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咀嚼 咳嗽 波澜 不可捉摸

    B.尴尬 矜持 俯瞰 语无伦次

    C.选聘 烦燥 震悚 五赃六腑

    D.头颅 取缔 商酌 大庭广众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如(pì)        子(jùn)     逗(tiǎo)     忧心忡(zhōng)

    B.销(shì)       形(hú)       热(mēn)       气方刚(xuè)

    C.立(zhù)       恶(zēng)   持(jīn)       人不倦(huì)

    D.吞(shì)     (luó)       (zuò)       怏不乐(yàng)

  •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疫情防控工作积累很多的经验,各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运用到抗疫斗争中。

    B.应对经济上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有高瞻远瞩的谋划和精准有力的部署。

    C.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发挥了抗疫斗争的中流砥柱作用。

    D.出其不意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军部队和广大官兵是一场大战和大考。

  • 4、下列字词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莅临 瘫痪   咄咄逼人 B. 决别   静谧   翻来覆去

    C. 化妆 响晴   花枝招展 D. 喉咙   朗润   喜出望外

  • 5、关于本文内容,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C.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1926年写于日本东京。

    D.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guǎng)   黄yūn)   水波粼líng)   小心翼

    B. 乳(职(chēng)   威风凛líng)   养精锐(

    C. dāo)   感wèi)   钦大臣(chāi)   踉踉跄cāng

    D. 恿(sǒng蔽成丘(shàn)   水何澹dàn

  • 7、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B.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这个句子关联词使用有误,应该把“不是…就是…”改为“不是…而是…”)

    C.“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定语)

    D.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该句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田子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镒(yì):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一说二十两为一镒。②馆:这里指家。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     

    (3)田子_____________

    (4)孝子之亲也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母曰:“子安得此金?”

    【4】【乙】文中田母认为真正的“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5】请结合原文分析,【甲】文中的友人与【乙】文中的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情感。前者表达  

    后者抒发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作者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唱和之作,沉郁中见豪放。

    B.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已的贬谪生活。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对未来对人生的失望。

    D. 尾联表达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学习了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后,崇实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加吧!

    (1)【活动一:标语设计】

    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活动二:美文鉴赏】

    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完成仿写。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栏目策划】

    你们小组决定出一期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手抄报。在规划手抄报内容时,你们组的同学设计了“壮美河山”“英雄人物”等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以丰富手抄报的版面内容。

    栏目一: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访问爱国基地】

    崇实中学全体同学参观了泰州白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同学们对海军诞生历史很感兴趣,想让纪念馆解说员介绍一下,如果你是崇实中学团委书记王静,该如何向解说员提出请求?(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1)同行十二年,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

    (4)望西都,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钟鼓乐之。

    (7)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9)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

    (10)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1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将士们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作者在《琐记》中提到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纯朴善良,但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______________;令人尊敬的私塾先生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读书日”名家谈阅读

    阎崇年:读书贵恒、贵悟、贵行

    ①86岁的阎崇年说,读书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是获取智慧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态度和类型是多元的,基本可归纳为六种:功利型、励志型、修身型、休闲型、研究型、治国型。

    ②不同读书的需求、类型、态度和方法,都有可取之长,也有不足之短,不应非此即彼,应该互相借鉴,更应彼此关照。阎崇年分享了他读书生活的三条体会:一是读书贵恒,养成读书习惯,终生手不释卷;二是读书贵悟,要善于思考、读出顿悟,升华到新境界;三是读书贵行,应当既重读书、又重践行,亦知亦行,知行合一。

    白岩松:

    ③“我们下大力气做的阅读推广,是针对谁的?”白岩松坦言,阅读推广对于成年人来说收效甚微,重点是今天的孩子们能不能养成阅读习惯?他认为,要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习惯既需要引导,有时候也需要强制。

    ④阅读的好处是什么?白岩松说,读书不仅能让个人变得更加优秀,也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理性。对个体来说,读书让我们得到了乐趣和进步,但最重要的是,读书还给了我们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

    唐家三少:一定要多写正能量的作品

    ⑤唐家三少回顾了自己从9岁起开始看长篇小说的阅读生活,他说他生命中的七分之一是在阅读中度过的,阅读带给他的幸福感无可比拟。

    ⑥上世纪90年代末,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唐家三少敏锐发现了网络文学选择性、便利性的优点,网络阅读的共享和便捷吸引了他,从2004年投身网络文学创作的他,15年来几乎从来没有断更过。

    ⑦他说:“作为一名作家,首先要让读者经常看到你的文字,再者一定要多写正能量的作品。衡量作品是否正能量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即你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敢给自己的孩子看?”他如此表达自己的创作观。

    ⑧唐家三少认为,阅读是当前青少年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推荐大家读网络文学要去正规的文学网站,阅读年轻、积极、绿色、励志、向上的作品,这既是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的,也是想寄语当代青年朋友的。

