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B.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及霸权行径,以俄罗斯、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明确说“不”。
C.第一天上学,同学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兴高采烈的走进教室。
D.百年风雨树党魂,无数英烈铸国徽,呕心沥血为人民。
2、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B.《谈读书》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C.《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各组中,字形、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
A. 创(chuāng)伤 剽(biāo悍 一笔勾销 叹为观止
B. 蕴藉(jiè ) 褶zhě皱 心无旁骛 扬长而去
C. 歃(shà)血 商贾(gǔ) 一愁莫展 永葆青春
D. 叨(tāo)扰 熨(yù)帖 束之高搁 融为一体
4、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7月19日,宜黄县圳口乡麻坑村农户黄开定全家4口人全部参加新农保,享受老来无忧的幸福。该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有7.2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全县应保人数的72%。去年11月,宜黄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为了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好办实,该县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制订实施方案,成立办事机构,并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登记、审核、公示等工作。同时,县、乡、村农保工作人员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乡包村、电话预约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一边宣传新农保政策,一边为参保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并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开展服务。
A. 全家参加新农保,老来无忧幸福来
B. 宜黄:农民参加新农保,多亏党的政策好
C. 宜黄:新农保惠及七万农民
D. 宜黄:推进新农保工作措施得力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① 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② 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③ 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增强文明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迈向文化强国的基础。
A.①厉②贯③具
B.①厉②惯③具
C.①历②惯③俱
D.①历②贯③俱
6、【做知音人】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uè) 箱箧(qiè) 白洋淀(diàn) 角色(jiáo) 瞥见(piē)
B.仄(zè)歪 脂粉(zhǐ) 往上蹿(cuàn) 星宿(xiù) 垂髫(tiáo)
C.寒噤(jìn) 瓦砾(lì) 颤巍巍(chàn) 倔强(jué) 俨然(yǎ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匀称(chèng) 赃(zāng)物
7、【词语擂台】下面是小雅对“端午习俗”的一段描述,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时节,湖南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以浏阳为例,竞赛当日,浏阳河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依次排列,从空中 ,龙舟就像一条条气势非凡的蛟龙,即将展开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河两岸游人如织, ,都无法 内心的激动之情。
A.①因地制宜 ②俯瞰 ③摩肩接踵 ④抑制
B.①因人而异 ②眺望 ③摩肩接踵 ④遏制
C.①因地制宜 ②眺望 ③摩拳擦掌 ④抑制
