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悄然(qiǎo) 镌刻(juàn) 教诲(huì) 屏息敛声(bǐng)
B.婆娑(suǒ) 遒劲(jìn) 攫取(jué) 广袤无垠(yín)
C.俯瞰(fǔ) 秀颀(qí) 窠巢(kē) 恹恹欲睡(yān)
D.记载(zǎi) 斟酌(zhēn) 行旅(lǔ) 惟妙惟肖(xiào)
2、学校举办拔河比赛,各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校刊记者向正在准备参加比赛的初一(1)班体委提出一个问题:“同学,假如,只是假如,你们班未能赢得这次比赛,你会怎么想呢?”下列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
A. 为什么你认为我们班一定会输呢?
B. 不就一次比赛么,输赢还是要看开些。
C. 比赛重在参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 我们班一定会夺得这次比赛的冠军。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藤野先生》中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先生不重视自己。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是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范爱农。
C.《西游记》中孙悟空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
D.《西游记》中的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取得正果。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
B. 深圳人才公园美不胜收,市民置身其中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
C.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 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5、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庸医要用各种稀奇古怪的药引治病,让人东奔西走最终仍白忙活一场。
B.《朝花夕拾》是记录鲁迅成长的回忆性散文集,展现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
C.唐僧师徒经过火焰山时,孙悟空几经周折借来芭蕉扇,扇灭火焰,唐僧师徒继续西行。
D.无底洞的白象怪抓了唐僧,孙悟空钻进白象怪肚子里跳上跳下,逼白象怪放了唐僧。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躺在病床上,对前来探视的战友侃侃而谈。
B. 元旦那天晚上,各班都举行了联欢会,校园里四面楚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C. 对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D. 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pì) 蜷伏(quán) 纯粹(cuì) 拈轻怕重(niān)
B.滑稽(jī) 脊梁(jĭ) 称职(chèng) 随声附和(hè)
C.嗔怪(chēn) 粗犷(guǎng) 霎时(shà) 咄咄逼人(duō)
D.怅然(chàng) 莅临(lì) 星宿(sù) 杞人忧天(qǐ)
8、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
(3)属引凄异(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势之急,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9、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句中“新词”指刚填好的词,“酒一杯”的正确语序应是“一杯酒”。
B.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刻画了词人面对夕阳西下的无奈和希望它东升再现的细腻微妙心态。
C. 下阙接连引用“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两个成语,对仗工整,寄托作者远离喧嚣的渴望。
D. 这首词的语言晓畅自然,所写景物也为生活中常见,但象征意味浓郁,内涵丰厚,耐人寻味。
【2】词人“徘徊”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0、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的内容,概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一个困难,并针对这一困难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据相关调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12年公布的第四批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人去世;于2018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道传承人共计1082人,平均年龄为63岁。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1)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作者以“浮云”为喻,表达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诗句是: , 。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 , 。
(4)《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5)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用《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12、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举办四大名著之《水浒传》系列读书活动。
趣味阅读,看看这是哪里,他们是谁?
目录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 _____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 ______
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 ______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______
(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台山 桃花村 瓦罐寺 野猪林
B.瓦罐寺 五台山 桃花村 野猪林
C.桃花村 五台山 野猪林 瓦罐寺
D.五台山 野猪林 桃花村 瓦罐寺
(2)目录中出现的人分别是谁呢?请填写人物名字。
A.九纹龙:________
B.小霸王:________
(3)明辨是非,找找哪个对人物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A.《水浒》中武松号行者、武二郎,因此江湖上人称“武二”,是一位英雄好汉,他有恩必报、有仇必复,曾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
B.《水浒》中的花和尚,性格上嫉恶如仇,豪爽直率而又粗中有细。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单打二龙山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C.《水浒》中的豹子头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柴进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成为梁山第一等好汉。
D.《水浒》中的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4)品析经典,根据材料谈谈对人物的品评。
ㅤㅤ【甲】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ㅤㅤ【乙】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林冲性命的人,请分析林冲对这两拨人不同做法的原因及林冲的性格特点。填写下表。
| 做法 | 原因 | 性格特点 |
【甲】 | 不杀 | ① | ② |
【乙】 | 杀 | ③ | ④ |
(5)体味细节,深入感悟作者匠心。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揭示了文章主旨。请结合《水浒传》中鲁达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13、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A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⑤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⑥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B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⑦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⑧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⑨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并不识字,但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⑩这是我的起点。
【1】短文围绕“笔墨童年”写了多个事件,请仿照例子选择其中两件概括。
例:乡人敬惜字纸(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短文第③自然段,划线句A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
(2)短文第⑥自然段,划线句B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B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3】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散文家。读了本文,联系作者成就,下列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理解有误的是( )
A.童年时用毛笔书写以及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书法的功底。
B.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想要多看书就得多练字,练好了字也读了大量的书,引领我进入知识的殿堂。
C.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
D.生活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是“我”成为著名学者和作家的直接原因。
【4】有人把短文题目换成了“童年”,与“笔墨童年”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
1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 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 的,别的树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 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 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有一种无目的思虑,心中反倒空虚了一些,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
(选自老舍《春风》)
【1】甲文第一段突出了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甲用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依次是:阳光朗照下的山→ → 。
【3】甲文第⑥段极写水藻之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按要求品味、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⑵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5】乙文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济南的秋和青岛的秋给作者各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15、在学习之中,我们寻到了快乐;在阅读之中,我们寻到了快乐;在运动之中, 我们寻到了快乐;在游山玩水中,我们寻到了快乐 ……只要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有快乐。
请以“我在 中寻到了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半命题作文请补全题目,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