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在蒙古,牧马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让他们做骑手,不过是本色当行罢了。
D.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3、(题文)(18届广西桂林市初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训练)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
③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④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
A. ③②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④③
4、下列对加点词语词性和短语结构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A.“更”是副词
B.“寒气逼人”是主谓短语
C.“跟”是介词
D.“蜷起来”是动宾短语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校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B.电视剧《在人间》虽然处处透着“老”,却“圈”住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心。
C.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约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
D.济南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李)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①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注释】①淮南之事:淮南王刘长(刘邦之子)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骄横之极,后参与谋反,在被押解远地途中绝食身亡。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B.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C.不循法度(遵照)
D.恩宠不可恃(倚仗)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少时,一狼径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C.学而时习之/寡人天子之弟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祯捕而杖杀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犬坐于前。
(2)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
【4】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5】写出【甲】文中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简要分析【乙】文中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
【2】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3】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起着怎样的作用。
【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说“望”,写的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 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请谈谈你的理解。
10、综合性学习。
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学校开展“孝心无价,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___________
(2)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爱心行动的付出。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践孝行: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① ,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②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
⑤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⑥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⑦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⑧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1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我得继续往前走吗,先生?”我问道,“我得离开桑菲尔德吗?”
“我相信你得离开,简。我很抱歉,简妮特,可是我确实相信你得离开。”
这真是一个打击,可是我并没有让它把我打垮。
“那好,先生,开步走的命令一下我随时就走。”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世界文学名著《简·爱》,主人公_____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身份是_________。这个“打击”是指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④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规守纪、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曲意逢迎,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⑤底气从何而来?
⑥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⑦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是,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⑧底气从严格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⑨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要有人气,就要既做到不得罪人,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B. 为官者只要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在诱惑面前稍有顾忌,工作办事自然底气就足。
C. 一个人只有做到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艰苦奋斗、以苦为乐,遵规守纪、以身作则,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胸怀全局、顺应大势,才会有底气。
D. 只要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心中底气就足。
【2】阅读全文后,请你以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
【3】第⑥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
14、(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 钩 (美国)亚历山大
同往常一样,詹卡西先生洗漱完毕就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当天的晨报。
“亲爱的,有什么惊人的报道吗?”詹卡西太太正忙着往面包上涂果酱。她总是嫌女仆露茜涂得不好。为了让丈夫感觉到妻子的爱,她每次都要自己动手。
“拉斯维加斯又发生了一起惊人抢劫案,事主被劫十七万美元。歹徒如何得手,原因尚不明了……”
“先生,太太,有个陌生客人要见你们。”露茜走进餐厅,打断了詹卡西先生的念报声。
詹卡西太太嚷道:“怎么这个时候来拜访人,真是没教养。别让他进来,谁担保他不是劫匪?”说着干脆把一团果酱塞到嘴里去。
露茜说:“我让他在外面等,他问我们有没有丢钱。”
“请他进来吧。”詹卡西擦擦嘴说。然后,站起来往客厅走去。
詹卡西太太瞪大了双眼:“你居然不告诉我你丢了钱,你这天杀的!”
当气愤的詹卡西太太来到客厅时,一个陌生人正把一捆钞票递给她丈夫。陌生人说:“我揣摩着就是你们遗失的,这么一大笔钱只有像你们这样住得起阔气房子的人才有。”
下面的对话詹卡西太太没有仔细听,她对丈夫的不忠诚感到害怕。她在费劲地猜想:丈夫哪里来的这笔钱。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陌生人居然会把这么大一笔钱送回来,按照报纸的说法,他可以当选为今年拉斯维加斯头号傻瓜……
陌生人的告别打断了她的沉思,送走了客人,她一言不发,看丈夫如何解释此事。
詹卡西先生赔着笑脸道:“对不起,亲爱的。昨天公司给了我一笔奖金,可是我丢了,所以我不敢告诉你。现在钱被送回来了,这难道不是上帝的旨意吗?”
听了丈夫的解释,詹卡西太太这才高兴地把钱点了一遍,锁进了保险柜。可是,喝下午茶的时候,她心里又嘀咕起来:“有哪个公司会发这么大一笔奖金?足足一万元啊!”一贯马大哈的詹卡西太太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细心起来,她决定请私家侦探帮她弄个明白。
过了一个星期,报告送到了詹卡西太太手中:詹卡西先生循规蹈矩,没有外遇,只是找了几次一个在警局谋生的老同学鲍勃喝酒。巨额奖金不是公司所发。
这真是一个斯芬克斯一样的谜!詹卡西太太考虑再三,决定今晚和丈夫摊牌。她可不愿意有一个对妻子保守秘密的丈夫。
晚饭后,夫妻二人来到客厅,詹卡西太太发难了:“亲爱的,那一万元……”
“先生,太太,那个人又来了。”露茜打断了她的话。
詹卡西太太一下没有回过神来:“谁?那个人是谁?”
露茜说:“他说肯定是先生丢了钱。”
“什么?又丢钱了?他又捡到了?”詹卡西太太吃惊地大叫。
陌生人来到客厅,满脸笑容地说:“詹卡西先生,我回家经过您家门口,见到了这皮包,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您瞧,事情真是太巧了!”
詹卡西接过皮包,掏出一叠厚厚的钞票。詹卡西太太正在吃惊,却听陌生人说:“如果二位不介意的话,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二位。”
刚刚抬起头的夫妻二人看到,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支精巧的小手枪对准了他们:“最好别动,先生,太太,我不想开枪伤人。”
陌生人微笑着把一根绳子扔给呆若木鸡的詹卡西太太,命令道:“太太,请您把您丈夫捆起来,快点!”
就这样,詹卡西夫妇和露茜都被捆起来了。陌生人一边往俘虏嘴里塞着布条,一边说:“对于一个没有丢钱而又问心无愧地认领失款的人来说,这就是头等的报酬。我在拉斯维加斯干了十几回了,还没有一个人对送上门的一万元钱不感兴趣的。”
看着陌生人向卧室的保险柜走去,詹卡西太太又气又恨,恍然大悟。
陌生人走出卧室,腋下夹了一个小包,朝他的俘虏打了个手势:“再见了,上钩的鱼儿。”
“你好,上钩的鱼儿。”锁着的门突然开了,一个拿枪的人带着好几个人走了进来。陌生人听到拿枪人的话,呆住了。
那个拿枪人就是詹卡西先生的老同学——鲍勃。
选自《世界最好短篇小说大全集》(有删改)
【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上钩”的理解。
【2】小说中的詹卡西具有哪些品格?请简要分析概括。
【3】陌生人在文中有两处“笑”,请分析加点处这两“笑”含义的不同。
①“满脸笑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子写道“詹卡西太太又气又恨,恍然大悟”,请结合全文合理想象她此时的心理?
【5】 文章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试结合文章作具体分析。
15、在本学期语文教材中,我们走进了《论语》、济南的冬天、百草园、三味书屋、白求恩……的世界,沉醉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事物让我们心驰神往,如:昆虫、花卉、篮球、音乐、小发明、旅游、书籍、亲情、友谊……请以“沉醉在 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