D.①因人而异 ②俯瞰 ③摩拳擦掌 ④遏制
8、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⑦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④崖:边。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⑥掬(jū):捧。⑦馀甘:橄榄。
【1】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折处/辄/为潭 D.复/与过/饮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心乐之
(2)以其境过清
(3)顾影颓然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坻,为屿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C.其源殆可熟物 高可二黍许 D.书以付过 家书十二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5】(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1】对诗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端居耻圣明”一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10、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校学生会开展“古诗苑漫步”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_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
(2)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11、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
---------------------------- 。
⑤《童年》的作者是---------- (国名) ------------ (人名),主人公是--------------------
⑥请写出《孙权劝学》中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
⑦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富有活力,饱含进取精神。为了更深感受艾青诗歌的情感魅力,班级组织一次艾青诗歌朗诵比赛,请你参与到活动中。
(1)假如你选择朗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为了达到更好朗诵效果,请你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做朗读设计,可以从重音、停顿、语调、节奏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设计,并说明理由。
(2)朗诵比赛激发了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热情,有同学制作了阅读卡,请你来补充完整。
名著 | 阅读策略 | 具体实施 | 例子 | 探究结果 |
《艾青诗选》 | 关注意象 | 关注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 | 20世纪30年代诗歌主要意象有:“光明”①“_______” | 表达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对民族、国家深沉的爱。 |
《水浒传》 | 关注人物 | 关注同一人物在不同故事中的描写 | 鲁智深在大闹相国寺、②__________等故事中都有精彩的描写。 | 将不同篇章的描写归纳在一起,发现鲁智深看似鲁莽,实则嫉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
③《________》 | 关注情节 | 关注离奇巧合的情节 | 就在她为圣约翰竭力要求她嫁给他做一名传教士的妻子深感苦恼而不得不祈求上天帮助时,听到了冥冥中的三声召唤。她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桑菲尔德。 | 作者以这样的离奇安排,让她最终获得幸福变得名正言顺。但依然不能掩盖在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④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而深入人心形象。 |
(3)在阅读名著《水浒传》后,班上组织开展阅读分享会,有一个环节是说一说名著里的人物形象。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说说林冲是怎样一个人。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精准扶“贫”
