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 《我爱这土地》作者是郭沫若,选自《郭沫若全集》。
C.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2、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睡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因为 所以 因此 不过
B.虽然 却 所以 但
C.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D.虽然 不过 但是 所见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敢,不能见异思迁。
B.离开人声鼎沸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压力。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那咄咄逼人的柔情,会伴着你的夜梦。
D.蓝的天,白的云,清的水,绿的山,还有房前屋后篱笆上盛开的蔷薇花,好一派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陋室铭》,文体即题目中的“说”“铭”,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宋朝的刘禹锡。
B. 当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线索是“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文章的思路是赏花—惜花—思花。
C. 抗日战争时期,茅盾先生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
D.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德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深切思念的情怀。
D.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经历,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熟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人迅速成长这一道理。
7、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 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 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 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8、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ying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以其境过清
B.皆初气过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渐就衰竭之故 君之病在肠胃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4】(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
【5】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交代了时间,“平”字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B.“涵虚混太清”描绘了洞庭湖的水天相接之景,“太清”指“天空”。
C.这首诗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D.尾联“垂钓者”暗指当朝的执政者,“徒有”表明诗人内心不得志的痛苦之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并分析诗人在写景中融入的情感。
10、综合性学习。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学校决定开展“这个春天书香浓”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请你为“世界读书日”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由董卿担任制作人的大型朗读者真人秀节目,其中有一期的主题是“陪伴”,如果你参加这一期节目,你将和大家分享什么文章?为什么?
1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A)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上面片段中A的名字叫什么?请简要概括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养是一个人最体面的外衣
①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具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就看各自的修养了。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且爱发脾气的人,其实就是修养不够。
②常常有人问。修养是什么?修养不是学历高,门第高,也不是姿态高,而是一个人在平时与人说话时的态度和表情、那种细雨轻风、和颜悦色的表达最让人舒服。这种修外一般表现在,待人时,温文尔雅,宽厚仁德,处世时,和蔼可亲,通情达理。
③近年来、很奇怪。我见过很多在生活里脾气性格很好的人,只要一摸方向盘,那个驾车的人就如川剧里的变脸一样、平素温和内敛的人变得火暴异常,平时慢条斯理的人变得心浮气躁。仿佛路上所有的人和车都挡了他的道。大有一副要荡平一切的气魄。我一直不太理解有这样反常情绪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一个朋友说,其实这样的人都是平时心理压抑的人,他们有着很强的控制欲。当身边的人或事不受他控制的时候,他便会把这种情绪转嫁出去。称之为情绪发泄。话是这样说。这样的“路怒症”却让人胆战心惊,坐了他的车,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④那些在心里总是认为向别人发脾气就能解决问题的人,其实只是因为心理不够强大。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这样的,有修养的人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都是一派云淡风轻。
⑤一个有修养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自己对的时候,给别人退步的空间,而从不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就可以在气势上压人一筹。无论自己对错与否,他们总是会放低姿态,酌情处理,或主动认错。或解释开导,而不是跟别人比谁的声音大,气势高,嗓门亮。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因别人不合他意或一两句不遂心愿的话,便怒火中烧,恶语相向。在这个时候,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修养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用气势伤人,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⑥现在有很多父母,他们自己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孩子稍微犯错,就大肆责罚,他们一味地发脾气和打骂,殊不知这样根本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结果。那些凡事都爱发脾气的父母,他们心心念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平日里严格约束孩子,教育孩子要有教养,有涵养,有修养,这是没错的,也是对的。可是他们忘了一点,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以身作则,连自己都做不到有教养,有涵养,有修养。平日里一说就炸,再说就打,这样的气氛下又怎能要求孩子遇事时处乱不惊,沉着镇定?
