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纯粹 黄粱梦 大相径庭 无精打彩
B.修葺 走形式 春寒料峭 心无旁骛
C.绚丽 雷阵雨 巧妙绝纶 孜孜不倦
D.燥热 划时代 消声匿迹 不屑置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于11月25日在家中突发心梗去世,阿根廷全国哀悼三天。
B.北京三庆园举办“高校传艺”小票房首次活动,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同学们攀谈甚欢。
C.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些在兀兀穷年里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D.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高、打击难度大,已经成为社会深恶痛绝的犯罪形式。
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文绉绉(zhōu) 推崇(chóng) 镂空(lóu) 伧俗(cāng)
B. 翩然(piān) 蟾蜍(yú) 追溯(sù) 藩篱(fān)
C. 阻遏(yè) 仄歪(zè) 瓦砾(lì) 箱箧(qiè)
D. 疮疤(chuāng) 颓唐(tuí) 凹凼(dàng) 取缔(dì)
4、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选出不是评论《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A.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作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作品的特殊韵味。
B.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C.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D.它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它,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5、对下面两首元曲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朝代更替的惋惜之情。
B.《山坡羊·骊山怀古》的前五句,是既写景,又叙事,还抒情,写的是衰败之景,叙的是前朝之事,抒的是伤感之情。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与《山坡羊·骊山怀古》相同点:同作者、同体裁、同曲牌名、同背景,主旨句收束全文,感情词总括全诗,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D.《山坡羊·骊山怀古》结尾的两句,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最后结尾两句具有异曲同工之效,亦皆是画龙点睛之笔。
6、(词语部落)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是奋斗者的青春姿态。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都能坚韧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任劳任怨。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这种家国担当,激励着共产党人谱就了长征史诗、嬴得了抗战胜利,开辟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新天地。
A.映照
B.彰显
C.坚韧不拔
D.任劳任怨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麾下/糜烂 分泌/沁人心脾 形销骨立/九霄云外
B.掺杂/参差 嬉闹/喜笑颜开 暴戾恣睢/锥心之痛
C.濡养/宿儒 空间/间不容发 田畴万里/一筹莫展
D.箱箧/惬意 恪守/格杀勿论 赴汤蹈火/浩浩汤汤
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完成后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
(2)追者反曰(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夫以老者之智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5】乙文中哪句话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9、阅读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文后的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① ;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② ;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这是一种③ ;伤心的时候,能轻轻一笑,这是一种撒脱。人们常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kē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 A 。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kē( )刻 轻蔑(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境界”“自信”“大度”分别填入文中①②③处横线上。
(4)请你在横线上A的位置,模仿前面三小句再续写一句。
11、默写。
① ,松枝一何劲 !《赠从弟》(其二)
②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⑤《五柳先生传》中赞语的“ , 。”是画龙点睛之笔。
⑥《马说》中点明全文的主旨句子是: ? 。
12、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时,斯诺常常用到“叛逆者、造反者”这样的字眼,因为面对不公正的境遇,他们会奋起抗争。请从下面三位领袖人物中选择一位,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的抗争故事。
毛泽东 彭德怀 徐海东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迟子建
①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磨坊磨出的黑面,各类江鱼、韭菜花、风干肠、小笨鸡、山野菜等等,够我吃小半年的。因为这半个冬天在哈尔滨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鲜空气了,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
②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雾霾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
④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百货商场前的小广场,成了爆竹、春联和灯笼的专卖场。卖主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跺脚御寒。不跺脚也不行啊,他们穿得再厚,也厚不过寒风的脸皮。我心想,这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灯笼,要是变成一汪炭火该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师。
⑤腊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街角卖花生瓜子的汉子,在外站了多半天了吧,他的黑胡子挂着霜,成了白胡子了!卖糖葫芦的女人,冻得嘶嘶哈哈的,脸颊比糖葫芦还鲜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拉着三轮车奔跑的大黄狗。三轮车上载着一个老头和他采买的年货。狗跑得一身热气,眼睑处雪茫茫的,而老头叼着烟袋,自在地吸烟。联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宠物狗,我对这条大黄狗,无比怜惜。但转而一想,这狗参与了忙年的事务,有新鲜空气可吸,能为主人出力,兴许还很快乐呢。
⑥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嗽起来。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帅着,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花团锦簇的。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亲推门而至,见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该一下火车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窗帘,“啊呀——”叫了一声,说我这是犯着星星了!在她眼里,星星不都是好东西,有心肠坏的,夜里缠魔在人身上,会让人害病。明明是寒风犯下的错儿,母亲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为它们叫屈。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几天,它们忙碌极了,频频来我床前探视。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是沐浴着星光入睡的。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我的故乡并不是世外桃源,因为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罪恶,有腐臭和腥膻。所幸它的广阔和它的不发达,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即便是冬天,哪怕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哪怕吸进肺子的是冰碴。这清冽的空气是多么令人留恋啊。
⑨三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童话《拾月光》,说是一个少年背着桦皮篓,带把小铲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带到冰屋子里,当柴来烧。那时的我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月亮朗照着,所以写出了这样的童话。而如今身处之境越来越污浊,怕是这样的幻想,再不会在心中发芽了。
⑩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标题设置了疑问,既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又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B. 文章从作者过完年离开故乡返城写起,由能带走家乡的绿色食品却带不走家乡的星空引出了文章主题。
C. 第④-⑥段写一回故乡就迫切呼吸家乡的新鲜空气,以致受了风寒,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关爱作铺垫。
D. “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通过刻画作者的内心感受,衬托故乡天空蓝得纯净。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花团锦簇的。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
(1)赏析画线句子:
(2)赏析加点词语:
【4】请简要概括最后一句“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的含义。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写出两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4、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①”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释) ①吴带当风: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所画佛像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佛像衣带圆转,迎风飘举。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分析词语的指代含义)
【3】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说明文的语言)
【5】下面两句古诗文,哪一句更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说明理由。(体会语文风格)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根据要求作文。
关注社会,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实物;参加公益活动,你会发现人心是如此美丽;观看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你会发现诗词是如此美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一双双伸出的援助之手中,你会发现人性是如此美丽……
请以《 ,如此美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内容要充实,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