吴卫华
①老郭是县物价局的干部,县里推行精准扶贫,老郭带扶着大屯村三户贫困人家。政策内的事都好说,可政策外的,有时真让老郭哭笑不得,又不能不认真对待。
②大屯村的孤寡老人周广财,老郭帮扶了他两年多,现已脱贫,但本着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他还是老郭的带扶对象。周广财一辈子没老婆儿女,但为人真诚老实。老郭第一次去周广财家,就碰到了一件凶险事。当时周广财正在蹲厕所,听见外面说扶贫干部来看他,他拎起裤子想从厕所出来,不承想,因为如厕时间太长,刚站起来就头晕目眩,一头扎到了砖砌的地面上。老郭满脸紧张,不顾污臭,开车把头破血流、昏迷不醒的周广财送到镇医院,自掏腰包给他付了医疗费,并给他买了身新衣服换上。周广财对老郭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③老郭今年夏天到周广财家时,让周广财有什么困难只管说。周广财直搓两只粗糙的大手,双眼在自家院子里乱瞅,好像要随机找出一件困难事帮助老郭交差,可院子里跑着鸡,圈里养着猪,粮囤里有小麦,堂屋里显眼处还有县里送的米面油,实在找不出衣食上的困难。末了,周广财吞吞吐吐地同老郭说:“我光棍一个,也没个什么大事,不知向外随出了多少礼钱。”
④老郭笑说:“你那意思想搞个事情,把礼钱收回来?”
⑤周广财的老脸红了一下:“我无儿无女,婚办满月的机会想都别想,只有我死了办丧事,乡里乡亲可能来给我上礼。”
⑥老郭吓了一跳:“大爷,你千万别想这歪主意。”
⑦周广财说:“我还没有糊涂到要财不要命的地步,你要是肯带我一个忙,我就能实现这个心愿。”
⑧老郭说:“只要能帮上忙,我决不推辞。”
⑨周广财看着老郭:“你得说话算数。”
⑩老郭一拍胸脯:“我三天两头朝你家跑,不就是来帮扶你的吗?你的事就是我工作上的大事,只管说。”
⑪周广财说:“我的年纪是你父亲辈的,我想让你给我当干儿子。”
⑫老郭想不到周广财说出这样的话,不禁怔住了。周广财又说:“你是县里下来的干部,给我当干儿子确实委屈了你。”
⑬老郭怕周广财尴尬,又想,“老爹”在古代只是对老者的一种称呼,无关远近尊卑,也就坦然了,笑嘻嘻地说:“从今儿起你就是我的老爹了。”
⑭不想过了几天,周广财突然打电话要老郭紧急去他家一趟,也不说什么事儿。老郭急急地赶了去,进院就见周广财家摆了好几桌酒菜,许多乡亲坐等老郭的到来。在座的乡亲都瞪着眼看老郭,老郭进门那一声“老爹”,把他们全逗笑了,大伙儿齐刷刷地站起来敬周广财喜得贵子。老郭一下子明白过来,周广财为了收回多年随出去的礼金,还真把他当干儿子公布于众了,这不是出老郭的洋相吗?老郭无可奈何地配合周广财把戏演下去,心里对周广财很是生气。
⑮等乡亲们吃喝完全部离开后,周广财把5000元礼金和他的25000元积蓄,全部拿出来递给老郭:“这是3万块钱,别嫌少,先拿去给娃儿救救急。”
⑯老郭一下子明白了周广财的良苦用心,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下来。老郭的儿子开车撞伤了人,因为刚买的车只上了交强险,保险金额低,车祸惨重得赔偿人家二十多万元,老郭正为筹钱焦头烂额。老郭紧紧地握住周广财的大手:“老爹,这钱我真的不能要。”
⑰周广财______地说:“我也算是娃儿的干爷爷,你怎么尽跟我说见外话?乡亲都知道咱爷儿俩是干亲,钱财来往跟国法毫不相关。”
⑱后来,在省台《扶贫榜样》节目直播过程中,榜样代表老郭接受主持人采访时说起了这段往事。突然,大屏幕后出现了一位老人,老郭激动地喊了一声“爹”,并把3万元奖金交给了老人……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记叙扶贫干部老郭与孤寡老人周广财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表达了扶贫干部细致入微地关心和帮助百姓,百姓懂得感恩回报的主旨。
B.本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开端是“老郭送不小心摔倒的周广财去医院并自掏腰包替他付医药费”,高潮是“周广财认老郭当于儿子,并办宴席收回礼金”,结局是“老郭成为扶贫榜样,在电视节目直播中将3万元奖金交给周广财”。
C.文章第⑰段横线处可填上“生气”一词,因为它生动、准确地能表现出善良的周广财因为老郭不收他的钱而着急、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D.第⑭段画线一句中“急急”是“着急、急急忙忙”的意思,表现了老郭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急人之所急的好干部作风。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⑬段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⑬段老郭喊周广财“老爹”,第⑱段老郭喊周广财“爹”,如何理解这种称呼上的变化?
【4】文章第⑯段划线句子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山揽胜
宁明
①西山就坐落在大连星海广场的东侧,它像一位沉默不语的观弈者,端坐在星海广场这副巨大棋盘的旁边,岁岁年年观看着广场上的车水马龙和人群流向。
