天喊地时,母亲总会及时地端来一碗白开水,拿来药片。望着那些药片,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母亲却说:“别怕,一点儿都不苦。”吃下药片,睡上一觉,果然又能活蹦乱跳了。谁说药一点儿不苦,其实只是自己强忍着不哭不叫罢了。

    ④当我们背上书包时,总是不愿离开温暖的家,站在家门口,多么希望母亲说一句“不想去就别去了”或者“要不我陪你去”。可母亲却说:“必须自己去上学,别想赖在家里。”自己只好怏怏地踏上上学的路,这一走就走了十几年。其实母亲一直跟在身后,悄悄地目送、心送自己上学,这一送也送了十几年。

    ⑤当我们被学习成绩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母亲总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鼓励着。考得不错,拿着100分的试卷,兴冲冲地横在母亲面前,她们会平静地说:“值得鼓励,别太骄傲,要再接再厉哟。”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在心里或躲在角落里兴奋呢!考得不好,垂头丧气地和母亲诉苦,她们会满脸笑容地说:“没关系,别太难过,下次努力就是了。”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已万分着急,想着如何努力的办法。

    ⑥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失恋、婚姻不成当然在所难免。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或者整夜失眠。母亲却似乎不懂自己的心思,在门外说着“风凉话”:“别难过了,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那是你们没有缘分。等缘分来了,谁都挡不住,不用着急。”这么一说,心里还真敞亮了许多。其实母亲早又托人去人家那里说情去了,为挽回这段姻缘跑前忙后地尽心尽力着。

    ⑦当我们被工作整得晕头转向时,总会忘记了远在家乡、守在家里的母亲,有时连续一个月电话都不打一次,甭说常回家看看了;有时母亲打电话过来,还会紧紧张张地说自己太忙,一会儿再打吧。母亲强颜欢笑地说:“忙吧,别惦记我们,忙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好着呢,放心吧。”殊不知电话那头的母亲会多失落。她们肯定是在数着日历、枕着回忆过日子,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儿女归来。

    ⑧当我们抽空回到家里团聚时,最高兴、最忙碌的肯定是母亲。准备了一桌饭菜,等儿女、孙辈都坐好唤母亲来吃时,她们却说:“你们先吃。”转身又去忙活了。吃完饭,母亲又靠前收拾起了那狼藉一片的餐桌。我们过去帮忙,可她们说:“你们歇着去,不累。”一把把我们推开。走时,给母亲丢下些零用钱,她们却说:“你们在外需要钱,我们在家花不到钱,有钱。”死活不要,只得悄悄地藏下。其实,我们心里清楚,母亲忙一天怎么会不饿、不累;上了年纪,挣不到钱,怎么会不缺?

    ⑨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可就是这些谎言,让我们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有时明知是受骗,却也暖意融融,母亲的谎言值得一辈子去享受、去珍藏。

    1文中写到的“母亲的谎言”有什么共同特点?

    2正如作者所说: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的“谎言”写得条理清晰的?(提示:可从顺序、修辞等角度分析)

    3文中画线的句子,按“当我们……时,母亲……”的句式来写,请你按这样的表达修改第⑥段的第一个句子。

    4文中第⑧自然段加点的“其实”一词用得很妙,你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吗。

     

  • 14、说茶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主要介绍的三方面的内容是( )

    A.喝茶家常事,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B.喝茶使人内心变得宁静;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C.喝茶是家常事;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D.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老舍的话,说明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引出说明对象。

    B.第④⑤⑥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可以调换顺序。

    C.总的来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3】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命题作文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他不为天气晴雨所动,也不为宦海沉浮、人生起伏所困扰的豁达胸襟。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都曾有过热切盼望却无法得到的东西,我们也曾遇到过当时觉得是天塌地陷般无法面对的事情或无法解决的困难,然而时过境迁或把心态放平和之后才发现,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请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2)给材料作文

    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只威武的猎鹰,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可从到王宫的那天起,这只猎鹰就待在枝头纹丝不动。国王召集了各方神医和术士,命他们设法让这只猎鹰飞起,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于是国王命人去找一个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那只不可救药的猎鹰正盘旋在御花园的上空,就问农夫:“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只猎鹰飞起的?”农夫低着头回答道:“陛下,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砍断这只鹰抓着的树枝。”

    上面的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摆脱依赖,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成功往往源于逼迫;断绝退路,才会有出路;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最根本的矛盾;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