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曾专章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当时红军的情况以及长征。他在该书述及大渡河畔战事时取题为“大渡河英雄”。下列与大渡河畔战事相关的一项是(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游泳。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即使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è)   言(jiǎn) 长(shàn)   巧妙绝(lún)

    B. (kàn)   重(luán) 劲(qiú) 惟妙惟(xiāo)

    C. (bì) 液(zhī) 嶙峋(lín) 长途涉(bá)

    D. (sūn)   纽(shū)   田(chóu)   无动于(zhōng)

     

  • 4、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红与黑》《九三年》等。

    B.“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出自《庄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论语》。

    C.《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D.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的黄土高原坦荡如砥

    B. 在学校举行的“讲普通话,做文明人”演讲比赛中,王晓同学当仁不让地获得了冠军。

    C. 面对我市冬季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大气状况明显好转。

    D. 王老师很有爱心,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共享天伦之乐

  •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修(qì)     (yàn)     气冲牛(dòu)

    B.吞(shì)     抖(chàn)   气方刚(xuè)

    C.愧(zuò)   约(qì)       荒草萋(qī)

    D.累(zhuì)   (xiá)   痛绝(wù)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止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父亲的严厉让我对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C.朋友,你可别相信这个人的胡言乱语

    D.这次安理会上,中国代表振振有词的发言响彻整个会场,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

    齐宣王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②非:诋毁,埋怨。③非:错误。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dot##归 来见天子

    B.谓大同   非独贤者有心也

    C.齐宣王孟子于雪宫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

    D.民之乐者   然则何时而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货恶其弃地也   皆以美徐公

    C.人不得,非其上矣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不得而非上者   一犬坐于前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等思想理念,【甲】文描述了以(1)“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为核心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乙】文则明确提出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

    【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从修身立德的角度谈谈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认识。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诗中的“徜徉”“几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句话句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大美《诗经》”活动中,语文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诗经》对我国文化的影响,《诗经》文化早已浸透在文人的血脉之中。请你帮助同学解决下列问题。

    (1)【选择对联】很多名胜古迹的楹联中都有《诗经》的影子。陆天泓题济南历下亭上联中的“杨柳依依”出自《小雅·采薇》,寥寥几字,将大明湖中岛上绿柳环合的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根据上联,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春光大不同,看杨柳依依,抱荷无与青山老。

    下联:风气何其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闻朗朗诗声,把盏犹吟名士多

    B.闻朗朗诗声,把盏犹吟名士赞

    C.闻诗声朗朗,把盏犹吟名士多

    D.闻诗声朗朗,把盏犹吟名士赞

    (2)【探源释意】汉字很有趣,《辞海》中“集”字“隹”的注释为“隹:短尾鸟”。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字典查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该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小宇不认识“蒿”字,他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字典方法),该字应读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请默写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在木兰诗中,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7)《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了诗人感慨人生凄凉与世之凋敝,这两句名句是: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抗争”是应对前行路上的困难与阻碍的良药。请参考示例,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内容,完成下表(任选其二)。

    书目

    情节

    《红岩》

    江姐看到丈夫头颅高悬于城门上, 但她为了革命工 作,强忍悲痛,更英勇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徐海东

    彭德怀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冬日暖阳

    ①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上,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痒。昏黄的阳光笼罩大地。

    ②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温润光泽。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③竹片拿到手里,上端的糖塑栩栩如生,晶莹剔透。要么是花脸典韦,要么是手提哨棒的武松。这是位人,他稔熟四大名著里的形象,用糖来一一勾勒。糖塑再好,无奈舌头贪婪,昔日英雄,几分钟后,终将在落难。

    ④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⑤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长相清秀,老师喜欢,可我没有父亲。我美慕那些有父亲的同学,他们的父亲大都是农民,高大剽悍,孔武有力。扛着锄头在教室外透过破窗向教室里偷看,用目光打压他人,呵护儿子。

    ⑥待在那里,我试图抓住什么来抵御内心的疼痛。我没有哭,因为我没有哭的习惯。但无力反击,因为话来。这年我才八岁。

    ⑦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桌糖塑。

    ⑧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举起其中一只,是举棒的悟空。这只很大,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大,人并不觉得冷。

    ⑨我把它插在窗台上,有时候我把它拿到屋外对着阳光扬起脖子,阳光变成了深红色,暖暖的。我想把久。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它粘住了几只飞虫。母亲说,吃了吧。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阳光热烈而凶猛。一切都会好起来。

    ⑩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一一攒起。积攒多了,心就像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怎样理解文章题目“冬日暖阳”?

