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经营图书的李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目,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 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B.“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D.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 3、下面是演讲稿最后的节选部分,括号中所填句子最恰当的是(     

    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古老的赫尔维蒂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敬的主席、深得上帝与人类挚爱的瓦莱州派出的首席代表、这座美丽而又好客的城市的领导们、远近闻名的歌手,以及历经千挑万选、朝气蓬勃的体操团队,齐聚于此地,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以及艺术性等五重声誉。 

    愿钟爱勇敢者的幸运之神,厚待刚刚决定申办第7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利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       );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A.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

    B.湛蓝的天空也许万里无云

    C.湛蓝的天空必须万里无云

    D.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报道,我才知道今年的电视剧《都挺好》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江阴”应该在长江南岸。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其中有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座右铭“。

    C.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等。如:“我的祖国”就是偏正短语。

  • 6、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振撼       渺远       枯躁        悄怆幽邃

    B.恬静        晦暗       斡旋        叹未观止

    C.瞳仁       褶皱       严峻        销声匿迹

    D.怅惘        燎原       潮夕        草长鹰飞

  • 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B.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来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C.保尔具有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D.《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甲卒为穿圹,老弱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②穿圹:挖坟坑。③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老弱土 命夸娥氏二子二山(《愚公移山》)

    C.请人君礼葬之 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甲卒为穿圹 闾左谪戍渔阳(司马迁《陈涉世家》)

    【2】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是楚国的乐工。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用委婉幽默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这种讽谏效果颇佳。

    B.楚庄王对待自己的爱马,给它穿锦绣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给它吃蜜饯的枣干。马死后,要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它。

    C.优孟劝谏楚庄王放弃以大夫礼葬爱马,用了迂回的方法,先顺着他的意思并进一步说要以安葬君王的礼仪安葬他的马,再大肆渲染葬礼的隆重使之到荒谬的程度,从而让楚庄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D.优孟请求用六畜之道来安葬楚王的爱马,采用火化的方式,用铜锅作棺椁,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题目“秋思”中的“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对这首小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诗人记忆中故乡的优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的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诗人的疲惫、困乏。

    D.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成为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3】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班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小题。

    1请用正楷字体临写下面的名言,用来布置教室。

    有朋自远方来

    2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姓名:姬杰的姓氏古老而别致,吴优的姓名充满谐音之趣,张宁馨的名字中蕴含了父母对她美好的祝愿……王小花同学很苦恼,她觉得自己的名字太普通,不知怎样介绍给大家,请你结合本学段所学内容,仿照示例,为小花写一段姓名介绍。

    示例:大家好,我叫王小花,我名字中的“花”是冰心笔下的“红莲”,我就如那红莲一般,在母亲的呵护下不惧风雨,茁壮成长。

    我的仿写:

    3小花喜欢朗诵,想在自我介绍时展示一下,朗诵莫怀戚《散步》中的一段。为此,她特 意去请教语文王老师,想得到一些关于朗诵技巧的指导,王老师给了她以下资料:

    (资料链接)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例:山朗润起来了,水起来了,太阳的脸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的,他生长着。

    请你结合资料,帮小花为下面一段文字标注1-2处朗读重音,并简要说明理由。

    (1)重读标注: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理由:

    4活动结束后,小花想用一句话感谢王老师,她应该如何说?(需使用敬辞)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10分)(任选10空填)

    (1)花间一壶酒,   。(李白《月下独酌》)

    (2) 欲问行人去那边?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5)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6)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雪暗凋旗画,   。(杨炯《从军行》)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______。(9)《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生,__________   __;义,________   __。

    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   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对“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梁生宝((创业史))会说:“命运在我自己手里攥着!我带着蛤蟆滩的穷乡亲建合作社,种水稻,搞副业,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祥子(《骆驼祥子》)、江姐(《红岩》)又会怎样看待“命运”?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根据他(她)的主要经历和身份特点,简要作答。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完成各题。

    量子传输

    钟源

    ⑴你还记得《变形金刚》电影中的传送门吗?这个装置可以将人或其他物质从宇宙中的一个星球瞬间传送到另一个星球。那些电影制作者们,总是追求将幻想中的世界拍摄成现实感很强的虚拟场景,呈献给观众们视觉的冲击和精神的享受。早在1966年,美国人就拍摄了一部叫做《时间隧道》的电影,幻想人们可以通过时间隧道穿越到过去的时代。

    ⑵如果上面的一段还没能让正在考试的你脑洞大开,那么,如果免费提供一张传送你到火星上游览观光的通行票,你想去吗?你是否对自己过去所做的某件事充满了懊悔,那么,这里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穿越到过去的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去改写那不堪回首的一幕,你想去吗?

    ⑶不要以为这是痴人说梦,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借助于量子传输,上面所说的一切或许都将成为可能!

