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漳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是( 

    A.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的花苞里。

    B. 你不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C.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D.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

  • 2、下列诗句按照所写季节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②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 3、下面加粗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休憩() 皎洁(jiǎo) 络绎不绝() 永垂不(xiǔ)

    B. 窗棂 (líng)   允诺(yǔn)   举世瞩目(zhǔ)   齐心力(xié)

    C. 战粟 ()   挑衅(xìn)   返璞归真(pǔ)   然心动(pēng)

    D. 蹒跚(pán)   积攒 (zǎn)   沸沸扬扬(fèi)   玲珑剔透()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是世界四大河流。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

  • 5、结合语境,将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万竹园,以园中多竹而得名,园内建筑玲珑雅致,环境古朴清幽。明明同学置身于其中,心旷神怡,有感而发,撰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屋后松竹添秀色

    下联:

    A.门前梅兰吐幽香

    B.池中水波揽明月

    C.堂前碧柳送清风

    D.园中桃李自成蹊

  • 6、下面对古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甫《春望》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B.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 《愚公移山》中“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迁也“一句,“塞读“sai”,可译为“要塞”。

    D. 《周亚夫军细柳》中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

  •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记”和“书”都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潭中鱼百许头 (2)往来翕忽

    (3)为雪堂 (4)不甚甘

    2翻译下面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

    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___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_______之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请按照“缩写”的有关要求,对下面“三顾茅庐”的故事进行缩写。(不超过70字)

    官渡大战后,徐庶向刘备推荐南阳奇才诸葛亮,说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刘备只好回去。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诸葛亮的弟弟告诉刘备说哥哥被朋友邀走了。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南阳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心态,古代文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1)________________是重整沧海扬帆的勇气;(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是悟透人生悲欢离合的豁达;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3)________________,是面对世事变迁的达观;(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是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伟大襟怀。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读《傅雷家书》,完成下列各题。

    (1)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____________(艺术/书籍/书法)。

    (2)___________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3)傅雷曾翻译过的外国作品有哪些?(举2个例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点动生线,线动生面,一线可化生万物也。简简单单的线条拥有无限魅力,国画之线,书法之线,音乐之线,串起的不止是艺术,还有更丰盈的精神世界。

    一线万物生

    ◆梁衡

    ①友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它的设计非常简洁,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入你的心底。这让我第一次对线条产生了兴趣。

    ②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就生成了一条线。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当线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如枪戟之威,或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线条的杰作。

    ④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

    ⑤至于音乐,那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乐谱的彩色线条。

    ⑥线条之美不止于艺术,也体现于文学中。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__________一痕、__________一点、__________一芥、___________两三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⑦线条之美还在于其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为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

    ⑧我曾到霍去病墓上观賞那著名的《马踏匈奴》,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传递着汉代的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难怪林徽因参与设计国徽时,强调要用汉唐线条,也只有这般苍劲雄健的线条,才能表现出新中国的如日初升!

    1仔细揣摩文中关键语句,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阐释线条之美的?

    2请仿照前文句式,在第②段横线上再补写一句。

    3请根据前文提示,将第⑥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请问线条为国家注入了哪些主观精神?

    5积累链接:请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

  •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面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

    B.交代“我”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区。

    C.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D.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

    【2】阅读④到⑥段,完成下面的表格相关内容。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

    艰辛

    浪漫

    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的多样的性格

    【3】说说第⑧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的两点原因。

    【4】联系全文,分析题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微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们要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的特殊重要意义,综合实施有效制止浪费行为,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此有何感想呢?请将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方格内。(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