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yìng) 瘫痪(tān ) 啄食(zhuó) 淅淅沥沥(xī lì)
B. 着落(zhuó) 静谧(mì) 并蒂(dì) 翻来覆去(fù)
C. 心绪(xù) 荫蔽(yìn) 绽开(diàn) 人迹罕至(hàn)
D. 花苞(bāo) 诀别(jué) 确凿(záo) 恍然大悟(huǎng)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C.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D.设计者和匠师们量体裁衣,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朝花夕拾》为总题目陆续发表。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如《范爱农》,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揭露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
C.《西游记》故事引人入胜,其中大闹天空、三打祝家庄、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等故事尤为精彩。《西游记》人物个性鲜明,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西游记》的思想比较复杂,释、道、儒都有所涉及。但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
4、被作者称作刽子手的昆虫是( )
A.蜣螂
B.蜘蛛
C.螳螂
D.萤火虫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 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 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他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 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如曼德拉所说, 天空是黑暗的, 摸黑生存;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可以 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A.泰然自若 只有 才能 卑微
B.怡然自得 如果 那就 卑微
C.怡然自得 只有 才能 卑贱
D.泰然自若 如果 那就 卑贱
7、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范仲淹)
【乙文】
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能看到的范围。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废具兴/废寝忘食
B.吾谁与归/朝而往,暮而归
C.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D.满目萧然/杰然大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
【3】下列对【甲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B.文章第③④段形成对比,并行而下,一喜一悲,一明一暗,传达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C.“其喜洋洋者矣”中蕴含的“乐”和“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乐的实质是一样的。
D.本文句式多样,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偶句两两相对,体现出一种音乐美。
【4】简析【乙文】写岳阳楼所采用的主要手法,【甲文】【乙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太清”、“端居”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回答。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
第一幕
(舞台上的邹忌站在一堵白墙前自信满满,其妻正为他整理衣冠。)
邹忌(上下打量着自己,问身边的妻子):爱妻啊,你觉得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
妻子(不假思索):当然是你啊,夫君你太美了,徐公怎能和你比啊!
(这时,小妾低着头,从一旁小步走到舞台边上。)
小妾:老爷,有客到。
邹忌(转过身来):嗯,嗳,你说说看,我和徐公,谁美?
小妾(______):徐公哪有您美呢?
邹忌(迟疑,想起有客来访):随我去招呼客人。
(邹忌下,小妾紧随其后。客在厅中踱步,邹忌从另一侧上台,寒暄作揖。)
邹忌:听闻城北徐公乃我大齐闻名的美男子,敢问贵客,我和他相比,谁美?
客(心有盘算,谄笑道):徐公虽美,却不及您风度翩翩啊!
(1)担任剧务的同学觉得在第一幕开头舞台说明部分缺少了一样重要的道具,请你帮忙添加一下。
道具: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请在“小妾”的台词前面补写舞台说明,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幕
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登门拜访,邹忌闻言前来接待。
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贵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谢款待!