    3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耐人寻味,请赏析下面句子。

    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品析这句话

    4老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不忍心看到“我”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藤野先生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时常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业。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下边两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1)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

    (2)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 14、   中国窗

    张凌云

    ①很喜欢诗人罗门的《窗》:“猛力一推,双手如流,总是千山万水,总是回不来的眼睛……”

    ②什么窗户在诗里能有如此非凡的魅力,除了想象和感情外,大概只有中国窗了。

    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窗正如一扇变幻无穷的大门,可以透过它窥见其中的无尽奥秘。中国窗的形制多样,是东方建筑美学与西方几何力学的完美结合物。圆的、方的,八角形、六角形、扇状、水瓶状……但凡你能想到的最佳形态,在中国窗里都能找到它的存在。同一种形制又可细分,譬如圆的,有半圆、椭圆、长圆,方的,有长方、正方、斜方,八角形也不一定那么规整,水瓶状分有瓶颈和无瓶颈,不一而足,从不因循守旧,千变万化才是常态。

    ④中国窗的非凡魅力,更在于精妙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无数锦绣斑斓的构图。不管圆的方的还是其他形态,常常叠加在一起,呈现出精妙绝伦的复式结构,如内圆外方、外漏内空、上下叠格、大包小等等。不仅如此,各种配饰,比如雕花、窗棂、栅格、镶边、纹理的加入,能将中国窗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些或简或繁、或密或疏的图形搭配,从来不显得累赘多余,相反却充满生气,就像一具空洞的骨架,只有增添了血肉才会变得丰满,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浑然天成。

    ⑤中国窗的材质大巧若拙,既有木格的质朴轻灵,也有石材的厚重古拙,还有砖墙的典雅自然。虽说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但一切都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主要看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程度。透过简单的木格窗棂,只要看到一株梅花,一丛翠竹,整个心情就变得疏朗起来,雕空镂花的石质方窗里,藏的是贵青世家的精彩传说。青砖黛瓦的马头墙上开了扇小窗,却看见亭台林立,曲水萦回,一棵绿草还执着地攀在窗栏上,迎风摇摆。

    ⑥事实上,置身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观园里,许多时候,你根本分不清,或者忽略了门和窗的区别。在层层叠叠的景深里,门与窗不分彼此,携手登场,反复挥洒着一幅幅气象万千的国画,或是上演着一幕幕眼花缭乱的古典时装秀,直达人的心灵世界。你看那门包孕着窗,窗也连着门,甚至它们缀成一条线,呈现出罕见的连珠或套环之美,仿佛经过长长的甬道,抵达了某个时光的尽头。有的时候,在太阳光线的游移下,门与窗或隐或现,或虚或实,与周围的风景相互依偎,一起筛落出斑驳参差的身影,那种飘忽朦胧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⑦说到底,中国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人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方寸之间尽观朗朗乾坤,恰在于窗户浓缩的都是天地之精华。中国人以独步天下的人生智慧,使得无论是造园、设景,还是一处最寻常的建筑,窗户从来就不是只具有采光通风等普通功能,它通达的是整个宇宙自然;敞开的不仅是一扇心灵之窗,更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向往。

    (选自《传统文化·初中生核心素养必备读本》)

    【1】下列对“中国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形态,在中国窗里都能找到相应的存在,而同一种形制下又可细分,变化多端。

    B.图形搭配的简繁、疏密,都会使得中国窗风格多变,有的显得累赘多余,有的却充满生气。

    C.中国建筑多为木结构,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建筑设计主要看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程度。

    D.置身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观园里,许多时候,门与窗都是一样的,承担着同样的角色。

    【2】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常常”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说说中国窗有哪些特征。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能给你带来什么呢?请以“阅读让我   (快乐、聪明、高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将题目补充完整并作文,不少于 5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