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欺侮(wǔ) 皎洁 怠慢 戛然而止
B.蓦然(mò) 静穆 怅惘 草长莺飞
C.褶皱(zě) 枯躁 缄默 销声匠迹
D.晦暗(huì) 弥漫 亢奋 天衣无缝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 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B. 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同学的缺点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事倍功半,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ǎng 冗长rǒng 镌刻juān 翘首qiào
B.屏息敛声liǎn 铭记mín 嶙峋lín 簇拥zú
C.惟妙惟肖xiào 纤维qiān 侵略qīng 倒悬dào
D.络绎不绝yì 依傍bàng 雕镂lòu 遒劲jìng
4、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一句中,“我”“他们”“怎样”都是代词,“想”“知道”“织”都是动词。
B.同义词之间存在用法或搭配上的区别,例如“坚定”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搭配,而“坚强”常和“性格”搭配。
C.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都是形容词。有的形容词表示状态,有的表示性质,有的表示颜色,有的表示形状。
D.通过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为运动员打造独特的赛时体验,帮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比赛上。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忏悔(chàn) 忍俊不禁(jìn)
B.殷红(yīn) 告罄(xīn) 姗姗来迟(shān)
C.俯瞰(kàn) 炽热(zhì) 怏怏不乐(yàng)
D.服侍(shì) 羸弱(léi) 海市蜃楼(shèn)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是以青年学生为主。
B.由于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C.近年来,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拓展污染防治方式。
D.“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就如同柔和刚,只有两者兼有,适当运用,一个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一个人才能立足社会。
7、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同“叛”。背叛。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女:同“汝”,你。
C.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饿:使饥饿,使动用法。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 式:同“轼”,车前横木,名词。
8、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怒而飞(___________) (2)志怪者也(_________) (3)水击三千里(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逍遥” 是安闲自在的样子,“逍遥游” 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但不是为所欲为。
B.这是一只抓住了一个机遇,凭借着飓风,让自己遨游和自由飞翔的鲲鹏。这也是一只有着远大的目标并且内心蓄积了无穷力量的鲲鹏,它在《逍遥游》之中是最富有魅力的一个形象。
C.鱼变为鸟,鲲变为鹏,以奇异的想象、夸张,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展翅高飞的情景。
D.本文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极富现实主义气息。
9、阅读古诗回答各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10、学校筹备主题为“锻炼体魄强国有我”的体育节,为此,学生会成立志愿者小组。
【宣传动员】
(1)你的同桌就加入志愿者小组一事与你商量,
同桌:我很想成为志愿者,又怕影响学习。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桌:你说的对,那现在就去报名吧!
【标语评选】
(2)下面是学生会征集的部分标语,请选出与体育节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
A.科技强国 奋斗有我
B.逐梦赛场 自信自强
C.运动展风采 拼搏向未来
D.赓续拼搏精神 激扬青春活力
【精彩瞬间】
(3)校报体育节专刊需要一张照片,你会选择哪个场景拍摄,阐述理由。
A.检阅队伍入场 B.百米赛场冲刺 C.拔河比赛对决 D.观众队伍助威
我选择: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设计】
(4)你和同桌还想为体育节的宣传提供更多服务,请你再设计两个项目。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2)《木兰诗》中高度概括木兰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的品质,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班级进行《昆虫记》的专题阅读,请你阅读材料后填写下表。
材料一:
以下是宁宁阅读了法布尔写“黑步甲”的语段后自制的流程图:
材料二: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3、行军
①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里,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的百十号人的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
②刚当上解放军的卢守坤有点搞不懂了,大家没日没夜地行军,怎么还精气神十足?卢守坤一路上脚板子急促促地可不敢停。就是瞌睡了,闭着一只眼睛,脚板子还照样走得直溜。这功夫练的,整个人就像是队伍里的一只零件。回回走到宿营地,兵们横七竖八地直打呼噜。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③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听他自己也说过,刚过来,哭过好几回,哭一次,人就清醒了一次,这边叫“挖苦根,倒苦水”。
④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三出陇海七战鲁西南的刘邓大军神出鬼没,于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之间拉出来不少的战机,一度使国民党军尴尬至极狼狈不堪。