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深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
(3)请你在第二幕划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戏剧社的同学也想创作一副对联来,上联已定,请你根据所学课文写一个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政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③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⑤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后来啊,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
12、名著阅读
(1)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聒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而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著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中包含着哪些情感?请简要答出两点。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莫怀成《散步》)
本文第⑥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中都有对孩子的描写,请说说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刻画的人物性格有什么共同点。
描写方法: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性格上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瓜甜是乡愁浓
郭震海
①中国的北方,金色的秋天是最迷人的,通透的蓝天下、壮阔的原野上,遍地是金黄,就连行走的风都是甜的。
②霜落,风起,秋粮入仓。此时的农人们紧张的脚步开始放缓,清收“余粮”。这里所谓的“余粮”,不是五谷,而是能耐得住落霜的蔬菜,比如说南瓜。
③南瓜在太行山区算不上主产,但很丰盛。只要春天播下几颗瓜种,无须刻意去照料,秋天就能收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南瓜的描述为: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节节有根,近地即着。其茎中空,其叶状如蜀葵,大如荷叶。八九月开黄花,如西瓜花。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结数十颗,其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收置暖处,可留至春。
④记得孩童时,在乡下,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秋后收南瓜。北方的天气冷得早,刚入深秋,滴溜溜的晨露凝结成一地白霜,倘若遇到星期天,不用上学堂,那时乡下的娃娃是不会睡懒觉的,会跟着父母去地里收南瓜。主粮收获后的大地更加辽阔,失去了阻挡,空旷的原野上,风畅快地奔跑着,零星有几株玉米秆儿立在地里,就如无畏的勇士,金色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⑤太行山里的南瓜多种植在田边或靠近地岸,这便于瓜秧顺着他田岸去自由生长。站在田边望去,枝枝蔓蔓的南瓜秧子,靠着地岸顺势而下,左右分支,相互缠绕,向着四周伸展,如足球般大小的南瓜就挂在瓜秧上,颜色各异:暗红色的、青绿色的、金黄色的、带着花纹的,有时一根瓜秧上可以结出不同颜色的南瓜。如荷叶似的南瓜叶子,由墨绿变成了金黄,叶面上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白霜。如果不晓得其中缘由,急于去摘瓜,慌乱中用手去翻动南瓜叶子,冰冷的霜花倒也无妨,叶面上看不见的毛刺儿会划伤手,所以父母会告诉孩子要学会“顺藤摸瓜”,也就是顺着瓜藤去摘瓜。
⑥太行山多梯田,田岸比较高,挂瓜的南瓜藤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有时一不小心,熟透了的南瓜就会从瓜藤上滚落下来,顺着田地跑。淘气的孩子们就会欢笑着满地追着瓜跑,追上了不是坐在南瓜上哈哈地笑,就是故意踢一脚南瓜,让南瓜在地里继续滚,然后撒开腿继续在后面追,父母总会在身后不放心地喊:“小心,小心,别跌倒。”孩子们的笑声和父母的喊声就在收获的田野里久久地回荡。
⑦收回的南瓜,堆放在屋檐下。冬天,雪落无声,家里的炭火烧得很旺,暖洋洋的,闲散的农人,可以将南瓜做出各种花样,比如蒸着吃,红红的瓜肉,入口绵软、甘甜如蜜。还可以做南瓜粥,一把小米、几颗大枣,放入几块南瓜,有条件再放一些枸杞,粥浓色艳,一小勺南瓜粥入口,既有新小米的醇香,又有红枣南瓜的甘甜,可谓是百喝不厌。
⑧南瓜肉好吃,南瓜子更是香。母亲切开一个南瓜,掏出瓜瓤,挤出南瓜子,在清水里漂洗干净后,放在炉火上烤干,待午后无事,放在铁锅里炒。红红的炭火、烧热的铁锅、跳动的南瓜子,满屋子是流动的香。此时,嘴馋的我们总会忍不住伸出小手去热锅里取瓜子,母亲在一旁翻动着南瓜子,会连声制止说:“小心,小心,烫手,真是小馋猫!”
⑨如今,已经到城里工作20 多年,每年入冬前,南瓜上市,途经菜市场或进入超市,看到各种各样的南瓜,我总会忍不住去买几颗,存放在家里慢慢吃,因为这是儿时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更是妈妈的味道。
⑩如果要问我乡愁是什么,其实乡愁有时候很简单,就是秋天金色的原野、冬日红红的炭火,还有妈妈做的饭,比如吃一口蒸南瓜、喝一口南瓜粥,或者吃几颗香脆的南瓜子,这也成为一生忘不掉、割不断的情缘。
(摘编自“新浪网”,2021年11月03日,有改动)
【1】文章以“南瓜”为线索串起童年的回忆,阅读④到⑧段填写相应的情节在横线上。
收南瓜——________——追南瓜——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引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南瓜的描述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母亲切开一个南瓜,掏出瓜瓤,挤出南瓜子,在清水里漂洗干净后,放在炉火上烤干,待午后无事,放在铁锅里炒。(从加点词角度)
(2)空旷的原野上,风畅快地奔跑着。(从修辞角度)
【4】“南瓜甜是乡愁浓”包含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5、作文
科技改变世界,智能改变生活。我们成长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航天、生物、新能源……不断革新的科技产品,无声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你是喜还是忧……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