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是期待年轻一代来取代老一代,自己则从集体中退出,最终体现自我价值。

    B.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紧紧抓住了观众和读者的心,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C.文章最后,作者引用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是为了表达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团队精神。

    D.作者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恣睢 扭泥作态 郑重其事 茅塞顿开

    B.桑梓 前仆后继 自惭形秽 大发雷霆

    C.眺望 不言而喻 形消骨立 与日俱增

    D.应酬 走头无路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经典咏流传》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用新的形式来传播传诵经典造成的。修改:将“造成的”改为“的结果”。

    B.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修改:将“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互换位置。

    C. 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修改:将“增加”改为“扩大”。

    D. 经过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丹东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修改:将“经过”或“使”去掉一个。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基diàn        sòu        古不变gèn        晴天雳pī

    B.午xiǎng       对xiào       为人知xiǎn       皆知rú

    C.谦xùn          yān        至死不          不拔rèn

    D.选pìn          pài        痛绝wù          然入梦gān

  • 5、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B.《藤野先生》记述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严九郎相识、相处、分别几个片段。“我”后来因为“想拯救国民的精神”而弃医从文。

    C.在《琐记》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D.《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迎神赛会,这是“我” 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在出发前,父亲让我背《鉴略》,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

  • 6、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就体裁而言,《钱塘湖春行》是七言律诗,《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 “比”“兴”。

    D.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 7、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 “再拜”是指两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C.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D.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令尊、惠存、高朋、赐教等是敬辞。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富弼传(节选)

    契丹乘朝廷有西夏之忧,遣使来言关南之地。地是石晋①所割,后为周世宗所取。

    富弼②奉使,往见契丹主曰:“两朝继好,垂四十年,一旦求割地,何也?”契丹主曰:“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③,将以何为④?群臣请举兵而南,吾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

    弼曰:“北朝忘章圣皇帝之大德乎?澶渊之役,苟从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且北朝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⑤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⑥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乎?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与?抑人主当之与?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⑦者久之。

    弼又曰:“雁门者,备⑧元昊也。塘水始于何承矩,事在通好前。城隍修旧,民兵亦补阙,非违约也。”契丹主曰:“虽然,吾祖宗故地,当见还耳。”弼曰:“晋以卢龙赂契丹,周世宗复取关南地,皆异代事,若各求地,岂北朝之利哉?”……契丹主知不可夺⑨,自遣人来议。

    【注释】①石晋:即后晋高祖石敬瑭。②富弼:北宋名相。③籍民兵:让老百姓成为士兵。④将以何为:想要干什么。⑤专:个人专有。⑥任:承担。下文的“当”亦同。⑦首肯:点头表示同意。⑧备:防备。⑨夺:改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寡人与______________  (2)长跪而______________

    (3)从诸将言_____________ (4)民兵亦补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未尝闻也 / 尝趋百里外   B. 所亡士马 / 马无故亡而入胡

    C. 非若是也 / 地是石晋所割   D. 与臣而将四矣 / 群臣当之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和契丹主为得到土地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富弼传》中哪一句与《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受地于先王”意思差不多?

    5各用一个词概括唐雎和富弼的性格特征

    唐雎:

    富弼: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把黄庭坚《菩萨蛮》摘录进梳理单,应该归入哪个主题(咏怀、言志、送别、离思、隐逸)?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选自《全宋词》)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班级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你们小组选定的是“咏春”主题,请你将下列诗句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诗句挑选出来。(只写序号)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符合“咏春”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的活动中,请你写段话谈谈学习古诗的重要意义。(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且不少于40字)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丰富的情思: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日月揭示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左迁的友人王昌龄,融情入景:“(2)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曹操在《观沧海》中,为我们描绘了沧海的宏阔景象:“水何澹澹,(3) _________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4)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告诉弟子,做人要宽容大气:“(5)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学校打算在教学楼过道两边设计一条“恩师长廊”。下面三个老师你会推荐谁?请结合作品内容,阐述理由,不少于80字。

    ①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②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③寿镜吾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会推荐___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姥姥的守望

    ①记忆中的姥姥总是踮着小脚,一步一颤地在院子里、厨房里忙碌着。抑或坐在屋后河边的柳树下乘凉,洁白的带襟褂子上搭着一条白色的毛巾,几根散落下来的银发随风舞动,安详地眺望着河那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

