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篝火 秘决 忸怩作态 思贤如喝
B.绸缎 鳄然 如雷惯耳 鸠占鹊巢
C.清洌 掺杂 前仆后继 断章取义
D.隔膜 促侠 根深蒂固 自爆自弃
2、下列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B.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闹”字表现在他醉酒后打人,推倒亭子,打坏金刚等情节中。
C.简·爱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人物,但她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终于克服重重阻碍,追求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D.简·爱回到芬丁庄园与失明的罗切斯特结婚,是因为简·爱从去世的叔叔那里继承了五千英镑的遗产,与罗切斯特经济上平等。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佝偻 骈进 断张取义 B. 教诲 惊骇 荡然无存
C. 格守 贤达 丰功伟绩 D. 制栽 自持 附庸风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诓骗 葱茏 迷彩服 受益匪浅 融汇贯通
B.编撰 青睐 核幅射 苦心孤诣 因地制宜
C.休憩 撤销 露马脚 格物致知 重峦叠嶂
D.漂逸 倜傥 开拓者 断章取义 不计其数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事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表达了诗人的无限伤感之情。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殷红(yān) 鞍鞯(jiān) 燕然山(yàn) 锲而不舍(qì)
B. 阖眼(hé) 可汗(kè) 水溅溅(jiān) 扑朔迷离(shuò)
C. 镐头(hāo) 亘古(ɡèn) 机杼声(zhù) 可歌可泣(lì)
D. 呆滞(zhì) 愧怍(zuò) 绷着脸(bēnɡ) 鲜为人知(xiān)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洋淀纪事》收入的作品中,《荷花荡》《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B.《湘行散记》里《鸭窠围的夜》中写到的竹楼,是湘西特有的建筑奇观。
C.《猎人笔记》中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
D.《镜花缘》里神奇的国度有三十多个,像黑齿国,淑士国,两面国,女儿国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①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②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好学》)
【注释】①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②曷:同“何”,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2)尝趋百里外
(3)门人弟子填其室
(4)俟其欣悦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听已/亦若是则已矣
B.依僧寺以居/不可久居
C.恬若不见/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渔人甚异之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夜 潜 出 坐 佛 膝 上 执 策 映 长 明 灯 读 之 琅 琅 达 旦
【5】阅读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王冕的求学经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
再宿武关①
李涉
远别秦城②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③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④送客愁。
(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粵。本诗作于迁谪途中。
①武关:在商州(今陕西省商县)之东南。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关门:指武关之门。
④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诗中的“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写溪水表现出什么情感?
1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践行了这一观点。七年级将举行“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根据所学的课文及下面语段提示,写出相应的人名。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在茫茫戈壁,带领大家成功发射原子弹、氢弹,鲜为人知的科学家①________;有潜心贯注做学问,慷慨淋漓骂特务的②________;有直抒胸臆,大声呼告,满怀热忱向土地发出铮铮誓言的③________;有代父从军,骁勇善战,机智聪慧的④ ______……他们对家国充满热爱,值得我们铭记。
(2)关于本次活动的形式,已经设定了两个,请你再补充两个。
形式一:爱国诗词朗诵比赛
形式二:了解爱国英雄主题班会
形式三:①________
形式四:②________
(3)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写出一句表达热爱家国之意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
材料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在说说心里话环节中,请结合所给的三个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爱国爱家。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淮南秋雨夜, 。
(2)低头乍恐丹砂落, 。
(3) ,相伴过年华。
(4)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 ?
(5)《池鹤》中的“ ? 。”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6)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2、凡尔纳是______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_______发电。
1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都还差十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前年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陈家满目窘迫、凄凉,唯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个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惊恐,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令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不知什么时候那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裏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儿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的病已经好了,我们家境已大大改善。”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挣钱,等凑齐了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么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一辈子也不会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这篇文章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和情感表现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14、课外记叙文阅读
红橘甜了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开花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
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④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一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⑤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了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⑥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雀跃起来,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⑦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⑧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原文有改动)
【1】阅读②一④段,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A______→父亲B_____→父亲给“我”送橘
【2】细细品味第③段结尾的划线句,父亲为什么“总是在说橘子”?说说你的理解。
【3】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何处让人感觉到了“甜”(答出两点即可)。
【5】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请你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