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从“享”字的发展演变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

    B.“开朗活泼”“手脚勤快”“坚持信念”这三个短语的结构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C.“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有误。

    D.“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一书,这是一本编年体通史。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由南北朝时期郭茂倩主编。乐府诗又名汉乐府,是由汉代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木兰诗》和《陌上桑》合称“乐府双璧”。

    C.《老王》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唐吉坷德》等。

    D.“卿言多务,孰若孤?”一句中的“卿”是古代君王对大臣的爱称,“孤”,帝王自称,此外,帝王还可以自称为“朕”、“寡人”、“不谷”等。

  •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十八岁)加冠的礼节,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

    B.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C.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

    D. 愚,常用于自称的谦称,比如称自己的见解为“愚见”。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

    B.我原来打算让王宾向张凯借阅《鲁迅小说集》,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回老家去了。

    C.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         的新体诗

    ①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②适应时代的要求

    ③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  

    ④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④③

  • 6、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璧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趟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板中间,哀哀打旋。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哐骗,却看看他们的筋骨和脊粱。

    C.国家板本馆是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展,有400多件瑰宝。明代古藉《使琉球录》记载了中国与琉球往来的历史。

    D.在校园的草坪上,在饭后的小憩间,人人都能见到阅读的身影,人人都能成为阅读的模范,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需要社会认同感,但自信的人认同感源于内部,讨好者的认同感源自外部。

    B.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日公布了2019年度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

    C.初三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心理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前的睡眠状况有很大关系。

    D.当初熊猫直播之所以破产,是因为当其他公司都在全力以赴的时候,唯有照猫直播,一路佛系造成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相数十步:________          甚仓皇:________

    ③狼闻声四________          ④气已矣: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始望见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不动

    C.得一人之使

    D.下车引之

    【3】翻译句子。

    ①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百度百科上这样评论这个故事:要敢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你是否还有另外的理解?请从“牧童”和“大狼”任选一个角度,说一说。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狼山观海》

    (北宋)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①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②阆,拼音是làng,意思是门高大的样子。

    【1】本诗颔联动静结合,富有美感,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所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常会在名胜古迹或者市井闾巷看到很多对联。请为你熟悉的一处名胜古迹写一副对联。

    (不要求一定是自己写的,平时背诵积累的也可以)

    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古诗文。

    觉鸬鹚毛色下,

    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忽见陌头杨柳色, 。(王昌龄《闺怨》)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林则徐 自题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____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里斯朵夫》《艺术哲学》等,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2)《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____的家信100多封。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是第一位的。他关注儿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关于感情问题,他教导儿子无论如何要克制,以____为重,以健康为重。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未来的粮仓——海洋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⑦段“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为什么这样说?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2】第②段中加点词“有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结合本文,谈一谈你对联合国大会设立“世界海洋日”的理解。

  •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做一股清流

    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到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就是要活出清流的样子。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拥有超然脱俗之气,言行有格调,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事,有所坚守。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绝不随波逐流。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他们内心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做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

    ⑦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1】第②段加点词语“台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方列对本文思路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请简述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4】第③段横线上列举了同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张爱萍、彭德怀的事例,是否重复?为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大作文。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自己,父母,亲戚,老师,同学等人,用感恩的心发现闪光点,选择其中一位,写一篇小传。请以“       小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级,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