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作者法国作家都德,《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贩勃朗特创作的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C.《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作者几时的保姆。叫她阿长是因她身材高大。
D.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蝉》即选自其中。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遨游海底世界的神奇故事。奇幻的想象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据地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纪实作品。这部作品用事实所说的“话”预言“红色中国”必胜。
D.艾青曾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因失去绘画的条件而开始创作诗歌。其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寒冬腊月,山里的腊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像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A.“腊月”“贫瘠”都是名词,“凄风苦雨”和“清新淡雅”都是并列短语。
B.“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句中的“清新淡雅”做谓语。
C.“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这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文中三处画线句子顺序不当,应改为:②①③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B. 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D. 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5、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成群结队”“沐浴春风”“左顾右盼”“慢慢探身”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
B.“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第一颗”是数量词。
C.“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生命的辜负”是偏正短语。
D.“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一句中,“有”是动词,“果实”是名词,“的”是助词。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②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③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
④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
⑤这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①③②⑤④
7、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情节的叙述不正确一项是( )
A. 因为马稷一时大意,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稷。(《三国演义》)
B. 巴金作品《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终于遭到毁灭的悲惨的一生。(《骆驼祥子》)
C. 武松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比较丰满鲜活的形象,景阳岗打虎表现了他的勇,醉打蒋门神表现了他的义。(《水浒传》)
D. 《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西游记》)
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
②念无与为乐
③委而去之
④攻亲戚之所畔
⑤岂不诚大丈夫哉
⑥必敬必戒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_______终。以“______”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请从观赏视角赏析颔联和颈联。
10、综合性学习
(安顺中考改编)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八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为了本次读书活动,你打算向学校图书馆借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借期为一周,借出时间为2018年4月13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李洪,请写一张借条。
11、按要求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③半亩方塘一鉴开, 。 (朱熹《观书有感》)
④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⑦《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姿的句子是: ,
⑧吴均的《山中杂诗》中写近景、动静相宜突出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 ,
