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黔东南州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诵红诗、唱红歌”等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

    B. 有没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美国发明了一种空间碎片清扫设备,用于处理直径小于1厘米左右的太空垃圾。

    D. 尽早实现网络实名制,不仅仅是对网民个人权益的保护,也会提高现在的网络环境。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徊  

    C. D. 广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徐千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B. 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

    C. 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D. 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D.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 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风格是“通俗易懂”。

    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词人,开创了豪放词派。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 6、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zhì   chēn 迫不及待  相形见绌

    B.cuànbàn   海枯石烂  一拍即合

    C.jìnjiè   不可明状  一视同仁

    D.zuò   pán   名符其实  跚跚来迟

  • 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郑振铎《猫》

    C.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霭地在一旁答礼。——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这位官员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亲差大臣好。——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活板》(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字一印     自以大有所益

    B.每一字皆有数     自落

    C.每韵为一     昨夜见军

    D.持火炀之            瞬息可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阅读文段,完成活板排版的步骤。

    ______→②_____ →放置铁范→③_____持就火炀→按平板面

    【4】“活板”的“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文中语句,写出三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乙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________________

    【2】雯雯同学想知道这两首杜甫的诗歌,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向她阐述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为了践行“和”、彰显“和”,学校准备开展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编写了一曲《“和”字歌》,请将“和”的叠词:①和和顺顺②和和乐乐③和和睦睦④和和美美,分别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

    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 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

    ________的邻里亲近祥和, ________的儿女传承亲和。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2)请你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拟写一个开头。(50字左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请默写《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运用课文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指的是_____

    (2)法布尔的《昆虫记》描绘了千奇百怪的各种动物,你最喜欢的一种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染绿的声音

    ①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每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器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②只见漫山遍野的绿树、绿竹、绿草、绿禾……在晨风中微波荡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在朝露的折射下耀眼夺目。尤其是那远处一座座青山,在袅袅晨烟和如纱晨雾中缓缓移动,恰似一艘艘早航的绿船。那山脚下一片开阔的绿草地,像是仙女下凡时因留恋人问而丢下的一块绿手帕。

    ③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那有如血脉贯穿沃野的清溪,欢快地蹦向远方,牛儿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浸透甜露的鲜草。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

    ④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让我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绿了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者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⑤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绿了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者,使人感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那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

    ⑥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齐,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绿了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1】下列对本文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作者黎明的时候的独特感受,能闻声而见色,见人所未曾见,言人所未能言,思维独特,自然而出新。

    B.第⑤段写作者夜里听染绿的声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是思想内容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寻求清纯的自然和人生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C.作者在结尾处说“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这句话反映了作者逃离尘世,渴望归隐的愿望。

    D.散文以“染绿的声音”为题,颇为新颖,绿色有声,令人费解,这染了绿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悸动、幡然出新,不落窠臼。

    【2】第⑥段中,作者说“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请写出其中的含义。

  • 1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能忍”而后有所为

    陈鲁民

    ①学者张中行在《婚姻》一文中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等级,婚姻也是这样。以当事者满意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单说这“可忍”,虽不大好听,但却是求实之言,有了一个忍字,就能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把日子过下去。至于“不可忍”,分道扬镳就是最好出路。

    ②词作家乔羽也用了个“忍”字来诠释自己的婚姻保鲜秘诀。1994年6月19日,乔羽、佟琦这对恩爱夫妻迎来了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有记者问:“你们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差异极大,怎样走过40年呢?”乔羽回答:“如果说实话,我只有一个字——忍。”夫人赶紧补了一句:“我有四个字:一忍再忍。”一个“忍”,一个“一忍再忍”,两人一晃就大半辈子过去了。可见,忍是夫妻相处的最好润滑剂

    ③能忍,不仅有益于夫妻和睦,同样也有益于大家庭里父母、子女、婆媳、翁姑之间的和谐相处。《旧唐书》记,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唐麟德二年,高宗与武则天率文武大臣去泰山封禅。路过寿张,慕名过访。问张何能九世同居?公艺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端,以彰其事。现如今,能三代人和睦生活在一起的都不多,原因无他,就是彼此之间不能忍,不同的习惯、嗜好、秉性、脾气,都会使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忍无可忍”。

    ④能忍,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有巨大帮助。能忍,不仅能忍出 ;能忍,还能忍出 ;能忍,更能忍出 。司马迁对宫刑带来痛苦和屈辱的忍耐,终著《史记》一书,完成梦想;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就忍出了大局为重的高风亮节;邓小平对“三起三落”的隐忍坚韧,终于等来了云开雾散大显身手的历史关头。

    ⑤斗争年代,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昔日,文王忍得丧子之痛,孙膑忍得膑脚之羞,勾践忍得尝粪之耻,后来皆成就大业。倘若当时不能忍,文王肯定回不来西岐,孙膑必然逃不出虎口,勾践也得不到赦免,哪还有后来的卷土重来,咸鱼翻身?忍,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能麻痹对手,令其放松警惕;能出其不意,给予其突然一击,打败对手。面对一时强大对手,能忍,也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

    ⑥因此,能忍然后才能有所为。但忍不是无原则的、无限度的、无目的的,为忍而忍,一味忍让,也未必是好事,那可能就真正成了软蛋、熊包,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1填入第④段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机遇 抱负 胸怀   B. 抱负 胸怀 机遇

    C. 胸怀 抱负 机遇   D. 胸怀 机遇 抱负

    2第②段加点词语“润滑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文章围绕______的观点,由浅入深,从四方面加以论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证了“能忍”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有巨大帮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引用学者张中行在《婚姻》一文中的一段话,引出了本文的论题“忍”。

    B. 第③段划线句,分析“三代人和睦生活一起不多”的原因,这是从反面论述。

    C. 第⑤段连用了文王、孙膑、勾践三个事例,构成排比句式,使论述更有气势。

    D. 本文论述了“忍”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凡事都应忍,方能有所作为。

    5如果把下列文字放到上文中,你觉得放入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韩信年青时仗剑过于淮阴街头,被几个市井无赖拦住去路,为首的是当地的一个屠侩。那人挑衅要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了成就志向,没有硬拼,忍辱从他裤裆下钻过去。后来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开国功臣。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温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林徽因眼里,温暖是人间四月天里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海子笔下,温暖是河里的石子和老屋上的旧砖;在汪曾祺心中,温暖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毕淑敏说,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几米则认为,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关于“温暖”,你又有怎样的理解、经历和体悟呢?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