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呼和浩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能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C.七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D.该纪录片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们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呜(yè)   补(jiào)   (dào)   而不舍(qì)

    B.疤(chuānɡ) 碌(ɡū)   (huì)   气冲牛(dǒu)

    C.咀(jué)   亮(huò)   (pǔ)   痛绝(wù)

    D.瘩(ɡē)   物(shí)   古(ɡènɡ)   皆知(r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人朝气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B.在闲时,他常和朋友一起去体育场打篮球,享受惬意的运动时光。

    C.这是条繁华的商业街,抬眼望去,来来往往的车辆穿流不息。

    D.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专注地阅读,他怕破坏这份宁静,手摄脚地走进来。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提高。(将“提高”改为“提升”)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删去“由于”或“使”)

    C.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删去“能否”)

    D.近年来,珠海市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应将“完善”与“建立”互换位置)

  •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绝句,古代格律诗的一种,由四句组成,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竹里馆》《登幽州台歌》《约客》这三首诗都属于绝句。

    D.刘慈欣,山西阳泉人,凭借《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带上她的眼睛》是他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的。

  • 6、下面是班长在“青春向党•奔赴未来”主题班会上的结束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过去百年来,中国青年紧紧跟着党,把青春的忠诚、奋斗和光荣,镌刻进民族复兴史册里。历史是昨天的当下,当下是未来的历史。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时代青年要从历史之河中汲取营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从未来召唤中激发力量,肩负民族重托,扛起时代重担;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A.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B.语段中画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复。

    D.语段中第一句的主干是“中国青年镌刻史册”。

  • 7、读完下列文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内容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人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

    A.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片冬日的阳光   bīn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一片冬日的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īn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C.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一片冬日的阳光   bīn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D.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片冬日的阳光   pín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题文)文言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卿今涂掌事,   但涉猎

    B. 蒙辞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C. 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D. 与蒙论议,兄何见事之晚乎

    2】(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小题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4】(小题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本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________,下阕写梅花的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近日,你所在班级将开展“我与网络共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发现】

    (1)下表中初中生网上社会化活动最主要特点的是什么?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能出现数字。

    各学历段未成年人网上社会化活动的变化

    上网行为

    小学到初中的增幅

    初中到高中的增幅

    聊天

    31.5%

    6.5%

    使用社交网站

    29.8%

    9.9%

    逛论坛

    11.2%

    10.8%

    看新闻资讯

    12.6%

    8.3%

    逛微博

    12.7%

    11.3%

    网上购物

    20.8%

    19.4%

    (选自《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请你留言】

    (2)对蚌埠书店的这项举措你怎么看?并说明理由。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得体;③90字左右。

    “您好,请您放下手机,专心阅读。”在蚌埠市当当书店,读者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就会受到书店店员的轻声提醒。该店开在当地热闹的商场内,店内销售的所有品种图书都有打开塑封的样书,免费供读者在阅读区域品读,但有一个要求:不准读者长时间坐在店内座位上玩手机游戏。

    【留言区】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赤壁》中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的夜,_____________  

    (5)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浣溪沙》这一首词中表达一种旷达乐观心态的句子是:____   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两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1】以上文段节选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小说以______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______,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深切同情。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中祥子的形象。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内容及下面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②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③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着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④毛泽东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敬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⑤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⑥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

    【2】他惊奇的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该是(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写序号)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3】在作者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你从毛泽东的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 14、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2】文段中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有何用意)。

    【3】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陈忠实《蚕儿》一文中,那位教学严厉的老师,不经意中伤害了“我”的自尊。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可我们是否尊重过他人?在家里,你对父母尊重吗?在学校,你对老师尊重吗?在社会上,你是否也尊重他人?

    请你以“尊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名称以及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