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取谛 蝉蜕 巧妙绝伦 春寒料峭 风驰电掣
B.妥帖 诀别 情寓于中 张目接舌 和颜悦色
C.安详 锤炼 走投无路 九霄云外 珠光宝气
D.祖籍 枯燥 摩肩接踵 无瑕顾及 无动于衷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里的积水那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求功名禄的心,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下列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书”指《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中庸》。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 及笄指女子15岁把头发簪起来,弱冠指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均表示已成年。
D.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镌刻(juān) 倔强(juè) 渗透(shèn) 遏制(è)
B.濒临(pín) 杀戮(lù) 鲜腴(yǔ) 锃亮(zèng)
C.轩榭(xiè) 婆娑(suō) 遒劲(qiú) 粗糙(cào)
D.罅隙(xià) 洗涤(dí) 国殇(shāng) 田畴(chóu)
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寄愁心与明月,将自己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的愁苦。
B.第一句写景,点明时令是在初春,第二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C.诗中的“杨花”“子规”“明月”都是客体意象,“愁心”给客体意象涂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D.诗歌后两句抒情,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让明月带去对朋友的关怀。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
②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
③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
④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⑤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A.②③⑤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①④②
7、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撰写的纪念性文章,全文是按叙——论——颂的顺序展开的。
B.《动物笑谈》是法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作品。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总述研究动物行为的趣事多,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然后从研究水鸭子的趣事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两个方面分述。
C.《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课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皇帝的新装》全文围绕“新装”的特性,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游行——揭新装骗局。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8、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3】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4】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9、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的理解。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容,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优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10、学习了本课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评点:______________
(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
1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2)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
(7)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凉风阵阵,秋意袭人,请你默写出两句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_的作品。其中小人国是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写透一件事
写自己真知道的事
①一个学生不写学生的生活,而在报纸上找些婚姻法宣传资料去,一定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写东西非有生活不可。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写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是工人,就写工人的生活。
②这样,写作范围不就太小了么?只要写得深刻,范围小点没有什么关系。一位伟大的作家的确能够写出许多不同的人物,好多不同的事情,可是咱们现在的目的是先写好一件事,还不能希望马上成为伟大的作家,不怕写得少,就怕写不好。写出十几句话的一首好歌,风行全国,到处起很大的鼓舞作用,功劳也不小呵!
抱定一个题目写
③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这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我们对事事物物要刨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责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刨根问底。
④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一件热闹的事,不求甚解,动笔就写,写不出就扫兴,一来二去我们就丢了信心,不想再拿笔了。反之,找到问题,咱们心里可就透亮多了。原来这件热闹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很简单哪;原来那件简单的事倒并不应当轻视,问题不小。这样,咱就不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哪个值不得写,不再冒冒失失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笔就写,也就减少了因写不出而扫兴灰心的毛病。
⑤还有,看到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这么一来呀,咱们的文章可就有头有尾,是个整的了。我们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写出相当好的作品来。不抱住一个问题挖到底,而随便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必至一无所成。
能抓住问题就不至于千篇一律
⑥一个问题怎么来的和怎么解决的,必与别的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同。同一样的问题又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时间不同,而有特点。我们要细心地看,看问题,看人物,看地点,看时间,把有关的事物都看了,自然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⑦工人同志们一写到解放后的生活提高,往往就描写家里吃饺子。不错,吃饺子的确实是好现象;可是,千篇一律都说包饺子就不新鲜了。难道不许吃炸酱面么?再说,真要是看出问题,不提包饺子也不要紧。要写透一件事必须钻到事情里边去,可千万别不管是写什么问题老先预备下一个套子——老拿包饺子开始!钻到问题里面去就必定有话可说,用不着拿套子。
⑧也许有的同志要问:我们能那么细心,钻到问题里面去吗?我说:能!一定!您多半共有点害怕,以为没有现成的套子,就怕写出的东西不像样子,您不必胆小,那些套子不是给您预备的、只要您肯用,敢于尝试,肯下功夫,您会创作!
(原文/老舍,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表述关于“写自己真知道的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依据报纸上的婚姻法宣传资料去写作一定写不好,是因为这些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B.如果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即使文字再好,技巧再高,文章也写不好。
C.写作范围并不是最主要的,只要写得深刻,范围小点没有什么关系。
D.写作就是要短小而精炼,不怕写得少,就怕写不好。
【2】下列关于“抱定一个题目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学写作的人写一件事容易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主要是因为没对这件事刨根问底。
B.只满足于事物的表面,则无法展现作品的深度,我们便会因此失去写作的信心。
C.对问题刨根问底能够帮助我们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进而判断出值得写的东西。
D.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能够使文章有头有尾,成为一个整体。
【3】下列关于“能抓住问题就不至于千篇一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抓住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B.抓住问题需要我们细心地看,把与问题有关的事物都看了。
C.写套路式的东西,容易让文章变得千篇一律,缺少新鲜感。
D.钻到问题的里面去就必定有话可说,但首先要敢于尝试,肯下功夫。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虫之爱
毕淑敏
①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②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③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才想起酷怕虫子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我惊讶地问,“怎么治好的?”
⑤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阴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⑥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⑦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⑧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⑨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⑩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⑾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
【1】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画线句子:“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的是女友因对女儿的爱而战胜了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
B.“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的目的是帮好友治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
C.“好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是因为我们都被大青虫吓到了。
D.好友在我家没有昏倒,也没有大叫,是因为她已不怕虫子了。
15、题目:我是一道光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