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蚌埠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海迪士尼乐园2016年6月开园,将为游客提供无限可能,创造值得  ①  一生的回忆。上海迪士尼乐园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欢笑没有年龄之分——孩子们将能和他们最爱的迪士尼朋友见面互动,爸妈们一定会在旁微笑着记录下每一个瞬间;青少年穿上“喷气背包飞行器”天际,祖父母则可以在花园里散步休憩。这里同样将是年轻人的乐土——乐园里无处不在的新奇、   ④和冒险都在等着他们去开启梦想。

    A. ①珍爱 ②精美  ③腾飞  ④激动

    B. ①珍藏 ②精彩  ③翱翔  ④刺激

    C. ①珍藏 ②精致  ③飞翔  ④刺激

    D. ①珍视 ②精彩  ③翱翔  ④激动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铜壶滴漏,即漏壶。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动化计时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

    C.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儿。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多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颂”多为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的诗歌。“赋、比、兴”是三种表现手法。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德国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白雪公主》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D.杜甫,字子美,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江南逢李龟年》就是他的作品。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巢()   落(zháo)   花枝不关心

    B.)   临() 翻来去   人迹

    C.)   黄yùn然不同   各得

    D.蓄(zhù) 酝niàng) 人声鼎 咄逼人

  • 5、下面对部分名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镜花缘》是一部凭借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通过夸张、隐喻等手法创造出的长篇神魔小说。小说中周朝的泯灭与李唐重新续接体现了作者男权正统的思想。

    B. 《猎人笔记》是作家屠格涅夫以自己的狩猎活动为线索,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民主主义思想,所以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次买车失败和两个女人的去世,让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从而走上堕落之路,来告诉人们在旧社会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D. 《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环生,千钧一发,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与勇气。

  • 6、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也称韩柳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宋朝的一首民歌,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C.《回延安》采取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常用的手法。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本小说集。

     

  • 7、下列诗词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B.荒城临古渡,落日满春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关闭。

    C.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论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纸   对镜花黄

    B.草火烧             钱覆其口

    C.瞬息可       火炀之

    D.有奇字无备者   可以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薄如钱唇。

    (2)用讫再火令药镕。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并未大规模使用,但自从印刷五经后,所有典籍都是版印书籍。

    B.毕昇用两版交替使用提高印刷速度,按韵分类贮存字印,常用字则准备多个字印。

    C.活板印刷排版程序是:准备铁板,用火烘烤,在铁模子上布满字印,用平板按平。

    D.活板印刷是伟大的创造,作者抓住其“活”的特点来说明,体现古人的高超智慧。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下面文段中②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一个民族应该有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炼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④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⑤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里斯朵夫的故事告诉了儿子怎样的生活道理?

    【2】请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3】试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傅雷家书》的艺术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2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是什么?

    3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句中的“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A. 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 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位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 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 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

     

  • 14、

    清晨醒来,开门仰望,漫天都是团团簇簇、纷纷扬扬的白色碎片在飘飞。这是什么碎片呢?是那梦的碎片么?

    一夜之间,是谁,拆掉了那座年代久远的木桥,重造了一座汉白玉的新桥?是谁,拔走了一株株落叶乔木,栽上了一丛丛洁白的珊瑚?是谁,填平了村前坎坷的小路,铺出了银光闪闪的坦途?……

    啊,是雪,是兆丰年的瑞雪啊!

    大地,白茫茫的;天空,也是白茫茫的。鹅毛似的大雪,在尽情地嬉戏、追逐、飞舞。真是一派“小河与雪花齐飞,大地贯长天一色”的奇异景象啊!雪花为什么如此激动,如此兴奋呢?是她给草木带来春天的消息了么?是她就要化作甘霖,把自己的身体献给麦苗了么?

    怪了,整个天宇中,为什么嬉戏的没有喧闹,追逐的没有呼唤,舞蹈的没有欢笑?还有,小河里那“吱吱呀呀”的桨声呢?屋檐下那“啾啾”的歌声呢?牛背上那悠悠扬扬的笛声呢?……嗯,是了,默默地美化大地,滋润田原,传播喜讯,这正是雪花的性格啊!瞧,那大地上的一切生命,不正盖着雪的棉被,无惊无扰地沉睡在玫瑰色的梦乡里吗?

    啊!漫天的大雪,既是动的,又是静的,这是多么和谐的不和谐哟!

    美丽、多情的雪花,悄悄地落着、落着……落得那样轻柔,轻柔得像一支欧罗巴的小夜曲,轻柔得像少女温暖的双臂,轻柔得像一首动人心弦的抒情诗……

    (选自《自然的旋律》作者陶冶)

    【1】摘写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用符号标记出你对此句的朗读设计。

    提示:可能用到的朗读符号标记(停顿“/”,连接“︵”,重音“.”,升调“↗”,降调“↘”)

    示例:

              

    大地,/白茫茫的;天空,/也是白茫茫的。鹅毛似的大雪,/在尽情地嬉戏追逐飞舞

    摘写与朗读设计:

    【2】下面两句话是对《雪》这篇散文诗的点评。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品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描写雪景有动有静,生动逼真。

    排比手法一唱三叹利于抒情。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袁老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以“追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