⑤这又是一个晚上,天还是黑得像黑煤一样,零碎的冬雨叩在脸上生生地疼,前胸后背已经汗透了,外面的衣服冻得像是披了层盔甲,里面的贴肉小褂凉飕飕地冰着心窝子。队伍还在悄然流淌着,卢守坤有些累了,一路都是黄泥巴地走起来太费鞋了。虽说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穿着好是好,不磨脚也很少打泡,一路如风还不带响声,可就是合脚的少,做的时候又没个尺码,都是一水的千层底,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一村一庄地收挪上来,太平车推过来这么一倒,一连连人马排过来,见人塞上一双,调换不到大小的只好凑合着对付。班长们就说了,大一点也不打紧,男人家扛枪弄炮的,脚大走四方嘛。
⑥卢守坤刚来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捡了双小的,这一双掂在手里,瘦得紧巴,脚趾头夹得生疼。他索性用刺刀挑了点鞋帮子,前几天还好,两天一过,一路的黄泥巴下来,鞋口说松就有点软塌了,这不,稀糊糊的泥巴地一粘,鞋子掉了。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任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
⑦班长就是班长,三把两把就摸到了。卢守坤伸脚一套,就是刚刚丢下的那只,鞋内暖暖的余温还在呢。
⑧脚底渐暖,夜色渐薄。卢守坤看到前面班长的步子隐约间一颠一颠的不大平稳起来。是刚才帮自己找鞋子时被后面的人撞了腿?还是脚底下生了泡?卢守坤有点不明白了,无奈行军的队列里也不好问话。班长有副好脚板,行军时总爱替别人扛枪,战士们向他夺,他都不肯放,还说:我有的是劲,不信你们谁有本事缴获老蒋一门山炮,我再扛给你们看看。
⑨班长的脚崴了?那也是给自己找鞋弄的。卢守坤心里毛了。班长呀班长,你这不是让我难受吗?
⑩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卢守坤这下看清楚了他的班长。班长的一只脚板上光光的,只是一层清湿的绑腿。那只鞋呢?再一看自己的脚上:怎么两只不一样呢?是班长的鞋?……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
⑪班长!卢守坤心头一热,他沿着班长王克勤同志的肩头放眼望去,冬雨已住,东方欲晓。一不留神的功夫,那轮1946年深冬的朝阳,早已跃上了这支队伍的头顶,一笑一笑的,亲亲这个又吻吻那个,没几下太阳的脸蛋蛋就红得有些发紫了。
(节选自2020年1月5日《解放军报》,有改动。作者:程多宝)
【1】阅读文章,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是本文的线索人物,也是一名对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的解放军战士。在这次行军中,班长对战士卢守坤给予极大关怀和帮助。
B.第①段写卢守坤所在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体现了我解放军“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一使命感,也体现我军在解放战争期间战斗的艰苦。
C.第③段“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中的“那边”指的是国民党军队。
D.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天气的美好,侧面表现了我军战士的可爱,也预示着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
【2】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
【3】请仔细阅读文章,下列两个文段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结尾?请结合文章主题角度做简要分析。
【甲文段】
这支精神头十足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实在是太长了,越来越长了。……
【乙文段】
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我和班长因工作原因,失去了联系,但我每每想起我的班长王克勤同志,都会热泪盈眶……
【4】程多宝的《行军》和陆定一的《老山界》写的都是我军战士的故事,它们在情感表达和反映人物品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请联系原文完成下列任务。
(1)对照表格的内容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出两文例句包含的共同情感。
《行军》例句 | 《老山界》例句 | 共同情感 |
(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 | 她(瑶民)向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他钱,她不要。 | ① |
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 她们(医务员)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吃。 | ② |
(2)联系两文,你认为我军战士身上有哪些红色基因值得我们传承?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半夜里被吓醒,坐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亲来看我。
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竟很是宽慰。
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笑,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看。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眼中一热,忙捧了我发的样报给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样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了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2】文章第九段“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4】文章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5】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100字以内)
15、本班同学依据《水浒传》“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主题就林冲这一人物展开了讨论。
以上讨论是否引起了你的思考?这样的碰撞不止在阅读上,依据以下表格,以“抗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任务 | 类型(三选一) | 写作提示 |
写一篇以“抗争”为 主题的议论文。 | 书信 | 注意阅读对象:内容可以就《水浒传》展开论述:可以是他名著﹔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展开论述…… |
演讲稿 | ||
立论文 |
【写作要求】①议论文体,自行拟题,完成习作: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待晨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