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秦皇岛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jìn) 霸(líng) 穿流不息 怆幽邃(qiǎo)

    B.幕(wéi) 然(yí) 名其实 耳目染(rú)

    C.途(qí) 望(liào) 不经心 级而上(shè)

    D.驰(chěng) 脖(gěng) 口干舌 怒不可(è)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屏嶂          竹竿          薪金          不可捉摸

    B.丰饶          取缔          铰肉          大庭广众

    C.镐头          滞笨          选聘          力挽狂澜

    D.默契          震悚          深宵          言外之义

  •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跑、扩大、能够、优雅、应该、起来”这些词语均为动词。

    B.在“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满腔热忱”为褒义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为中性词。

    C.“我、他们、自己”这些词语是人称代词,“那里、各、每”这些词是指示代词。

    D.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一句中,“热烈”一词是“兴奋激动”的意思。

  • 4、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xùn)职 zhōng)伤   sǒng)勇 xiá

    B.ài   然(chàng tuán)泥

    C.   zhuó (quán)伏 斜(

    D.   yín)慢   chēn)怪  

  • 5、下面句子中的“之”字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 闻之,欣然规往。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包/井离乡   置之外/日如年

    B. 热/学   /满腹经   波微步/角分明

    C. 片/关   云/尘不染   锐不可/仁不让

    D. /   农/慢声   五彩斑/推波助

  •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虽然在体育方面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把“虽然”改为“不但”)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

    C.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掉“之一”)

    D. 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把“顺利地”移到“找到”之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北冥有鱼》)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惠子相梁:惠子即惠施,庄子的好友;相梁,在梁国当宰相。②鵷鵮(yuān chú):鵮,古同“雏”。鵷鵮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④鸱(chī):鹞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几千里也/乃不有汉

    B.名为鲲/弗学,不知善也

    C.非梧桐不/增笑耳

    D.夫鵷鵮发南海/海运则将徙南冥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甲)文中提到的《齐谐》是志怪小说集。

    B.(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

    C.(甲)文中的“天池”是指长白山的天池;乙文中的“梧桐”指梧桐树。

    D.(甲)文“南冥者,天池也。”是判断句,(乙)文“惠子相梁”是省略句,补全是“惠子相于梁”。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庄子笔下的鲲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神奇莫测,是作者心中达到逍遥境界的形象,可以没有任何凭借上天入地,自由翱翔。

    B.(乙)文中鵷鵮的“不止”、“不食”、“不饮”的行为体现了庄子高洁的人生态度,侧面表现了庄子对惠子的嘲讽。

    C.(甲)文想象神奇瑰丽,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乙文情节出人意料,比喻巧妙贴切,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富有趣味。

    D.(甲)文和(乙)文都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解释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我校组织了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书写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主题设置两项活动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连续两句具有家国情怀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填写相应的作者和题目。

    创作是一种赋能,诗文赋能可以见证品质。陶渊明《_____》的“_____,悠然见南山”见证超脱;陈子昂登   _____(地名)“念天地之悠悠,_____”见证悲思;杜甫的“_____,一览众山小”见证豪迈; _____(作者)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见证真挚;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见证纯洁;龚自珍的“__________”见证无私。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结合名著《海底两万里》整本书内容及下面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我又等了些时候,然后到客厅去。大针正指两点半,十分钟内,海潮就要达到最高点了。如果尼摩船长没有许狂妄的诺言,那么诺第留斯号立即就要脱离礁石了。不然的话,那在它能离开珊瑚石床之前,恐怕还要这样度过不知多少年月呢。

    可是,不久就在船身上感到有些作为前奏的抖颤。我听到珊瑚石上石灰质形成的不平表面在船边上摩擦,沙沙作响了。

    两点三十五分,尼摩船长出现在客厅中。

    “我们要开行了。”他说。

    “啊!”我喊一声。

    “我下了命令,要打开嵌板。”

    “那些巴布亚人呢?”

    “哪些巴布亚人?”尼摩船长回答,同时轻轻地耸一耸肩。

    “他们不是要走进诺第留斯号里面来吗?”

    “怎样进来?”

    “从您叫人打开的嵌板进来。”

    “阿龙纳斯先生,”尼摩船长安静地回答,

    “人们不能这样随便从嵌板进来,就是它们开着也不能。”

    我眼盯着船长。

    “您不明白吗?”他对我说。

    “一点不明白。”

    “那么,您来吧,您就可以看见了。”

    我向中央铁梯走去。尼德·兰和康塞尔在那里,他们心中很奇怪,正看着船上的人员把嵌板打开,同时疯狂可怕的大声叫唤在外面震天价响。

    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怕人的二十副脸孔现出来了。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跳跃逃跑。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手,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走。

    康塞尔乐得发狂了。尼德·兰由于他急躁的天性所驱使,跑到楼梯上去。但是,一当他两手抓住扶手的时候,他也被击惯倒。

    “有鬼!有鬼!”他喊,“我被雷打了!”

    (节选自《尼摩船长的闪电》)

    1结合选段,联系小说内容,说说诺第留斯号当时遇到了什么难题。

    2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上述情节中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3《海底两万里》一书“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一下小说的这一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①近日,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②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现象。这看似是舌尖上、饭桌上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我国人口多、基数大,(     )每人浪费一点,最终就会汇聚成一个巨大数字。同时,餐饮浪费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③触目惊心的食物浪费,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被大量无效消耗。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食物浪费足迹: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报告显示,全球每年食物浪费总量达13亿吨,全世界每年生产但被浪费的粮食所耗用的水相当于伏尔加河年流量的3 倍,而生产这些粮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高达33亿吨。此外,食品浪费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额外压力,导致耕地面积和捕捞规模不断扩大,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④“舌尖上的浪费”禁而不绝,原因在于一些人抱有“爱面子、讲排场”的摆阔心态,或存有“没人管、管不住”的侥幸心理。同时,一些经济利益因素也在为“舌尖上的浪费”推波助澜。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餐馆饭店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引导顾客超量消费,“吃播”“大胃王”等另类直播更是引发浪费食物的负面效应。靠这种手段换来的红火生意、得来的“油腻”点击量,实际上是错用浪费刺激消费,错拿“胃口”吸引“眼球”,为赚取经济利益而营造出扭曲的餐饮文化。这种不良餐饮文化,与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同绿色健康、简约文明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要以彻底转变不良餐饮文化为切入口。

    ⑤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勤俭节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身体力行。订得多、吃得少,没吃完不打包、吃不了都倒掉,这类行为反映了一些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这样的人医好餐桌上讲排场、爱攀比的“奢侈病”,应当在做好勤俭节约“软教化”的同时,用好反对浪费的“硬约束”,使“餐桌上的任性者”时时处处被监督、受惩戒、得警醒。

    ⑥“一荤一素一个汤,您先吃着,不够再点。”这些天,走进机关单位食堂,步入街边餐馆,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劝导语。设置小份菜、半份菜、拼盘,鼓励饭后打包……这些创新举措表明,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让这一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还需以多种形式、多条路径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着眼于自己的饭碗,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在米面粮油上精打细算,在餐桌上“精兵简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勤俭节约汇聚起14亿人的绿色健康生活,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②段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

    B.如果

    C.虽然

    D.既然

    【2】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3】如果把下面这首诗引入文中用以说理,应放入哪一段开头?简要说说理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14、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以“让 之花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根据所写内容在题目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自信”“文明”“幸福”等;(2)可以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