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B.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 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幽默的比喻收束全诗。
C. 《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拥有“伟 大的神力”……这些内容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台阶》中的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B.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C.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
D. 在抹黑中国的同时,日本最好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磅礴(páng) 两栖(xī) 龟裂(jūn)
B.苍劲(jìn) 束缚(shù) 辐射(fú)
C.迁徙(xǐ) 赋予(yǔ) 襁褓(qiǎng)
D.缄默(jiān) 翩然(piān) 矗立(cù)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B.《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电影,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C.“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D.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出现事故。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说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但是我们鼓励的是健康消费,而绝不是浪费性消费。
B.小明出色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他获得“演讲小能手”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的。
C.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小明同学。
D.西方一些媒体对这起海滩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体的基本道德。
6、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这个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在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 弗之怠(指代抄书)
C. 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 益慕圣贤之道(的)
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愚公移山》(节选)
【乙】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同“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三代(夏、商、周)不同礼而王,五伯(霸)不同法而霸。知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惩山北之塞 ( ) ②杂然相许 ( )
③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 ) ④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B.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而戍收者固十六七
C.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D.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同是面临一个中大的决策,愚公和商鞅所处的环境有何不同?
(2)愚公和商鞅身上表现出了怎样共同的性格特征?他们各自还有什么独特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所选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端居【注释】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端居:闲居。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庆:“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愫。甲诗就是诗人客居异乡、思念亲人的作品。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___________、秋夜、___________。通过这个典型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
小阳:是的,写景中又深深地浸染着诗人的情绪,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小庆:乙诗同样是诗人客居异乡的作品。远书久疏,归梦难成,由此引出“只有空床敌素秋”之句。
小阳:这句话是唐诗中的佳句,也是诗中情感的顶峰。 一个“敌”字,包含无限意蕴,不但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与“素秋”相对的清冷寂寥,更表现出独寝之人无法承受的______________之感。
10、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文化在新时代的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了解“孝”的渊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琴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富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周极。”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却没有机会了!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如果更进一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1】以上文段是班长在启动仪式上的深情诵读。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相同。
B.文段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全都相同。
C.文段中三处引号的用法相同。
D.文段中的“谅”是左右结构,第六画是“横折”。
【活动二:感悟“孝”与“忠”的关系】
读书笔记 | |||
摘录 | 革命烈士许云峰在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 出处 | 《①》 |
关键词 | 生命 革命事业 | ||
感悟 | ② |
【2】阅读经典,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请你根据以上名著选段,结合“忠”与“孝”的关系,将表格中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活动三:践行“孝”的承诺】
【3】敬老孝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请你用积累的一句诗文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不得使用本卷中的诗文)。
1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底两万里》的封面上写着这样的推荐语:“探索之前,没有真相。”请结合原著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课外现代文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
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
1993年,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没人会想到,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
“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他要表达的是: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更应该“奋起”。
1994年,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只记得坐在火边仰望璀璨的星空。
2006年,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逝;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典礼举行;2011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个大射电望远镜取名为FAST,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意。
此前,有外国人说:“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怎么能做大射电望远镜?”这激起南仁东痛彻的反思。多年来,我们多是引进外国零部件组装产品,自己只做外壳。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岂能不落后!
南仁东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回“自力更生”!这包括,即使有气吞山河的自信,仍需要面对重重困难。
FAST建设期间,南仁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寻遍世界同类顶级技术,都无解。在他的倾情投入和亲自指导下,全国有近200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终于,一项项世界性的难题得以攻克,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那么大的设备,那么长的钢梁,那么重的零部件,都是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运进大窝凼①的。科研队伍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州平塘大窝函,FAST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信中写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眼”。
此前,因病情加重,南仁东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前一天,他从北京回到天眼基地—他执意要先去看看FAST:贵州,黄昏的高原上,夕阳又大又圆。南仁东戴上安全帽,兴奋而威严的表情俨然像一个将军。同事和学生要护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平静地摆摆手:“让我自己走过去看。”南仁东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前方,就是他为之奉献一切而终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万道金光,绚丽无比。此时,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南仁东陪同前来参加落成启用典礼的国际天文学家们参观万山丛中的中国天眼。此时,开工之前曾考察过大窝函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感叹道:“几年前是一片荒芜,现在居然可以运行,真的很伟大!”
FAST的胜利建成,证明了找回“自力更生”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创造力。
2017年1月,南仁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物。这是南仁东生命的最后一年,病中的他原本不去颁奖仪式现场。但听说中央电视台要向全国播出颁奖仪式,南仁东又去了。他要借央视这个平台,说一段不能忘怀的话。他嗓音沙哑,话语断断续续——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二十二年,艰苦的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我再一次,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帮助过FAST……谢谢!谢谢!”这是南仁东要表达的最后的声音。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
可是,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还讲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追思“中国天眼”艰苦卓绝的建造历程,最大的成功不是哪一项技术的创新成就,而是找回了“自力更生”。“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
(注)①凼:dàng水坑。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提议→(1)_____________→建造→(2)_____________
【2】选文多处写到外国、外国人的相关信息,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末,我国射电望远镜的建设水平在国际上很落后。
B.外国人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怀疑激起了南仁东痛彻的反思。
C.中国人独立建成大射电望远镜这一壮举,让外国人敬佩。
D.“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3】选文旁有两处未完成的批注,请结合加点词语,对画线的语句进行赏析,补写完整。
(1)“蚂蚁搬家”“一点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慢地”“一步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具体内容,写出两点南仁东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果园的快乐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荫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勤生蛋,生的蛋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爱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
(摘自《优美散文》)
(1)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
看麻雀嬉戏→_____→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_____→果实收获的甘甜→外婆的慈爱
(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②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4)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5)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15、命题作文
无限的向往演化成了卑微,太多的期许被碾压成失望。我们往往吝于给予自己一句鼓励、一丝自信。我们发现自己也有耀眼的微光,我也有坚定的执着与勤奋、不懈的努力与风雨兼程,所向披靡,我们的征途终将是星辰大海,春暖花开。
请以“发现自己的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