②我是从不同角度来欣赏西山的。因此,西山也给我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③我最初注意到西山,是在海上飞行时。因我驾驶的飞机经常从西山南边的海域飞过。飞机从旅顺的空域返航飞向周水子机场的途中,西山就恰到好处地从我的左机翼下滑过。远远望去,西山给我的印象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安宁山冈。它一点儿也不伟岸、险峻,山势平缓,甚至显得有点儿朴拙和憨厚。一条碧绿的星河将星海广场与西山藕断丝连地切开了。星河的波浪上倒映着几座小桥的亮丽身影,最靠近海边的挑月桥就像一根细长的扁担横在碧波之上,居然把亚洲最大的星海广场和一座沉重的西山挑了起来。
④从飞机上观看西山,比人们常常使用的成语“走马观花”恐怕还要快上10倍。我骑着飞机这匹无蹄之马急匆匆驶过西山上空时,西山也快速地向我的机翼后方闪去。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西山的与众不同。它的庄重、敦厚,不显山露水的个性是其有别于其他山峰的最大特征。将峻峭隐于平缓,将锋芒藏于谦和,将绮丽化为朴拙,西山像一位让人无法一眼看透的智者,一直用平静的目光望着大海,将身旁飘过的喧嚣轻掩于绿荫之中。
⑤从空中落回地面,在大雾中走进西山则是另一番感受。这次登西山,是爱好文学的几位朋友事先约定好的一次采风活动。那天下午,大雾铺天盖地,广场周围的摩天大楼和会展中心也都沉入雾海,变成了一座座望不见的暗礁。傍晚,我们鱼一样穿行于雾海中,从四面八方向广场中心会合,徒步奔向西山。此时,西山只是端坐于我们的想象中,任何锐利的目光也无法将浓厚的云雾刺穿。
⑥雾中的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大家一边小心翼翼地向西山方向缓缓移动,我们穿过挑月桥,踏上了滨海路的木栈道,后又穿过滨海路,沿着缓缓的上坡摸索着向西山前行。随着高度升高,在通向西山的路口,雾仿佛变轻了一些。
⑦随着登山高度的不断升高,我们头顶上的天空渐渐明亮了起来,绕在山坡上的雾像一缕缕飞逝的轻纱向远方飘去。终于,我们已置身于云雾之上,可以俯瞰到山下的世界了。“雾,把最细腻的情感/含在自己的心里/能够猜透它心思的人/名字叫:高度!”当我在心里吟出这句诗的时候,身体已像站在西山坡上的榕树一样清晰可辨了。
⑧“快瞧!太阳就要落山啦!”随声望去,一轮红日正向西方天际的“群山”峰顶滑落,红霞满天,彩云飞渡,非常壮观。我迅速掏岀相机,左比右画地抓拍这幅“西山落日”。拍着拍着,感觉不对呀,那“群山”原来竟是一些起伏不平、色调深暗的云团。我们继续向西山高处攀登,终于,在接近“西山揽胜”广场的平缓地段,才“第二次”看清了真正的“西山落日”画面。“目光太短/拉不住一颗坠落的红日/西山矮下去的那一截/恰是我怅然的高度……/可你,并没有听到我心中的呼喊/就像没听到/落日坠进雾海时/溅起的那片火红的浪花/我背着落日上山/在汗水中,却寻不见/自己的影子”。面对无法挽留的落日,我在大家的一片惊奇与惋惜声中,悄悄打下了《西山落日》这首诗的腹稿。
⑨真正让我们大开眼界并终陆空生涯难忘的景致终于猝不及防地出现了。放眼望去,整个星海广场像一艘椭圆的潜艇已沉入雾海之中,在起伏的云雾之上,隐约可见几艘亮着航灯的小船儿在远处浮动。
⑩定睛看时,才看清那些亮灯的船儿正是星海广场周围的摩天大厦露岀的尖尖的楼顶。这是一幅怎样奇妙的图画呢?难道这就是人们形容的人间仙境吗?
⑪后来,在一个雨后的黄昏,我又一次登上了西山。这天傍晚,我和朋友们会聚在西山脚下时,天空没雾也没云,一幅天蓝蓝、海蓝蓝的景象。我们走在这幅最具大连特色的风景画里,心情比高远的天空还敞亮。大家登上西山顶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星海广场和远处市区的万家灯火渐次燃亮,浪漫的大连已变成了一片灯的海洋。凭栏遥望我们栖居的城市,不禁为她的华贵、亮丽而自豪。我仔细分辨着每一盏闪烁的灯,试图区分开它们散发出的不同的迷人色彩。我在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是一盏灯,为这座自己深爱的城市增添一份亮色。
⑫“城市的积木越垒越高/天空离头顶越来越近/长高的大连,肩膀上/正承担起更重的使命与责任/蓝色的海岸线已经苏醒/一条巨龙正欲腾飞/高擎着龙头翩翩起舞的大连人/脚步多么稳健,更显威风凛凛”。当我在小本子上匆匆写下这几句分行的文字时,心里充满了对西山的特别感激,是西山馈赠给了我种种特别的感受和置身于尘俗之上的心灵高度。
【1】本文写了几幅画面?请概括出来。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中穿插的几首小诗,有什么作用?
【4】结尾段画直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5】仿照第⑫段的表达方式,写出你眼中的大连景象。
15、按要求写作文。
从小到大,家乡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起走来,放眼望去,家乡的秀美景色、人文历史、风俗民情、饮食习惯、精神风貌等,无不散发着芬芳,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情乡味……
请以“我从 中品味家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