    ⑷什么是量子传输?这首先得从量子纠缠说起。

    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量子力学快速发展并完善起来,此间,科学家从量子力学的方程式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性的预测:在微观世界里,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如果将这两个粒子分开,不论间隔的距离有多远,当其中一个被操作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要知道,这两个相互影响的粒子之间,并没有轨道、电线之类的任何物质连接,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并把这一现象叫做量子纠缠。

    ⑹这一理论听起来是否让你觉得很诡异呢?是的,不仅是你,连科学家自己都觉得诡异,于是,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正因为诡异,所以,有的科学家被激发出了验证这一理论预测是否与现实相符的兴趣,最终,实验获得了预测中所言的现象,接下来,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就成为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

    200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在离子阱系统上实现了四离子的纠缠态。2004年,我国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的研究人员打破了这一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五光子纠缠的操纵。2005年底,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小组分别宣布实现了六个和八个离子的纠缠态,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几年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也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研究成果于2011112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⑻量子纠缠的理论被一次又一次实验验证,基础科学的成功,势必会推进应用技术的发展。其实,早在量子纠缠理论刚刚提出之际,科学家们就设想其实际用途,其中,利用量子纠缠的原理实现量子传输这一设想,是众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1997年,奥地利塞林格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原理性实验验证;2004年,奥地利塞林格小组利用多瑙河底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超时空穿越距离提高到600米。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拆分、发送的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2007年开始,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在北京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最终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证实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穿越大气层的可行性,为未来基于卫星中继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奠定了可靠基础。

    2013年,中国科技大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项目组测出,量子纠缠的传输速度至少比光速高4个数量级。2015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用实验证实,量子纠缠虽然远隔万里却可以相互作用。

    ⑾以上研究成果振奋人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完全可以借助超越光速的量子传输,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完全实现科幻小说、电影中的超时空传输

    (选自《钟源原创科普短文》)

    【1】第⑴⑵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判断第⑸至⑼段的说明顺序,并概括具体的说明思路。

    【3】请简析文章第⑽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第⑾段中加点的三个“完全”,是去掉好还是保留好?请说明理由。

  • 14、材料一:

    材料一:

    跳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风景和美食之外,从纪录片的角度讨论其成功的原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普通但  。很多观众流着泪看完《舌尖》。一位来自农村的观众接受记者来访时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可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家的感党。”很多来自城市的观众也流泪了,他们认为,在片子中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深切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看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的尊重。

    简单但  。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而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看到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个片子充满了不同的人物故事,虽然里面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没有夸张的表现手法,但它们来源于大众,贴近大众,能引起大众的共鸣。

    自然但  。片子中,不同地域的老百姓用他们祖传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美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种食物的制作都有他秉承的传统制作方式。相对于现代烹饪技术,传统的制作方式相对原始与繁琐,但每一步都是不可缺少的。摄制组人员带着敬畏之情,完成每一道美食的拍摄,因为这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材料二:

    探寻国产纪录片不景气的原因,有导演说国内没有好的展示平台,因此许多纪录片作品与观众无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优秀的、能引起普通观众共鸣的作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淳朴自然的人物故事和唯美画面场景的完美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功,给纪录片从业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

    目前国内除了央视设立了纪录片频道以外,搜狐、新浪、爱奇艺等多个网络媒体也都开设了纪录片频道,《舌尖》的推出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些平台,为以后纪录片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现在业内人士需要做的,就是像《舌尖》的创作者们那样,耐心地、充满诚意地打磨出优秀的作品。

    材料三:

    在《二十二》《冈仁波齐》两部电影纪录片取得不俗票房之后,体育题材纪录片《棒!少年》更是在2020中国(广州)国际电影纪录片节上,被评为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

    这些成绩的取得,非常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和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一样,对于我国的纪录片来说,电影大银幕也仍然是一道门槛。如何打破这个局面,让纪录片跻身电影市场的主流,是电影纪录片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在创作上下功夫。影片内容的多样化,以及拍摄手法的多样化,不但可以吸引观众,而且可以培育观众多样化的审美习惯,从而从源头上促进纪录片更好融入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创作之外的功夫也不容忽视。电影纪录片要取得市场成功,要做好电影上映前的“预热”,也要用好上映期间的口碑拉动效应。

    我们期待国产纪录片的更大盛宴。

    【1】阅读材料一,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段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③___

    【2】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出下面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道理论据。(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如果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D.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之切磋琢磨也。

    【4】阅读材料三,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根据正面的提示填空,概括本材料论题的提出过程。

    首先列举了①_____的事例;然后转而与②_____进行类比 ,强调③_____,进而提出材料的论题∶④_____

    (2)概括针对论题提出的两个主张。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 的一堂课(请补全题目,如难忘的、生动的、有趣的、最有收获的……并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