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糊涂 硌牙 不折不绕
B.胳膊 镶嵌 全副精力
C.琢磨 寒噤 金榜提名
D.争辩 祟拜 神色张皇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不但活泼开朗,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
B. 这间教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几十名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在里面上课。
C.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炼钢技术,这是无可置疑的。
D. 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茁实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见陌生人两腮就红起来,嘴里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丝竹”是传统民族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其中“竹”指弦乐器,如二胡、笛子。
B.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诗句“阴阳割昏晓”是形容泰山之高峻。
C.“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古人有名、字、号之分,如“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半山、醉翁分别是王安石、欧阳修的号。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常用韵;《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4、我国有许多围绕传统节日产生的诗句,下列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D.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阅读有关《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适合填入①②③④处的一组诗篇是( )
A.①《向太阳》 ②《煤的对话》 ③《伞》 ④《启明星》
B.①《煤的对话》 ②《向太阳》 ③《启明星》 ④《伞》
C.①《向太阳》 ②《启明星》 ③《煤的对话》 ④《伞》
D.①《煤的对话》 ②《伞》 ③《向太阳》 ④《启明星》
6、【不负青春】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有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勤学苦读,今有青一少年,早起锻炼,勤奋自律。
B.小星劝熬夜的同学说,你学到四更后要睡觉,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C.清明过后是谷雨,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平日可吃利水祛湿的食物,如玉米、冬瓜等。
D.重阳可赏月,中秋可赏菊赋诗,因此我们要多参加传统活动,适当放松。
7、(题文)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 深恶痛疾: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8、(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 《卖油翁》)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①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袁枚 《卖蒜叟》)
(注释)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___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
(3)但见杨双膝跪地 ___________
(4)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_______
【2】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坚 不 可 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乙)文中“旁睨”一词是对卖蒜叟_________的描写,流露出他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②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móu):头盔。这里指孙权统率下的强大军队。②坐断:占据、割据。
【1】下列关于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破阵子》从“吹角连营”到“霹雳弦惊”,描写了好友陈同甫雄壮的战斗生活。
B. “沙场秋点兵”中的“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 《南乡子》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D. “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化用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辛弃疾写国家兴亡之感,两者意境不同。
【2】《破阵子》表明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基调由雄壮变为悲壮的一个词语是 。
【3】《南乡子》也是一首“壮词”,请结合全词,从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说说其“壮”在何处。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关注戏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15字以内。
(2)阅读下面关于黄梅戏的材料,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什么是黄梅戏。
材料: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在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到,我国现存戏曲剧种仅267个,比新中国成立时减少百余个,而现存的戏曲剧种仅一半有业余演出,60多个现有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许多地方剧种正在走向消失。他还指出,中国戏曲艺术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受到保护的戏曲剧种已达92个。
11、请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念天地之悠悠, 。(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 。(唐代 (作者)《十五夜望月》)
③人有悲欢离合, 。( (朝代)苏轼《水调歌头》)
④但愿人长久, 。(同上)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对联六副》)
⑥ ,万家忧乐在心头。(《对联六副》)
⑦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鲁迅《社戏》)
⑧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12、(题文)“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米开朗琪罗的外貌描写。
“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1】(小题1)《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
【2】(小题2)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简要谈谈你读了《名人传》后有何感悟?
13、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说说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
【2】分析第③段画线句中“我”的回答为何让母亲喜出望外。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4】文中第2个“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14、阅读《爆花》,完成各题。
①儿子成了众人眼中的差生,这是王莉没料到的。都说儿子遗传妈,但王莉是个学霸,名牌大学的硕士。即便基因遗传出现错误,也不该走得太远。
②但儿子偏偏就偷工减料了,就少了好学、勤奋的染色体。从小学到中学,儿子一直与王莉对峙着,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全班第一,只是王莉在这头,儿子在另一头。这种极端,仿佛太极的阴阳,让王莉喟然长叹。
③真是奇迹!——这是王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又是不及格。这道题目已教你N遍了,怎么还是错?或者说;复习时,看你都懂了,怎么一到考试又都忘了。你这个脑子是不是设置了删除程序?
④王莉常对同事说:说他笨吧,他三岁就能背几十首唐诗,学前就识五百来个汉字。但读书后,他突然就一泻千里,啥都不会了。小时候沉迷在自己设想的“恐龙战队”里,大了就偷偷玩“死亡游戏”。
⑤眼看就要中考了,王莉非常认真地对儿子说:你读书不是为了我,是为你自己,读书好了,你的人生就能多一次选择,这是给自己机会。
⑥儿子抬头看一眼王莉,说:看您这么认真,我也认真地对您说,我不需要这种选择。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⑦王莉顿时紧张起来,问:你想怎么选?