⑦莫言讲过一件事,儿时他很记恨一个当初甩了他母亲一个耳光的男人,他发誓要为母亲报仇。长大后他和母亲又在一个集市上见到了那个男人,但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握紧拳头,想冲上去,母亲却拉住了他,平静地说:“当初打我的不是他。”伟大的母亲,她用平和的心态教育和影响了孩子,告诉他一切仇怨都会随着时间消逝,虽然那个当初打她的人还活着,但时过境迁,人已不是那时的人,没有必要再去仇恨。父母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影响孩子的感受,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脾气其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不是遗留多少票子和房子,而是以身作则。自己拥有了一个好脾气,也让孩子耳濡目染,真正收获这笔财富。
⑧其实在生活中,修养是一个人最体面的外衣。能够穿着这件外衣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是一个明理的人。是一个内外双修的人,是一个练达通透的人。但凡一个有修养的人,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品格。那就是拥有一个好脾气。一个能控制住情绪且不乱发脾气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脾气好才能拥有好的修养。也更能收获好人缘。愿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件这样美丽的外衣。
【1】选文以“修养是一个人最体面的外衣”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路怒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并阐述理由。
A.平日里一说就炸。再说就打,这样的气氛下又怎能要求孩子遇事时处乱不惊,沉着镇定?
B.平日里一说就炸,再说就打,这样的气氛下不可能要求孩子遇事时处乱不惊,沉着镇定。
【4】结合第⑦段的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看待莫言母亲的做法的。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
她是班里最让人心怜的差等生.起初,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她的成绩如此要命,学校还三番五次地为她召开募捐大会,直到那次体检之后大家才知道,她不但是个色盲,反应速度也有着极大问题,于是,先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同学,忽然悔恨起来.
每每开展关于帮助她的主题,同学们都会异常团结,最让人感动的是,几年间,她从不曾对谁哭诉过她一贫如洗的家庭,更不曾报怨过自身的种种不幸,相反,她的乐观,豁达,乐于助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所有少年.
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坏男生笑话她是弱智,并在楼梯间故意把她绊倒,告诉她,这条路,是聪明人才能走的,以后,她再也不能走,这件事,她始终守口如瓶,整日欢笑着与班里的同学一同来去,只是,每每走到那个楼道时,她总是不经意撒开她们的小手,独自走向另一边稍远的楼道.
事情终于还是让班里的同学知道了,那天,我头一次见后排的男生们如此团结,硬拉着她去走那条稍近的楼道.她被人群簇拥着去了,走着走着,簌簌的落起泪来了,
那个坏男孩再也没敢欺负她.
临近毕业,班里人无不暗自伤感,尽管几个高才生连番上阵为她补习功课,但大家心照不宣,似乎都已经早早预料到,这位让众人心生怜悯的小妹,将要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事如所料,填写志愿那天,她逐一邀请了班里所有的同学,哽咽着说,这几年,她一直想找个机会报答大家,她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得每日积攒零花钱,好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请同学们到门外的餐馆里大吃一顿。
那天,班里好多同学都哭了,可最后却没有一个人前去赴约,因为没有一个人舍得花这个钱,如此暗藏悲怆而又饱含大爱的饭啊,叫我们如何下咽?
时光毫不留情地将我们推散,各自奔向了天南海北,尽管生命中先后出现了无数的面孔,但对于多年前的那个弱小坚强的女生,心中还是保留着一份挂念,只是,历经世事之后,忽然对昔日的自己,有着深深的无奈和愧疚。
当年,如果我们能忍住泪水,欢喜地吃下她郑重邀请的那一顿饭,那么,即便她从此一生暗淡无光,也可以在惨淡的记忆中自豪的追想,很久很久之前,自己曾那么拼命尽全力地回赠过那些帮助过她的人——那是多么光彩而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只可惜,这最后一次足以给往后岁月带来慰藉的机会,也被我们执拗的善意,击打得支离破碎。
【1】填空分析,文中她的同学对她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①狠狠地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
②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
【3】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五段中说“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地落起泪来。”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她为什么落泪?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让你难过的事,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嘿,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不限文体(除诗歌外)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