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脾性也一天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老态龙钟了。
B.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C.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惊慌失措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D.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绘声绘色,都要费许多笔墨。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B.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新时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在森林中,狮子的凶残是最如雷贯耳的。
C.王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D.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B.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病房里,前来探望的同事对住院已久的老王说:“请安心养病,我下个月再来看您!”
B.下课后,张伟拿着作业本对老师说:“老师,请教您个问题,望不吝赐教!”
C.王强对妈妈说:“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要在七点之前赶到学校参加活动!”
D.李进对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你眼瞎了吗?红灯还没亮呢,要遵守交通规则!”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烧灼(zhuó) 厌倦(yàn) 附和(hé)
B.突兀(wù) 晕眩(xuàn) 呻吟(shēn)
C.恍惚(huǎng) 安慰(wèi) 啜泣(zhuì)
D.凌乱(lín) 挪动(nuó) 抽噎(yē)
7、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2017年是丁酉鸡年,可以推断出明年是戊戌狗年。
B.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C. “阳光中学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开展话“我与世界读书日” ”一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我与世界读书日”后加“的活动”。
D. 我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在端午节这天吃腊八粥。
8、阅读下列甲乙两段,回答问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①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朝晖夕阴(_______)
(3)不以物喜(_______)
(2)泫然不能自已也(_______)
(4)投箸而起(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3】(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下面对诗歌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丑奴儿”,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
B.“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强”读作“qiǎnɡ”,“极力”的意思。
C.词句中运用了“间隔反复”和“连续反复”的修辞手法,一咏三叹,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满腔愁绪。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洒脱的胸怀,也体现了“辛词”豪放的风格。
【2】请你从人生经历的角度,体会词人为什么会有“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感叹。
10、综合性学习。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明星梦,都希冀有一个耀眼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使自己光芒万丈,受万人瞩目。在青春期,这种梦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追星现象,为正确引导学生追星,顺应个人的心理追求,学校团委决定以“我也追星”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一些内容,请认真思考并积极参与。
(1)(我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不超过20个字)
(2)(我定义)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追求或者羡慕的偶像,说一说你最崇拜的偶像是谁?试简要说说崇拜的理由。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
(5)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9)《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扑朔迷离”,来自《木兰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人,常常在行走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简·爱曾离开桑菲尔德庄园。请你选择“小王子”或“简·爱”,写出他(她)离开的原因及行走对其人生的意义。
我选择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淳朴
①儿子贪玩,下课的时候往天空中抛书,落下时碰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班主任说,最好带那孩子去医院看看。
②赶到学校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在了,看上去年岁都大了,一问,孩子的爷爷七十九岁,孩子的奶奶七十六岁,一个不停地咳嗽,一个浑身不停地微抖着,似乎有病。
③孩子的爷爷见了我,不停地说抱歉,说他们年纪大了,现在上个医院又要填单、又要刷卡什么的,自己实在搞不明白,真是麻烦你了,我说不是你给我添麻烦,而是我儿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两位老人一听,说小孩子又不是故意的。我儿子缩在一旁看,我朝他一瞪眼,看他眼泪都要下来了。
④我领着两老一小去医院,一路上他们说三四年前从农村来,住在儿子家,帮着照看孙女,城里的生活一点也不好,等孙女上初中了,他们说要回农村去。
⑤很快到了医院,我排队、挂号、候诊,孩子的眼睛自然没有多大问题,但医生还是配了不少药,又是滴的,又是吃的,花了一百多元钱。我在付钱的时候,孩子的爷爷过来了,说这钱一定要他来付,我自然没有答应。
⑥从药房里取了药,领着两老一小回学校,看两个老人慢吞吞走在后面,还用土话在窃窃私语,我没有怎么听明白。只见孩子的爷爷快步走上来,手里攥着一百元钱硬向我口袋里塞,说:“这钱你一定要收好,不然我们怎么过意得去?”
⑦我和老人在街头推来搡去,引得许多路人驻足。我看离学校近了,只得抽身“逃”了。老人索性在后面追赶起来,我着实吓得不轻,要是有个闪失,我真的对不住他们了。
⑧我跑出一个路口,隐身在了人群中,回头再看,老人已停住了脚步,慢慢往回走,走一段,他回头看一眼。我觉得这事有点搞笑,又有点让人感动。本来这是一件需要我道歉、需要被人责备的事情,但在老人眼里,反而觉得是他们打扰我了,是他们让我破费了。
⑨这事让我纠结了许多天,想一次就会感动一次,想一次就会感慨一次。
⑩想起一件旧事。有位同学是镇医院的外科医生,有一次,给一位老农动了一个盲肠手术,因为水平问题,手术其实不成功,老农后来又第二次进行了手术,多花了一千多元钱。老农出院后不久,身体恢复了。每年过年,老农就会从农村赶来,送来一只火腿,感谢我同学的救治之恩。那时在农村,给人送火腿是非常高的礼仪了,但老人一送就是五年,直到他因意外去世。
⑪同学对我说,那些年,他在那家镇医院,因为许多意外的情况,被病人投诉过,也被病人家属谩骂过,甚至被人追打过,他几次萌生转行的念头,但只要一想起那个淳朴的老人,又会对从医这一行充满信心,后来他自费进修,不停地钻研业务,十年前从镇医院调到了市级医院,成为那家医院的主刀。
⑫二十年过去了,他仍然记得当年的那个老人,经常会给年轻的医生们说起这个故事。我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⑬现在淳朴已是一种稀缺品,它的背后是深厚的宽容、理解,是无私无利的以德报怨。
⑭你遇上了淳朴,你就感受到它的温度,它可以温暖内心许多阴凉之处。就像我,一想起那两位老人,就觉得这个世界突然温暖如春。
(1)文中写了两位以德报怨的老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这两位老人做的事。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⑦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我和老人在街头推来搡去,引得许多路人驻足。
(3)第⑦段中说“我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结合上下文,把“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
(4)请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两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跳格子
拉着儿子的小手,从低矮的出租屋里走出来,她快活地对儿子说,想到哪儿去玩,今天妈陪你。
听说她的儿子从乡下来了,雇主特意给她放了一天假,让她带自己的儿子好好玩玩。离开家出来做保姆两年多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儿子。儿子长高了,都有点认不得她了。
她拉着儿子,沿着大街一边走一边想,到哪里去呢?