12、阅读《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 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 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 “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13、阅读丰子恺的《还我缘缘堂①》,完成小题。
①二月九日天阴,居萍乡暇鸭塘萧祠已经二十多天了,这里四面是田,田外是山,人迹少到,静寂如太古。加之二十多天以来,天天阴雨,房间里四壁空虚,行物萧条,与儿相对枯坐,不啻囚徒。次女林先性最爱美,关心衣饰,闲坐时举起破碎的棉衣袖来给我看,说道:“爸爸,我的棉袍破得这么样了!我想换一件骆驼绒袍子。可是它在东战场的家里——缘缘堂楼上的朝外橱里——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去拿得来,我们真苦,每人只有身上的一套衣裳!可恶的日本鬼子!”我被她引起很深的同情,心中一番惆怅,继之以一番愤懑。她昨夜睡在我对面的床上,梦中笑了醒来。我问她有什么欢喜。她说她梦中回缘缘堂,看见堂中一切如旧,小皮箱里的明星照片一张也不少,欢喜之余,不觉笑了醒来,今天晨间我代她作了一首感伤的小诗:
儿家住近古钱塘,也有朱栏映粉墙。三五良宵团聚乐,春秋佳日嬉游忙。
清平未识流离苦,生小偏遭破国殃。昨夜客窗春梦好,不知身在水萍乡。
②平生不曾作过诗,而且近来心中只有愤懑而没有感伤。这首诗是偶被环境逼出来的。我嫌恶此调,但来了也听其自然。
③晚上章桂从萍乡城里拿邮信回来,递给我一张明片,严肃地说:“新房子烧掉了!”我看那明片是二月四日上海裘梦痕寄发的。信片上有一段说“一月初上海新闻报载石门湾缘缘堂已全都焚毁,不知尊处已得悉否”;下面又说:“近来报纸上常有误载,故此消息是否确凿不得而知。”
④此信传到,全家十人和三个同逃难来的亲戚,齐集在一个房间里聚讼起来,有的可惜橱里的许多衣服,有的可惜堂上新置的桌凳。一个女孩子说:大风琴和打字机最舍不得。一个男孩子说:秋千架和新买的金鸡牌脚踏车最肉痛。我妻独挂念她房中的一箱垫锡器和一箱垫磁器。她说:早知如此,悔不预先在秋千架旁的空地上掘一个地洞埋藏了,将来还可去发掘。正在惋惜,丙潮从旁劝慰道:“信片上写着‘是否确凿不得而知’,那么不见得一定烧掉的。”大约他看见我默默不语,猜度我正在伤心,所以这两句照着我说。
⑤我听了却在心中苦笑。他的好意我是感谢的。但他的猜度却完全错误了。我离家后一日在途中闻知石门湾失守,早把缘缘堂置之度外,随后陆续听到这地方四得四失,便想像它已变成一片焦土,正怀念着许多亲戚朋友的安危存亡,更无余暇去怜惜自己的房屋了。况且,沿途看报某处阵亡数千人,某处被敌虐杀数百人,像我们全家出战区,比较起他们来已是万幸,身外之物又何足惜!我虽老弱,但只要不转乎沟壑,还可凭五寸不烂之笔来对抗暴敌,我的前途尚有希望,我决不为房屋被焚而伤心,不但如此,房屋被焚了,在我反觉轻快,此犹破釜沉舟,断绝后路,才能一心向前,勇猛精进。丙潮以空言相慰,我感谢之余,略觉嫌恶。
⑥然而黄昏酒醒,灯孤人静,我躺在床上时,也不免想起石门湾的缘缘堂来。此堂成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距今尚未满六岁。形式朴素,不事雕斫而高大轩敞。正南向三开间,中央铺方大砖,供养弘一法师②所书《大智度论·十喻赞》,西室铺地板为书房,陈列书籍数千卷。东室为饮食间,内通平屋三间为厨房,贮藏室,及工友的居室。前楼正寝为我与两儿女的卧室,亦有书数千卷,西间为佛堂,四壁皆经书,东间及后楼皆家人卧室。五年以来,我已同这房屋十分稔熟。现在只要一闭眼睛,便又清楚地看见各个房间中的陈设,连某书架中第几层第几本是什么书都看得见,连某抽斗中藏着什么东西都记得清楚。现在这所房屋已经付之一炬,从此与我永诀了!
⑦我曾和我的父亲永诀,曾和我的母亲永诀,也曾和我的姐弟及亲戚朋友们永诀,如今和房子永诀,实在值不得感伤悲哀。故当晚我躺在床里所想的不是和房子永诀的悲哀,却是毁屋的火的来源。吾乡于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吃敌人炸弹十二枚,当场死三十二人,毁房屋数间。我家幸未死人,我屋幸未被毁。后于11月23日失守,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以至四进四出,那么焚毁我屋的火的来源不定:是暴敌侵略的炮火呢,还是我军抗战的炮火呢?现在我不得而知。但也不外乎这两个来源。
⑧于是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结论:缘缘堂已被毁了。倘是我军抗战的炮火所毁,我很甘心!堂倘有知,一定也很甘心,料想它被毁时必然毫无恐怖之色和凄惨之声,应是蓦地参天,蓦地成空,让我神圣的抗战军安然通过,向前反攻的。倘是暴敌侵略的炮火所毁,那我很不甘心!堂倘有知,一定更不甘心。想它被焚时,一定发出啧呜叱咤之声:“我这里是圣迹所在,麟凤所居。尔等狗彘豺狼胆敢肆行焚毁!亵渎之罪,不容于诛!应着尔等赶速重建,还我旧观,再来伏法!”
⑨无论是我军抗战的炮火所毁,或是暴敌侵略的炮火所毁,在最后胜利之日,我定要日本还我缘缘堂来!东战场,西战场,北战场,无数同胞因暴敌侵略所受的损失,大家先估计一下,将来我们一起同他算帐!
(选自《还我缘缘堂》,华夏出版社,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1938年。②弘一法师:即李叔同,丰子恺的老师。
【1】文章第一段以家常絮语起笔,记叙生活琐事来勾画全家在流亡途中的凄苦,请简要补充概括出另外三件事。
寄居萍乡,环境凄清萧条,与儿女枯坐不啻囚徒。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品味语言,按要求答题。
(1)丙潮以空言相慰,我感谢之余,略觉嫌恶。(请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后于11月23日失守,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以至四进四出(赏析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丰子恺对缘缘堂有非常深厚的情感,曾说“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宫来和我交换,石季伦(西晋富豪)愿把金谷园来和我对调,我决不同意。”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其中的原因。
【4】文章虽无悲痛伤感之语,但恨、愤、怒,缓缓地从腔内、从字里行间蹦出。请分析第⑧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的。
【5】“真淳自然”是丰子恺永远的艺术追求,也因为丰子恺“一辈子率真”,活得洒脱、真实,他屡屡自称“儿童者”、“老儿童”。请你说说在文章中读到了哪些“真”?
