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戚 枉然 断章取意 富丽堂皇
B.阴晦 怨怅 相得益彰 自暴自弃
C.停滞 伶仃 形消骨立 持之以恒
D.妖娆 灰烬 走投无路 鸠占雀巢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咀嚼(jiáo) 痴迷(chī) 仰之弥高(mí)
B.选聘(pìn) 孤孀(shuāng) 挚友(zhì) 鲜为人知(xiǎn)
C.衣冠(guàn) 诘问(jié) 竹篾(zuò) 目不窥园(guī)
D.纠纷(jiū) 怆然(zhuāng) 膝盖(qī) 深恶痛绝(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是思想感情细腻。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有很大改善。
C.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可以带给你许多教益。
D.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湖南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夺魁,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真令人叹为观止。
B. 两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C. 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D. 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小明创作的“江油老字号”标识设计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yùn) 吝啬(lìn) 菡萏(hàng) 人迹罕至(hǎn)
B.莅临(lì) 匿笑(nì) 收敛(liǎn) 不求甚解(kān)
C.莱畦(qǐ) 攲斜(qī) 秕谷(bǐ) 众目睽睽(kuí)
D.憔悴(qiáo) 确凿(záo) 尴尬(gān) 神采奕奕(yì)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只有认真看待过去的错误,并深刻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B.班干部无论在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
C.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鲁滨逊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
D.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瀑布从百丈悬崖飞奔而下。
7、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A.文中的“野花”“地毯”“斑点”“蜜蜂”“花蕊”等是名词。
B.文中加点的词“都”是副词,用在动词“开”前,起限制作用。
C.文中的“一块”是数量词,“嗡嗡”既是动词,也是拟声词。
D.文段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画线处四个短语之间是并列关系。
8、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C. 而或长烟一空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D.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属予作文以寄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C.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或异二者之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的所谓“古仁人之心”。
B.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斯人”指古仁人,含有作者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C. 选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 选文运用了不少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从全篇来说,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述志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图文转换:
Gh 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说说里面的构图要素,和构图设计含义。
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论语〉十则》中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
(4)李清照《如梦令》中写词人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未醒的情态的句子是: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
(5)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调动想象,迅捷如飞地回到故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1)以上内容选自中国现代作家_____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葵花之最
毕淑敏
①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为春天,这是我们这帮小女兵从平原家中带来的习惯。
②快到“五一”节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春节慰问品运到了。五颜六色来自五湖四海的慰问袋最受欢迎。小伙子们希望从绣着花的漂亮布袋里,摸出一双精致的鞋垫,做一个浪漫的梦;姑娘们没有这份心理,只想找点稀罕的吃食,打打牙祭。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可惜,关山重重,山路迢迢,花生走了油,瓜子变了味儿。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
③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那是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儿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笨脚的胖姑娘。打开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颗颗像小炮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我们每个人抢了一把,一尝,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着一封信:
④“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们……”
⑤信是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
⑥我们趴在地图上找。唔,湛江,好远!那里是亚热带,一个很热的地方。
⑦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种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⑧我们把手中的葵花籽放回布袋。那清香,是阳光、土地和绿色植物的芬芳。
⑨昆仑山咆哮的暴风雪,伴随着我们进行讨论。
⑩为什么只写给解放军叔叔?边防线上也有解放军阿姨呀?!
⑪在国境线上种葵花,多么美妙的想法!每当葵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条金色的国境线。
⑫这根本不可能!昆仑山是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
⑬我们都默不作声了,只听见屋外风在嘶鸣。
⑭大家决定由我给孩子们回一封信,就说葵花籽是解放军阿姨们收到的,只是这里很冷很冷……
⑮昆仑山的“夏天”到了。
⑯信早已写好,却终于没有发出。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籽种在院子里。
⑰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
⑱种子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起来。
⑲昆仑山默默地认可了这些来自亚热带的绿色幼苗,就像它认可了我们一样。
⑳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但却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并不是最强壮的,也许因为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受到启发,我们用石头为葵花围起了一圈不透风的篱笆。
㉑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
㉒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㉓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
㉔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㉕葵花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个方柱形的冰晶。
㉖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当年的孩子们,但愿不要看到我这篇小文。愿他们心中永存一条盛开葵花的金色国境线。
㉗假如有一天,我能重回昆仑山。在两座最高的山峰中间,有一块只有我们才知道的地方。在深深的永冻土层之下,有一方冰清玉洁的水晶,水晶中有一朵美丽绝伦的花,宛若雏菊半仰着脸,灿然微笑着……
㉘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这一句表明昆仑山四季不分,终年寒冷,这让边防战士的意识中没有四季更替。
B.孩子们精心挑选出结实饱满的葵花子,寄给昆仑山的解放军叔叔们在边防线上种植,体现了他们浓郁的爱国之情。
C.“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一句中,“扑”字写出了女兵们对葵花的极度担忧和想知道葵花生死的迫切心情。
D.若干年后,“我”不希望湛江市第二小学当年的孩子们看到这篇文章,是希望他们美丽的梦想永远不要破灭。
【2】请你根据提示,用精简的语言将文中最后一棵葵花的生命轨迹补充完整。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
【4】本文的题目“葵花之最”内涵十分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2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
【3】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4】结合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15、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鲁迅先生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这就是我的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写一篇记叙文。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