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兽铤tǐng 彷徨páng 校补xiào 鲜为人知xiǎn
B. 哽咽gěng 嗥鸣háo 污秽suì 目不窥园kuī
C. 金柝tuò 取缔tì 震悚sǒng 气冲斗牛dòu
D. 愧怍zuò 案牍dú 睨之nì 鞠躬尽瘁cuì
2、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日光下澈(清澈)
B. 尝贻余核舟一(赠送) 矫首昂视(举)
C. 缘溪行(顺着) 寻病终(随即)
D. 选贤与能(同“举”) 男有分(职分)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 B. 相与步/于中庭
C. 盖竹柏影/也 D. 怀民/亦未寝
4、⑵(看戏曲)
学习戏剧单元时,我们一起去观看戏曲表演。舞台上,演员唱道:“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梁兄可喜爱?”唱腔醇厚柔美,婉转细腻,此戏最有可能是( )
A.昆曲 B.京剧 C.越剧 D.黄梅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6、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 菜畦( wā ) 讪笑(shàn) 人迹罕至(hǎn)
B. 澎湃(bài) 哺育( bǔ ) 祈祷(shòu) 鲜为人知(xiān)
C. 炽痛(zhì) 嗥鸣(háo) 污秽(suì) 锲而不舍(qì)
D. 田垄 (lǒng) 斑斓(bān) 环谒(yè) 秕谷(bǐ)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仲裁 首届 晓雾将歇 惨绝人寰
B.藻荇 歼灭 眼花瞭乱 震聋发聩
C.篡改 业已 急湍甚箭 风烟俱净
D.轩邈 沉鳞 从流飘荡 五色交辉
8、【甲】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①,甚尊重。云②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③。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④。”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⑤。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⑥,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客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⑦,以旌直臣⑧。”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张禹,时任丞相,封安昌侯,是汉成帝的老师。特进:官职名称。西汉后期设置,授给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②云:朱云,汉成帝时的以直言闻名的大臣。③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④厉:警示。⑤将:拉,拖。⑥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⑦辑:连缀。⑧旌:表彰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安昌侯张禹 公问其故 B. 下无以益民 增益其所不能
C. 臣敢以死争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 未知圣朝如何耳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3】结合两个文段内容,说说朱云和邹忌进言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汉成帝和齐王有什么共同点?
9、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学会给心灵放个假吧。你可以漫步在田间小路,欣赏花儿niǎo nuó( )的盛开;你可以 A (徜徉/徘徊)在hào hàn( )的书海,沉醉故事的点滴感动;你可以奔跑在绿茵场,享受xī xì( )的无穷快乐; , 。
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于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灵绷紧。让我们学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iǎo nuó( ) hào hàn( ) xī xì( )
【2】A处应填的词语是 。
【3】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处仿写句子。
, 。
【4】上面句子中有一个病句,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
11、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 ,飞鸟相与还。(《饮酒》陶渊明)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辛弃疾)
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的是劳动的艰辛,白居易的《观刈麦》与之类似的两句是: , 。
④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⑤冬天,雪花自天而降,飘飘洒洒,无论其外形还是内在,都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欣赏雪花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请你写出连续两句有关“雪”的诗句: , 。
12、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 和 (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曾经教给我很多道理,如:“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其中包含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做戏”“画画”,侧面说明儿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进一步说明封建教育内容脱离儿童的实际。 |
C.《五猖会》描写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
D.《琐记》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日本的东京和仙台求学的经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后父的老
刘亮程
(1)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光秃禿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2)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3)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
(4)我1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我已经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5)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朴,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6)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7)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8)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老上了。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9)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10)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11)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12)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13)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里。可是,我们没有让一辆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14)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读者》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第(1)段中“他不敢老”和“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阅读(4)到(7)段概括村民对“老”的态度。
【3】结合(11)段的内容,分析作者此时的心情。
【4】阅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14、课外阅读一
静静的等待(节选)
文/素素
①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萦。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
②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山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
③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出什么事啦?”“嘘!”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示意我别出声。然后,他伸手指向公路另一侧。只见一群群藏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大约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嶲、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
④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四十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自豪地说:“这几年藏羚羊、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
⑤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的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
(摘自“语文网”)
(1)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条不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读第④自然段中描写藏羚羊穿越公路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5)短文表达了高原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