    ②姥姥一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和大姨。据说姥姥和姥爷很能吃苦,他们拼命地干活,置地买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然而不幸的是姥爷早早地过世,剩下姥姥带着母亲和大姨艰难度日。再后来,姥姥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③小时候,我在农村上小学。每天傍晚放学后还没有进院子就开始大喊:“姥姥!姥姥!”姥姥便从院子里或者屋里“哦”一声,我的心便安静下来。还没等我把书包放下,姥姥就变戏法似的从枕头下、口袋里变出一个放得已经发软的糖果递过来。我扔掉书包,含着带有姥姥体温的糖果出去找伙伴们玩,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

    ④父母很忙,无暇照顾我们姊妹六个的日常生活。于是姥姥不仅挑起所有的家务活,还承担起照料我们姊妹六人的责任。

    ⑤每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呼呼刮着冷风;屋里,一盏微弱的油灯下,姥姥坐在蒲垫上纺织棉线,这成了我最温暖的回忆:姥姥陶醉似的微闭着双眼,右手缓缓地摇动着纺线机轮子,左手攥着一团棉花,胳膊缓缓扬起,一条雪白的丝线便越拉越长,当长到姥姥胳膊不能再扬的时候,她身体往前一倾,右手一转轮子,左手一低,“吱”的一下,这一条丝线便服服帖帖、均匀地缠在线轴上。如此重复,一圈又一圈,眨眼工夫,线轴上就有了鼓鼓的、像银梭子一样的白色线团。姥姥有节奏地摇动轮子发出的温暖的声音,成了我儿时的催眠曲。

    ⑥纺好线便进入织布的环节。织完了布,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新棉衣了。姥姥亲手缝的棉衣,好看、贴身、舒服。老大不能穿了,经过姥姥的改造,穿在老二、老三的身上,依然那么合身、温暖。姥姥经常把废弃不用的布头、布条收起来,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成大小均匀的三角形、棱形、正方形,用缝纫机连起来,缝成一个个床单、被面。这样的被子外观好看,盖在身上像软软的云,舒服到叫人不愿早早醒来。

    ⑦姥姥年轻时家境优越。母亲常说,家里面经常挤满了邻居家的小孩,家里凡是做好吃的,邻居家就不要做自家孩子的饭了,姥姥管够孩子吃的。姥姥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什么大都值钱,就是“人大”不值钱。所谓“人大”,就是为人高傲,孤芳自赏。所以,我们姊妹六人从小就为人谦逊,自信而不自傲,是左邻右舍公认的懂事娃。

    ⑧八十六岁那年,姥姥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把她安葬在她时常眺望的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地里。

    ⑨时光流转,日月轮回。如今,姥姥已经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好多年。而我们姊妹几个,也都长大成人,早已经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到处都有姥姥身影的孤独的老房子,投身于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大厦里为生活打拼去了。

    ⑩我想:她老人家定会常常隔河眺望那久久没有住人的家,为我们守护那片永远属于我们心灵归宿的家园!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短文,梳理文中记叙的事件并根据这些事件分析姥姥的形象特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事件

    姥姥的形象特点

    (1)

    疼爱子孙

    姥姥纺线、织布,做棉衣,用碎布缝床单、被面

    (2)

    姥姥让邻居家的小孩在自家吃饭

    (3)

    (4)

    教育子孙有方

    【3】本文题目“姥姥的守望”有怎样深刻的含义?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14、非连续性文阅读

    -——有朋自远方来

    朋友是伤心时,最想见的人;是打扰了,不用说对不起的人;是高升了,也不用改变称呼的人;是天涯海角,都彼此挂念的人。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就像收藏的宝贝,不是每天都捧在手里,但是无比珍贵。那我们该怎样与朋友相处,才能让友谊万古长青呢?一起来参加“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吧!

    1这次活动的主题语是根据下面语句拟写的,上半句已经写出来了,请你结合划线句子的提示写出下半句,字数和句式要与上半句一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朋友,可以成就一生的辉煌;不好的朋友,可能贻害一生,所以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擦亮我们的一双慧眼,要结交益友。对待朋友,我们要做到诚实坦荡,真心真意,不虚伪,不欺骗,这样,朋友间的友谊才能更加深厚长久。

    擦亮慧眼选朋友,

    2这次活动有一项任务是分小组搜集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请写出一则你搜集到的交友的名言。

    3与交友有关的成语(根据意思写成语):

    例:结交很投缘的朋友(义结金兰)

    A、交情很深,如同兄弟手足一样,( )

    B、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牙叔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话写出你探究的结果,谈谈你对“朋友”的认识。

    材料一: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材料二: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马克思逝世后,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我探究的结果: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你关怀、帮助和爱: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的鼓励,其实我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读懂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