    魏玉山:阅读的喜悦与忧伤

    ⑨魏玉山介绍,2008年至2018年间,我国综合阅读率从69.7%增长到80.8%,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从24.5%增长到76.2%,这说明读者人群在不断扩大,是阅读的喜悦。但阅读普及与发展成果的另一面显示的是读书的“忧伤”:在阅读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深度阅读的人没有增长。他分享了关于图书阅读率、人均读书量、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家庭平均藏书这几个指标在10年前和当今的数据——我国国民2007年平均每天读书时间为61分钟、2018年这一时间减为19.81分钟,反映了读书不容乐观的状况。时间都去哪儿了?魏玉山继续用数据告诉大家,时间到了“手机和互联网”上了:2009年、2011年、2018年人均每日手机阅读和互联网阅读时长分别为:5.52分钟、31.34分钟,13.53分钟、47.53分钟,85分钟、65.12分钟。

    ⑩魏玉山提出读书要广阅和精读相结合,回归理性态度:不被排行榜左右,不被流行吸引,不被大数据画像,不被算法设计。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创立是为了激励创作和阅读。阅读是对待生活的理念,也是精神层面的追求,阅读和阅读推广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作用。”

    (摘自新华网《名家谈阅读》有删改)

    【1】阅读以上片段,根据文意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阅读观和阎崇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B.白岩松认为,阅读推广对于成年人来说效果非常小,阅读的推广主要针对今天的孩子。

    C.唐家三少推荐大家阅读年轻、积极、绿色、励志、向上的作品,这是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的,所以要多阅读网络文学作品。

    D.阅读和阅读推广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作用,世界读书日的创立是有价值的。

    【2】请结合文章内容,提炼出白岩松的观点,并将文中空缺的小标题补充完整。

    【3】辑录时,小编认为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冗长而啰嗦,要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学习,天天在读书,“世界读书日”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存在的意义。你认为这是对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 14、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示弱 (夏禹)

    ①弱,想必是谁也不愿意的,但示弱,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哲学。《老子》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就是说柔弱胜刚强之理。

    ②所谓示弱,并不是真弱,而是暂时不具备与外物争强的条件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示弱不是目的,而只是完成最终由弱变强的一个步骤。适当的选择示弱,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

    ③比如刘备,他在徐州被吕布所夺之后投奔曹操,此时他一无兵二无地,除了几个部下之外,几乎一穷二白。看上去刘备已经要彻底地被曹操控制,但他却并非真弱。因为他的部下和他本人都有潜在的强大实力,但眼前就与曹操对峙,显然是不足取的,于是他选择了示弱,让曹操放松警惕,再伺机成就大业,尽管这招为曹操所知,但刘备仍然逃出曹操的控制范围。

    ④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刘备选择了示弱,曹操集团内部才会放松警惕,刘备也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⑤所谓“长锋易折”,平时锋芒毕露的人往往难以笑到最后,因为他们时刻将自己的实力摆到桌面上,这种过于嚣张的方式必然会引起众多对手的注意,四面树敌对自己的发展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⑥这种风头太过张狂凡事强出头而最终夭折的例子太多。即如当年能受胯下之辱的淮阴侯,打了几个胜仗后即言“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而“臣多多益善耳”,有了昏头的端倪,定齐国后竟出头伸手要“代理王”,这便种下了灭门的祸根。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目中无人,张狂至极,落得个垓下被围后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死前仰天长叹“天亡我”,至死不能醒悟:亡羽者羽也。

    ⑦而示弱者则不然。因为示弱者往往更加低调,把自己伪装到无人关注的程度,而这无人关注往往能够最终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时间、空间,最终完成由弱变强,甚至获得最后成功的结局。

    ⑧当然,示弱并不是一味地退让,更不是懦弱、胆小怕事,这些都只是内心虚弱的表现,而示弱之人却并非真弱,否则,也不必再“示”。

    ⑨在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挑战,也会有许许多多的竞争。在这些竞争与挑战中,我们没有必要事事出头,锋芒毕露,而是要学会示弱,适当地选择应对策略,张弛有度,收放结合,把握好示弱与示强的度,才能在竞争与挑战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⑩示弱,关键在于“示”字,因为“示”字告诉我们,示弱不是为了示弱,而只是前进道路上所选择的策略,选择能够以示弱克显刚的时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在第③段举例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出第⑥段的事例?

    5第⑧段可不可删去?为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船儿只有挣脱了缆绳的约束,才会有惊涛骇浪中披风眺望的洒脱。蝶儿只有冲破了茧的束缚,才会在柔光中翩翩起舞,舞出生命的辉煌。不要总活在围墙里,抬眼望望,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要勇于探索,勇敢追寻!

    请以“突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