⑧儿子从妈手里拿过手机,非常熟练地在屏幕上划拉了几下,选出一段抖音视频,说;看看这段。
⑨王莉接过看了一下。抖音录制了一名地铁流浪汉,他自称自己也是一名大学生,还是媒体记者,但他厌倦了职场,便选择四处流浪。按他的话,只要不偷不抢,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虚度,恰是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
⑩王莉看了还在发呆,儿子却理直气壮地说;您不用担心我,我也可以像他一样,做个自由的乞丐,浪漫而刺激。
⑪王莉顿时警觉起来,说:这完全是哗众取宠的制作。对,虚度也许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每个人都在虚度中生活,那这个民族离灭种就不远了。强大,才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法则。
⑫儿子扭过头,鼻子哼了一声说;我不管什么民族,我是个小人物,我只为自己活着。
⑬那一次谈话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⑭之后的一天,王莉买来四盆三角梅。儿子见了就说,我来帮你搬。
⑮好。王莉应道。她抬眼看一眼儿子蹿高的背影,心想:儿子干活很勤快,以后做点体力活也能养活自己。但她还是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就问;养花喜欢吗,儿子?
⑯儿子放下花盆说,喜欢。
⑰王莉说:那这四盆花,我们各养两盆。明年春季,看谁的花开得好。
⑱好。儿子爽快地答应了。他喜欢做除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
⑲然后,他们就各自打理自己的花了。
⑳儿子查了电脑,知道三角梅喜欢水和阳光,不耐寒,其他并没什么特别。
㉑但第二年春季,王莉打理的两盆三角梅,爆花了。而儿子养的三角梅,却郁郁葱葱,长满了叶子,花却少得可怜。
㉒儿子奇怪了,就问王莉,同在一个院里养花,为什么我长叶子,你爆花?
㉓王莉笑说:为什么?想知道答案吗?
㉔当然想,儿子说,肥料我没少加,光照也充足,又没干到它,但它就是懒花。
㉕王莉说:三角梅喜欢水和阳光。但水分充足了,它就会“懒”在成长期,形成懒花,在这个舒适区里,它拼命长叶子,把自己茂盛得一塌糊涂。逍遥够了,才稀稀拉拉开几朵花。在舒适区虚度时光,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三角梅的。但我给它控水,让它干到叶子凋零,生存面临危机,它便迅速进入生殖期,以大量开花的方式来谋求再生。这时如果施肥得当,加水适中,再加上阳光充足,便会爆花。另外, 还要给它修枝, 除了木本部分,其他统统剪掉。
㉖儿子听得很仔细,问得也仔细:什么是木本部分?
㉗就是主干部分,已经老了的那部分,就像你在校学习,其他的电脑游戏等统统必须修剪掉。
㉘妈,儿子打断道,讲养花就围绕主题,别旁敲侧击行吗?
㉙王莉说:这两者之间的道理是一样的。爆花,美丽的是自己。儿子,给自己一次美丽的机会吧,人这一辈子不长,美丽更不多。
㉚好吧, 我想想。儿子道。
㉛那一年的夏季,儿子给王莉发来一条微信:妈,我爆花了,我没想到自己也能考上好高中。
㉜王莉看了,嗓子突然一堵,眼泪顿时“暴”了。
【1】“爆花”前的儿子确实“走得太远”,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2】“爆花”本义指“植物繁花盛开”,后来儿子“爆花”是指什么?
【3】“儿子从妈手里拿过手机,非常熟练地在屏幕上划拉了几下……”文中带点字“划拉了几下”间接说明了什么?
【4】“但她还是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就问;养花喜欢吗,儿子?”,文中画线部分如果改为“儿子,喜欢养花吗?”好不好?为什么?
【5】拿到录取通知书,“儿子”想再发微信感谢妈妈。你认为他应该感谢妈妈什么?请分条概述。
15、吹拂着庄稼的夜风,旷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燕子清贫的生活、高贵的美德和坚贞的爱情。见证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见证北京冬奥会的开展,见证三年抗疫的辛苦历程……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者,也需要见证者。见证美好,有感动,有成长,也有幸福。
请以“见证美好”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1000字,卷面做到干净、工整、零涂改;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