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乐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为人处世,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变,与时俱进,不可锲而不舍、执着顽固。

    B.因严重违犯校纪,学校决定取缔其“三好学生”称号。

    C.部分国家和地区医疗资源紧缺,我国企业纷纷慷慨淋漓予以捐助。

    D.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而鲜为人知

  • 2、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B.傅雷,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伏尔泰等作家的名著,翻译作品达30多部。

    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用毕生精力写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qián)滋暗长了。

    B.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g)临绝望的边缘。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可能是有记(zài)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jìn),笔法灵动。

  • 5、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行行娟秀的字儿调皮地动了起来。它们汇入了春风里,和春风一起玩耍;汇入了阳光中,和阳光一起嬉戏。(拟人)

    B.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开,也不要急,说不定你家的是株蜡梅,到了冬天会开得更加动人。(比喻)

    C.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仿佛间我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看见冬日里走过的驼队,童年一页一页在我的心头铺开。(排比)

    D.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农业。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施肥就施肥……(设问)

  • 6、下列关于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昆虫记》是法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所著,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黄蜂的幼蜂无论是睡觉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生长的,即倒挂着。

    C.蚂蚁能直接认回家的方向,而蜜蜂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D.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E.长征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江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称《资治通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威尼斯商人》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这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悲剧作品。

    C.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人物,人称“凤辣子”。她精明能干,真诚善良,富于同情心。

    D.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诗歌鉴赏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作者是_____代诗人,字______,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______。

    2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

    3结合诗中语句,谈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学校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语录】下列不是表现家国情怀的诗句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名片】请仿照下列示例,在杜甫、岳飞、范仲淹、邓稼先中任选一位爱国名人,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

    爱国名人:文天祥

    赞语:我敬佩他,因为他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慷慨赴死,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他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爱国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声】下面是一首小诗,请根据诗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内容。

    家国情怀/情深似海/在拼搏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家/我是无翅的小鸟/没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见解】耄耋之年,毅然奔赴抗疫前线,这是钟南山的家国情怀;不惧要挟,全力打造民族品牌,这是任正非的家国情怀;夜以继日,挨家挨户排查奔走,这是社区网格员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对“家国情怀”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行动,你心中的“家国情怀”是什么?请用具体事例阐述你的认识或见解。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1   ,行人临发又开封。

    2   ,树头花落未成阴。

    3草满池塘水满陂,

    4 ,欲作家书意万重。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小圳喜欢读《儒林外史》,想选择一个人物来参与此话题,以下是我们初中以来学到的关于读小说的方法,请为小圳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上册

    跳读和精读

    七年级下册

    圈点和批注

    八年级上册

    快速阅读

    八年级下册

    选择性阅读,摘抄和笔记

    九年级上册

    把握长篇白话小说的题材特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

    九年级下册

    体会作家的讽刺艺术、批评精神,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读外国小说,需要关注小说创作背景、理解文化内涵、关注叙事角度

    你推荐的阅读方法及理由: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④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漏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⑤海洋微塑料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微塑料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积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⑥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③~⑥段的说明内容。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加点字“极”能否删掉,为什么?

    海洋微塑料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4选择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 )

    A. 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将遍及地球各个角落。

    B. 根据用途,微塑料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C. 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

    D. 海洋环境中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的性质比微塑料更加稳定。

    5如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14、无价之宝

    陈铎是位文物鉴定专家。这天,他在民博会现场为广大藏友作免费鉴定。忙了一上午,也没发现一件有价值的藏品,他有些闷闷不乐。

    临近散场时,一对老年男女来到陈铎的面前。男的眉头紧锁,有点不怒自威的气质;女的背着包,看上去慈眉善目,笑眯昧地跟在男人的后头。

    男人打开女人的背包,拿出的藏品让陈择大吃一惊。那是一件雍正官窑粉彩描金人物六棱高足笔筒。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民博会开慕以来看到的藏品中,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件。陈铎强掩狂喜,小心翼翼地捧起笔筒,可这一看,他的心却一下子凉到了谷底。

    这笔筒的底部被敲出了一个两三厘米直径的圆洞.六个高足也都被磨去了半截。

    这么精美的一件宝贝,废了!

    因为心痛,陈铎的脸色都有点变了,抚摸着高足的手也在微微发抖。对面的女人一直紧盯着他的脸,这时忽然拉了拉男人的胳脾,轻声说:“老马,你去给我买瓶水吧,我渴了。”

    男人的眉头皱得更紧,脸一沉,不耐烦地说:“你自己不会去啊! "

    女人赔着笑脸,声音更加温软,还带着乞求的语气:“老头子,你就替我走一趟吧,我腿有点儿疼。等晚上回去,我给你做清蒸鳜鱼。”

    男人不情愿地走开了。女人目送他走远,回过头时笑容倏然消失,神情变得很急切,问道:“老师,我爹留给我的这件东西,是不是有说道? "

    陈铎沉重地.点点头,指着那个小洞,没好气地问:“这是谁干的?为什么打了个眼儿? "

    “是我男人用锤子敲的。他喜欢养花,说这个东西做个花盆正好,那六个爪儿也是他磨短的。老师.是不是这东西有来历啊?难道是 …… 真品?” 陈铎深深地叹了口气,指着笔筒给她讲解这件宝贝的来历,又告诉她,就在前一年,有件类似的藏品拍出了两百万的天价。

    女人顿时脸色煞白,问:“老师,您是说我家这个东西.如果不是敲坏了,也、也值两、两百万?”

    陈铎肯定地点头道:“不止!自从去年那个笔筒拍完以后,同类的藏品价格飞涨。如果你这个笔筒完好无损的话,起码能拍出三四百万。唤,可惜呀,这一锤子,就大打折扣咯!”

    女人的脸沸红了,回头看看男人离开的方向,忽然转过头急切地说:“老师,一会我男人回来,您可千万别跟他这么说!他脾气本来就急,前年又得了脑中风。医生说,他那病最怕着急上火,他要冷不丁听着这个事儿,我担心他 …… ”

    陈铎突然明白过来:“你让他去买水,是故意支开他的? "

    女人点点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很快,男人拿着瓶水回来了。陈铎赶紧调整情绪,尽量把语气放平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到这里,男人随手就把笔筒塞进背包里,转头对女人说:“我就知道,肯定不是真的,你还当宝贝留着,走吧,回家!”女人连连点头,跟在男人身后走了。

    走出几步后,女人回过头,对着陈铎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

    陈铎摆摆手,同时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个女人,她那脾气暴躁的男人因为不识宝,糟蹋了一件价值几百万的宝贝,希望他能看重身边的另一件无价之宝。

    1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 (不少于30字)

    很快,男人拿着瓶水回来了。陈铎赶紧调整情绪,尽量把语气放平缓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获得年度最佳小小说奖。有人评价它“情节一波三折,语言生动传神,结尾含义深刻”。请你任选其中一点,或者自己感受最深的其他方面,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 100字)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我的心中有片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