14、夜半搭车
吴港
①吴启是名汽车修理工,这天,他在乡下修好机器,急着返城,可还是没赶上最后一班车。
②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吴启尝试着拦顺风车,然而陆续有七八辆车从他身边疾驰而过。也难怪,地方偏僻,哪个开车的没点儿防范意识?看来余下的十里路,只能辛苦自己的两条腿了。
③正想着,又有一辆车从后面开过来。吴启此刻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扬了扬胳膊,出乎意料,那车竟然慢慢停在了吴启身边。司机摇下车窗,吴启忙说想搭车回城,司机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车上人满了。”
④吴启望了望车内,见前排还坐着个女人,看样子与司机是夫妻;后面有一对老年人和一个半大小子。吴启正失望,却听女人说:“让他上来挤挤吧。”
⑤吴启心中又有了希望:通常情况下,老婆发话,老公都会言听计从。谁知司机很是较真:“不行,增加一个人就超员了。”那口气不容商量。
⑥吴启忙说:“天都快黑了,不会有警察查车的,万一被抓挨罚,钱由我出。”司机说:“不是钱的事,你再等等后面的车吧。”说罢,他递出一瓶矿泉水,便将车开走了。
⑦吴启眼前一片黑暗,又走出不远,却见前边那辆车停了下来,于是心想:是不是那家人一时心软,愿意搭我一程?他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一看,原来是汽车出故障抛锚了,司机正闷头鼓捣发动机,而他那一脑门儿的汗说明,他不是个行家里手。
⑧平时若遇上这种事儿,吴启总会出手相助,现在他却不怎么情愿:既然你不帮我,我何必管你的闲事?他绕过那辆车,没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他心有不甘,手也发痒:堂堂一个手艺人,岂肯错过这“露一手”的机会?
⑨吴启转头将司机推开,没用五分钟就把故障排除了。司机夸赞道:“师傅技术高超哇!”吴启说:“干这行十几年,这点小毛病还不手到擒来?”司机笑着说:“车修得好,也会开吧?”吴启回道:“那当然,各类车没我不能开的。”
⑩“真的吗?”司机问。
⑪“谁还唬你?”吴启说着拿出驾驶证给对方看。
⑫车上的女人递了一块布给吴启擦手,司机突然凑上去,对着她耳朵悄声嘀咕。女人说:“行吗?”司机说:“行。”随后他告诉吴启:“上车挤挤吧。”吴启心头重新亮起了灯。司机又说:“刚才大灯把我眼睛晃了,视线不清,你来替我开车吧。”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于是司机摸黑走到另一侧打开后门。
⑬一路上开着车,吴启没再听车主说过话,大概放吴启上车,他还是有点担心。但车里黑漆漆的,吴启都看不清后座的人,更没法看那男人的脸色。
⑭几人一路谈笑着开进城区,吴启说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家了。可偏偏就在路口前,他们被几个检车交警拦了下来。一名交警先查验吴启的驾照,然后拉开后门往车里瞧。吴启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超员一人扣六分,罚二百。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只听身旁的女人叫了声“小李子”,那名交警忙应声:“哟,是嫂子呀,刚才没看见。”说罢,他便摆手放行。
⑮躲过一劫,吴启问道:“那交警你认识?”女人笑着说:“那帮小兄弟我都熟。”吴启说:“有熟人啥都好办啊。”
⑯车停到吴启家小区门口,他下车摸出一包烟,想酬谢车主,可他拉开车后门往里一看,咦,那人并没有在车里。女人说:“别找了,他在后边呢。”
⑰吴启惊讶道:“哎呀,多遭罪!早知道这样,应该我藏在后边才是。”可当他掀开后备厢车盖时,又吃了一惊:里面空空如也。
⑱女人无奈地说:“我是说,他在后边走路呢。”吴启忽然心头一热:“啊?为了不超员,他竟然替我走这十里夜路?他这人……也太较真啦!”
⑲女人笑了:“谁不较真他也得较真,因为他本身就是管这个的呀。”
⑳吴启猛然醒悟,原来那较真的人是一名交警。
【1】这篇小说通过“意外”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波澜起伏。请仿照示例,概括相关情节。(每点不超过15字)
吴启不抱希望地拦车,车意外停下_____________
车开走没多远,却意外抛瞄
_____________
到家后,吴启意外发现司机没上车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他绕过那辆车,没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他心有不甘,手也发痒:堂堂一个手艺人,岂肯错过这“露一手”的机会?
【3】小说结尾交代这位爱较真的司机的身份是交警。其实,前文多有伏笔,请摘录两处。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吴启”,有人认为是爱较真的“交警”,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15、经过这次“君子峰杯”诗歌朗诵征集活动,同学们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走向田野,看蝶舞花飞,你会发现自然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当停下脚步,听虫吟鸟鸣,你会发觉生命像一首流淌诗意的乐曲;当独坐书房,与书晤对,你会感受到阅读如一趟诗意的文字旅行;当手棒香茗,细细品尝,你会咀嚼出岁月有一缕诗意的苦涩清香……
请以“ ,让生活有点诗意”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