她在脑海里搜索着。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少年宫。没错,那里是孩子的天堂。唱歌的、跳舞的、弹琴的、画画的、跟着外教学外语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两年来,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都会准时陪着雇主的女儿,到少年宫来练琴。每次雇主的女儿在里面学琴时,她就和其他接送的家长一样,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等,有的是爸爸妈妈,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长们互相会聊几句,有人问她,你是陪女儿来练琴的吧。她没好意思回答,不置可否地笑笑。放学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出来,雇主的女儿向她走过来,她就接过雇主女儿手中的小提琴,背在自己身上,然后,一前一后地向雇主家走去。看着雇主家的女儿,她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乡下的儿子。她想,要是哪天也能带自己的儿子来少年宫,学点东西,那该多好啊。
今天,儿子终于来了,她琢磨着,就带儿子去少年宫里转转,让儿子长长见识。少年宫的每一个角落,她都是熟悉的。可是,带儿子进去干什么呢?她忽然犹豫起来,唱歌、跳舞,还是弹琴、学画?她只有一天时间陪他,这一切似乎都不可能。
她摇摇头,算了,还是带儿子去游乐场吧。那里面好玩的东西很多很多,别说玩了,儿子连见都没见过。带儿子去那里玩,儿子一定开心。
每隔一两个月,雇主就会带上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一起,去游乐场玩。为了照顾几个调皮的孩子,每次雇主都会让她一起去。那些好玩的东西,她一次也没玩过,不过,很多名字,她都记熟了,什么摩天轮、海盗船、火箭升空……一个比一个惊险,一个比一个刺激,孩子们的尖叫声让她的心也怦怦直跳。雇主夫妻俩会和孩子一起玩,这时,她就坐在一边,帮他们看管照相机、手机、孩子的零食、衣服和包裹,她不时抬头仰望一眼高空,有时候会看到雇主一家正在向她挥手。她心里想,要是儿子进城了,自己就和老公一起,也来游乐园陪儿子玩,那该多开心啊。可是,老公眼下正在工地上扎钢筋,连着一个多月了,都没休息过一天,哪有时间陪儿子玩啊。
想到这里,她又改变了主意,儿子这么瘦,还是带他去吃一顿好吃的吧。吃什么呢?几乎想都没想,她的脑子里就蹦出两个店铺:肯德基和麦当劳。
雇主家的女儿,每过一段时间,就嚷着要去吃肯德基,每次都是她陪着去的。她还记得第一次去,她都不知道怎么点菜。好在雇主的女儿根本不需要她帮忙,一个汉堡、一对香辣鸡翅、一包薯条、一杯可乐……雇主的女儿自顾自一口气报了出来。陪了若干次之后,现在,她对这两家店,也很熟悉了,像个老主顾一样。
那就带儿子去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吧。她正准备将这个决定告诉儿子,忽然又犹豫了。她记得,每次雇主家的女儿简简单单吃一次,都要好几十元钱,快赶上她两天的工钱了。大女儿明年就要考大学了,老家的房子也该翻盖了,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到处都缺钱呢。她忽然明白,那些看起来她已经适应并习惯的生活轨迹,其实仍然并不是她的。
儿子似乎看出了她的犹豫,懂事地对她说,妈妈,我们就在大街上随便逛逛吧。她咬着嘴唇,点点头。忽然,儿子发现,人行道上的地砖,都是网格状的,儿子激动地对妈妈说,我们来比赛跳格子吧。
儿子快乐地蹦蹦跳跳,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他回头对她说,妈妈,我渴了,给我买根豆沙冰棍吧。
她再次点点头,眼睛里忽然涩涩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泪。
【1】本文中“她”三次考虑带儿子去不同的地方,却最终放弃,请依据文章内容,将理由填写完整。
她想带儿子去少年宫,想让孩子长见识,但是 ;
她想带儿子去游乐场,想一家人一起玩,让儿子开心一下,但是 ;
;她想带儿子去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因为雇主家的女儿很喜欢吃,但是 。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心理变化过程。
快活→ →
【3】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作用是
【4】简单的跳格子游戏,儿子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为什么快乐地蹦蹦跳跳?
【5】认真阅读文章,谈谈你对“她再次点点头,眼睛里忽然涩涩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泪”一句的理解。
15、作文题目:一堂难忘的课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