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蹒姗   魂魄   诚惶诚恐

    B.商酌   防御   重峦叠嶂

    C.粗糙   开僻   相得益彰

    D.怅然   拾掇   和言悦色

  • 2、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动物园里有洁白优美的天鹅,威风凛凛的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栩栩如生的孔雀。

    C. 翘首西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 3、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而立”指人三十岁;“知天命”指人五十岁。

    B.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如《左传》《资治通鉴》。

    C.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著有《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等优秀童话作品。

    D.“令郎、垂爱、赐教、高见”是敬辞;“家慈、舍弟、愚兄、拙见、鄙人”是谦辞。

  • 4、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注:选项中《石》为《石壕吏》,《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酬》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 《题》诗颈联中“空”字表现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超脱之感。

    B. 《酬》诗作者刘禹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命运坎坷豁达乐观的人生感受。

    C. 被誉为“诗鬼”的白居易所写《卖炭翁》,揭露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

    D. 《石》诗表达诗人杜甫对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疾苦的深切同情。

  • 5、任务二:在阅读课上,你想向同学们分享艾青的诗歌《毛泽东》,下面是诗歌节选,你认为选择哪种语气语调来朗诵,才能表达出作者对毛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毛泽东在哪儿出现/哪儿就沸腾着鼓掌声——/“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A.沉痛、伤感

    B.忧愁、哀婉

    C.激昂、深情

    D.惆怅、婉转

  •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kē)  发(jì)  静(bì)  绿(yīn)

    B.(wèi)  干(hé)   (nì)  人听闻(hài)

    C.(záo)  (bǐ)  (kuī)  轻怕重(niān)

    D.(xùn)  (zhēn)  (yíng)  莽莽(zhēn)

  • 7、表述有误的一项(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思乡”是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鸿雁、月等意象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做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以公厨室馈:让官府厨房做好饭菜送给范仲淹。②筯:筷子。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主人日食   (2)白玉之环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甲)(乙)两个文段体现了宋濂、范仲淹哪种共同的品质?你从两位先贤身上受到什么启迪?

    4同是记述求学苦读的经历,而(甲)(乙)两个文段叙事人称与写作手法各有特点,请分别说说。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展开想象,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展示的画面。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21年,当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书香中国”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华大地充溢着书香。为了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我市准备开展以“爱读书,懂生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作为本校阅读活动的策划者,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探究材料)写出你对下面两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在今日揭晓。从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看,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达81.3%,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从2019年的4.65本,上升到2020年的4.70本。从阅读时长看,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0.04分钟,比2019年增加了0.35分钟。

    材料二:从调查结果看,未成年人的阅读数据比较亮眼。2020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较2019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71本,比2019年增加0.35本。

    (3)(设计活动)请为我市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最美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4)(合理表达)活动中你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准备投稿至校园文学社。投稿前你想请语文周老师帮忙修改,你该怎么说?(话语中要用上一个谦辞敬辞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

    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秋思》)

    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宫中府中,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县里的父母官王公罢了官,而且新官一到就赶他出衙,正无处安身。少卿当即表示:请来我家花园里住。臧蓼斋大惑不解问道:你从前会也不肯会他,今日为什么自己借房子与他住?杜少卿道:……我前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县知县,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1)从上面语段,可见杜少卿是个   的人。

    (2)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请再选择一个情节说说杜少卿还是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以下内容,完成小题

    《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2018年、2017年、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里有这样几条:

    (1)社交用语中的用词错误:赠人物品用“惠赠”。在社交用语中,“惠”是一个常用敬词,凡以“惠”开头的词语都是指对方的行为有“恩”于己,如惠顾、惠存、惠临、惠赠。某知名人士在送给别人的书上,有“惠赠某某”的题词,某商家开张时,有“惠赠礼品”的告示,都是用错了“惠赠”,可改为“敬赠”。

    (2)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社会礼貌用语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开业在即,敬请期待。”谦恭的“敬请”和自负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组合。所谓“期待”,是充满期望的等待,这是一种主观感情的显示;强行要别人“期待”,至少是有背于传统礼仪的。正确的用法是“敬请赐候”。

    (3)称呼语用错:主持人Z某2007年曾在节目中对嘉宾毛新宇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而“家父”应是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辞。

    1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赠给乙一本书,书上留言道:赠给乙同学惠存。

    B. 甲决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乙,甲对乙说:“敬请赐教。”

    C. 甲到乙府上找对方的妹妹,问道:“舍妹在家否?”

    D. 子女们可以称呼自己己经去世的父亲为“先人”。

    2请向一位从来没有听说过《咬文嚼字》的人简要介绍《咬文嚼字》

    3请“咬”出以下有错误的一项(     )

    A. 穿流不息   B. 一暴十寒   C. 觥筹交错   D. 萎靡不振

  • 1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它,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万方,严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很诚心诚意地祷告的姿势。

    ②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它并不让人害怕,相反,它看上去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它的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目见六路。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

    ③它,这样一种凶狠恶毒、犹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它的食物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他种类的所有昆虫。它看起来虽然特别神圣,但是,或许你想不到,它还是—种吃自己同类的动物呢。也就是说,它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它在吃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那副样子,简直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与此同时,旁边围观的观众们,也没有任何反应。不仅如此,这些观众还纷纷跃跃欲试,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了机会,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1上述文字选自《______》,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这部名著有“______”的美誉。文中的“它”是一种昆虫,叫做______

    2第③节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______的特点。

    3这部名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结合对这部名著的阅读,说一说它能成为世界名著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赤诚如初。也许我们无法征服这个伟大的世界,但却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做自己的英雄,坚持梦想,无畏前行。

    请以“做自己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卷上。(2)字数不少于5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