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此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
C. 奥地利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豆瓣斩获高分,是因为该节目真正做到了“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的缘故。
B.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很少关心他人的病态心理。
C. “感动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揭晓,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D. 国家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观点是遏制房价飞速上涨的重要结果之一。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A.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车迟国斗法 D.真假美猴王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箴言(zhēn) 胆怯(què)
B.两栖(xī) 坍塌(tān) 苍劲(jìng)
C.钦佩(qīn) 篡改(chuàn) 着落(zhuó)
D.宽宥(yòu) 睥睨(pì) 翘首(qiáo)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B.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是唐朝两大重要的诗歌流派。前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后者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等。
C.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至今还是广为流传。唐代被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李贺、白居易、刘禹锡、李白、杜甫、王维。
D.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饶城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饶城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月,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枪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齐桓公求管仲》)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是以滨于死
(4)必不予我矣
【2】用“/”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合理停顿。(只限两处)
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4】概括【甲】文中吕蒙和【乙】文中鲍叔的性格特点。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更舒服。但是,也应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词是: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3)文中加点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8) 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2、名著阅读。
根据下面的叙述填出ABCD所代表的地方。
A:这时有一个割麦人离我趴着的田垄已经不到十码远了……
B:(我)看到空中有一座岛,上面还住满了人……
C: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被牢牢绑在地上……
D:它对着我的脸一个劲地看,显得非常惊奇……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13、议论文阅读。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有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2】文章论述的文化遗产包括重要文化遗产、____和____。
【3】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14、请认真阅读文章《为爱挺直》。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因为母亲的驼背,对他心理影响甚大。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和理解,梳理他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因为母亲驼背他感到 ;→冬天里,母亲用力踏车,挺直了脊背,他 ,继而又失望;→母亲想过来看看孙女,他 ;→他骑车送女儿上学,突然明白,心中 。
【2】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3】“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5】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例,你的母亲对你也是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你的学习生活遮风挡雨,请你叙述出来给大家分享。
15、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辨认,卷面干净。否则扣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