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病句诊所】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秋天的银杏大道是青一最美的季节B.树梢上的银杏叶渐渐褪去青色,染上了绚丽的金黄,散发出迷人的芳香C.一阵微风拂过,树枝摇曳着,日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D.这美妙的声音引得路过的同学纷纷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多么美好的银杏大道啊。

    A.A

    B.B

    C.C

    D.D

  • 2、下列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把月下之景比作水中之景,以“积水”比月色,表现月色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竹、柏的影子,写月影“交横”,比喻新颖贴切。

    B.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侧面写出夏季三峡江水迅猛湍急的特点。

    C.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江水青白的颜色以及水清的特点。

    D.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风景。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言行相顾的人说话做事是不会出尔反尔的。

    B. 天宫二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C. 每天下班前,住院部的张医生总会在病人弥留之际,叮嘱病人注意事项。

    D. 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年犊不怕虎”啊!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躬行  震悚  丁卯年  悲天悯人  诲人不倦

    B.服侍  门槛  慑氏度  低眉顺眼  酣然入梦

    C.赤裸  赢弱  候车厅  情有可原  群蚁排衙

    D.愧作  塌败  踩高跷  屏息凝神  死而后己

  •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与游者/相乐

    C./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6、依照文意,给空缺处选填语句,与前半句的不匹配的一项是(   )

    “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哟嘿……”不知你是否听过这首动听的歌谣,它歌唱的就是我们的家乡——秀美江西。“物华天宝,景德镇瓷器兴誉遍天下;   ”。它历史悠久,特产丰富,景色优美,人杰地灵。

    A. 山清水秀,龙虎山风景名冠中华

    B. 星火燎原,井冈山旗帜飘扬四海

    C. 人杰地灵,欧阳修诗文享誉神州

    D. 风淳德厚,龚全珍精神感动全国

  •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B《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C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力吗》和《孔乙己》都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D《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契诃夫和莫泊桑,他们都是短篇小说巨匠。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

    【2】下面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游人去禽鸟乐也

    A.佳木秀繁阴

    B.以属客告之曰

    C.余强饮三大白

    D.学不思则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4】《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有共通之处。

    【5】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注:郑板桥,出身贫寒,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

    1《山中雪后》中“一种清孤不等闲”中的“等闲”,下面的三种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把选项填在括号内。

    我的选择:( )

    A.随便 B.寻常 C.无端,平白地

    2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诗人哪些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关于”家风建设”的主题阅读

    前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 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材料A:漫画《少一点》

    材料B:家风建设名人名言

    (1)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

    (2)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明·刘基

    (3)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4)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清·金缨《格言联璧》

    (5)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材料C:关于郑义门

    义门是对多代同居的赞誉之辞。浙江浦江县郑宅镇的郑氏义门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奇迹。从春秋始祖郑桓公第六十六代孙郑绮开始,以朱熹家礼为蓝本,从祖宗祭祀、婚姻嫁娶礼仪、家庭管理、家长职权、人员分工、财产分配、妇规、社交和睦邻关系,都作了详细规定。大大促进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团结,使人伦风俗面貌一新,成为绵延十五代大家庭,鼎盛时有成员3300多人同居一起。黎明即起,钟鸣四下,盥洗八下,全体到祠堂聆听祖训,然后分男女集体进膳。饭后各就所业,种桑绩麻,耕读传家,秩序井然,生生不息达330年。

      郑义门对德与廉十分重视,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等家规,因此从这儿出仕的173位官吏,大至礼部尚书,小至税令,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

    下面节选几则《郑义门家规》:  

    【第十五条】 为家长者当以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

    释义:作为家长,应诚恳地对待儿女,言行举止都要以身作则。

    【第八十六条】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释义:对有才能可以出仕的子孙,公堂应给以相当的资助和勉励。子孙出仕为官后,应该奉公守法,努力政事,不要涉足贪污受贿之事,以辱没家庭、触犯家法。任满离职,不要过于留恋官位,亦不应该自认为尊贵,对族人趾高气扬。即使外出为官亦必须遵守《规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一百一十八条】子孙自八岁入小学,十二岁出就外傅,十六岁入大学,聘致明师训饬。必以孝悌忠信为主,期抵于道。若年至二十一岁,其业无所就者,令习治家理财。向学有进者弗拘。

    释义:子孙自八岁入学学习文字、音韵,十二岁外出就学,十六岁开始学习关于道德教化学说。必须聘请名师教导,学习内容以孝悌忠信为主,以期望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若年至二十一岁,还未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令其学习治家理财。学业一向有上进的不拘于此。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1材料A漫画反映了什么家风问题?

    2依据材料B,请概括优良的家风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17年央视春晚中,成龙的一首《国家》引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家是温暖的港湾,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提示填空。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国内、国外两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厉害了,我的国!”请写出连续两句含“国”字的古诗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性格各异,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请从《水浒传》中再举一个表现“义”的事例,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文化抖落浮躁的尘埃

    郭震海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辞掉一切繁杂,找一个僻静之处,放松身心,读一篇好文,犹如品茗,酽香四溢,荡气回肠。读完良久,心醉神往,掩卷静思,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经过作家的召唤,排列成文,可以直抵心灵,喊醒灵魂。

      ②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 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净化着人类的心灵。然而,好作品不易得,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

      ③今天的文化场域,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弥漫着功利浮躁之气。有的人或沉浸于描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以剪贴拼凑模仿为写作生存方式。一些图书出版,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只求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赚足眼球和银两,图书的实际影响无人问津。一些本该严肃认真的作品研讨会,也沾染上求名博利的风气,互相吹捧和宣传,忘记了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

      ④“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文化浮躁了,灵魂的困乏和焦虑谁来救赎?急功近利不仅是对文化的伤害,更是对社会精神气质的污染。如果说文化是治愈浮躁的良药,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原野上的高峰,不仅不能浮躁,还应担当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一位文艺界人士说:“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无论如何,一个作家不能忘了握笔书写的初衷,不能推脱肩上应有的道义担当。

      ⑤“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柳青、赵树理等作家为了写一部好的作品,双脚时常沾满泥土,四季深入农村。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巴尔扎克说:“生活是最过硬的。”与生活隔离,还能写什么?

      ⑥拂去功利主义,抖落浮躁尘埃,创作确实是一项淡泊名利、远离喧嚣的心灵表达。欲作文先做人,做人必先修心,因为文由心定、文起于心。古人讲“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如其人”“言由以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之宽度决定文之高度,思想和境界决定文风和文路。俯察古今中外,但凡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师,无不心怀万物、悲悯苍生。

      ⑦文字工作者,无疑是一项神圣光荣的职业。写作不仅仅是记录和表达。一篇好文扰如灌顶酸酬,足以让无力者有力、让蛮横者明理、让迷失者转向,也可以抚慰受伤的身心、洗涤蒙尘的心灵、唤醒沉睡的灵魂。写作是一件苦劳之事。一个真正的好作家,追求不一定多但一定很高,笔耕一生,若能孕沙成珠,留得一篇千古不朽的好文,可谓生之万幸,一生无憾。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4日04版,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本文第④⑥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14、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之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②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公里—6公里。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公里,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里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选自《百科探索》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1】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简要阐述第③段加点字“研究表明”不能去掉的理由。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为开头,写一个关于我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