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图木舒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zh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C.剧院里坐满了人,观众对这场演出(qiào)首以待。

    D.通过文字这道桥梁,读者能够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qiè)合。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______可爱的茎叶,有娇嫩______的花朵,有______的清香,它的果实也是食物中的佳品。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______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A.婀娜   精致   感人肺腑   赋予

    B.袅娜   雅致   沁人心脾   赋予

    C.婀娜   雅致   沁人心脾   授予

    D.袅娜   精致   感人肺腑   授予

  • 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sài) 酷(sì) 息敛声(bǐng) 千不穷(zhuǎn)

    B.首(qiáo) 灭(qiān) 引凄异(zhǔ) 藏污纳(gòu)

    C.周(jì) 名(nì) 飞其间(shù) 深痛疾(wù)

    D.然(qiǎo) 图(wàng) 无消息(chá) 精竭虑(dān)

  • 4、鲁迅故里德寿堂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重修养务求高洁

    B.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C.人到无求品性自高

    D.处事不惊临危弗乱

  • 5、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欣喜万分  参天耸立   B. 历史悠久  襟怀坦白

    C. 绞尽脑汁  曹刿论战   D. 节衣缩食  好意难却

     

  •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ráo)          亭(pīng)     (wù)       不舍(guā)

    B.箱(jiá)          守(kè)        言(zhēn)     广无银(mào)

    C.密(jué)          (lóu)       (zhì)       孜孜不倦(zī)

    D.伤(zhòng)     (qiè)        (nǎn)     羽扇巾(guān)

  • 7、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她真是勤劳,一天能干两天的活儿。(典型而合理的夸张手法)

    B.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象牵牛花靠老树枝来炫耀自己。(比喻恰当)

    C.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用词得当且与句意相符)。

    D.一个黑衣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正确使用比喻与夸张两种手法,显得非常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欲优游以乐于此,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既而弥月不

    ③而吾亭成 ④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2】下列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以为休息之所 民以为未足

    B.丁卯大雨,三日止 越三月,乙卯

    C.官吏相与庆于庭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周公得禾,以其书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3】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4】结合选段内容,请你说说标题《喜雨亭记》中的“喜”的内涵。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给诗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大道之行也》选自儒家经典,而儒家倡导“仁”与“礼”。为进一步加强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让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1)[解读“仁”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推测“仁”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字的本义是:______

    (2)[积累“仁”词]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

    成语: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文积累。

    (1)按诗文原句默写。

    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②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野望》一诗描写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惆怅孤寂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一诗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噬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1)上面这首诗出自《艾青诗选》 ,这首诗是_____

    A.《大堰河——我的保姆》     B.《北方》

    C.《雪里钻》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上面这首诗写于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此时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疼痛中的花开》,按要求回答问题。

    疼痛中的花开

    梅寒

    ①1987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小镇中学规模不大,却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②在那里,我参加了“华北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奖赛。到如今记得清清楚楚,题目是《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在作文中写到:“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带着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花间树下做游戏嬉戏……”

    ③这篇言语稚拙的习作给我带来平生第一个荣誉。在那次比赛中,我获了三等奖,“小作家”的头衔也跟上了我。后来,我渐渐痴迷写作,有意向着“作家”这条路前行的时候,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

    ④投稿,退稿,退稿,投稿……如此反复,十几年过去,写下的废稿有上百万字,终于熬到有出版社来和我签约。那是一部图书合同,要求在那个冬天来临之前交稿。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全部交给了那些文字。

    ⑤从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到深夜,我眯瞪着一双困得发红的眼睛关了电脑,把自己抛到床上。昏天暗地的一夏又一秋,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数易其稿,二十几万字的书稿终告结束。

    ⑥交给出版方的那天,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瘫倒在沙发上。其后,是漫长而又曲折的等待。我期待那一朵花的绽放,出版日期却一拖再拖。六个月时间过去,毫无动静。

    ⑦我去问责任编辑,她回: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再耐心等一等。我便耐心地等下去。半年又过去了,我再问。她回:对不起,社里换了领导,先前审批过的书稿要重新审批。

    ⑧于是,我的等待又回到起点,从报选题开始一直到社里最后的审批意见下来。那一折腾,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

    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沮丧到了极点。我否定了自己的写作与梦想,甚至全盘否定我的生活。我不再坚持读书写字,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快乐,日子一下子陷入一个黑色的漩涡……

    ⑩一位师长的话在瞬间照亮了我前面的路。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时机还未到,所以要自信,告诉自己再耐心等一等。这是他告诉我的,我从此铭刻在心,把眼眸盯在了前方的路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让自己沉潜下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尝试着更好地融入生活,让自己学会思考,写下大量的美文随笔、历史人物传记。

    冬去春又来,我的十几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书架上,有数本还颇受读者朋友的欢迎,稳居网上畅销榜前列。

    我曾经陪父亲一起到果园,父亲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每一棵树的树干都切上口子,然后围着树干,把一小圈儿树皮切掉。看得我触目惊心,父亲却笑得很坦然:这是环剥,不这样子,来年树就疯长树条,就没力量去供花苞了。

    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抵达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美丽的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

    然而,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

    (摘自《意林》2019年21期,有改动)

    【1】作者围绕自己“在‘作家’这条路上前行”写了哪三件事情?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句子。

    我的十几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书架上。

    【3】你是如何理解“疼痛中的花开”这个题目的?

  • 14、立梧桐树下,思艺术人生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

    2说说第②段“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中加点的“拙劣”、“坦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第②、③段着力写了梧桐树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和“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总会有些什么值得自己留恋,或许是同桌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许是家人的一个温暖拥抱,也或许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请以“把_____留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某个词语(如:清醒、梦想、责任、微笑……),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