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边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1格,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2、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3、在如图甲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B.通过灯L1、L2的电流分别为1.5A和0.3A
C.通过灯L1的电流为1.2A
D.电流表L1的示数是0.3A
4、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从球离开手到最后落在地面的过程中,则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不计空气阻力),最接近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5、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6、有甲、乙两盏白炽灯,甲灯上标有“”,乙灯上标有“
”,当它们分别在其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其亮度( )
A.无法判定哪盏灯更亮
B.两盏灯一样亮
C.甲灯比乙灯更亮
D.乙灯比甲灯更亮
7、为了探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零。根据现象可以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
8、《诗经》“蒹葭”一诗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由露水凝固形成的
B.露水是由霜熔化形成的
C.露水形成的温度要比霜形成的温度还要低一些
D.要形成霜,一是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二是有比较冷(0℃以下)的物体
9、如图所示是某实践小组设计的一个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0是定值电阻,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该小组在实践中发现,不论是加油还是放油的过程中,油量表一直指示油量最大且保持不变,检查发现杠杆、浮子等油箱本身完好,通过分析,检查并排除了故障,成功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判断油箱内液面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表可用电压表改装
B.R0拆除油量表仍可安全工作
C.当油面升高时,油量表示数变小
D.实践中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R短路
10、2022年足球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下列与足球有关的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运动员奔跑速度约30m/s
B.足球的直径约为22cm
C.一个足球的质量约为5kg
D.一场足球赛的时间约90s
11、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正确使用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时,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零刻线损坏则将无法完成测量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感温泡不能触碰烧杯壁和底部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可以仰视液面读数
12、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保持不漏气。然后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密封气体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13、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是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冰化成的水,这是凝固放热的现象
B.白露——早晨的露珠,这是汽化放热的现象
C.霜降——枝头上的霜,这是液化吸热的现象
D.大雪——亮晶晶的雪,这是凝华放热的现象
14、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5、下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高压线下钓鱼
B.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C.家庭电路安装
D.用干木棒挑开电线救人
16、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
B.甲图冲程只吸入了空气
C.丙图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D.丁图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7、额定电压相同的两只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发现L1比L2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L1的额定功率比L2的额定功率大
B.L1的实际功率比L2的实际功率小
C.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小
D.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大
1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C.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D.考试用的黑色签字笔的长度约为15cm
19、将一个定值电阻接入图甲所示电路的虚线框处,并将一个电压表(图中未画出)并联在某段电路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两电表示数;断开开关,只将定值电阻更换为小灯泡,再次移动滑片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5V
B.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
C.当定值电阻和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3.5V时,灯泡的电阻较大
D.接入小灯泡后,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20、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21、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22、豆浆和鸡蛋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喝豆浆的杯子容积约5L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50g
C.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温度约为20℃
D.豆浆的密度约为1.1×103kg/m3
23、下列家用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风扇
B.电热水器
C.电熨斗
D.电饭锅
24、图中四个光现象与“潭清疑水浅”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C. 手影游戏
D.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25、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6、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_____,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______,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
27、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两滴水银接近时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
28、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是通过______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29、小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所示,他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使“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沉时,“浮沉子”所受重力______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_(选填“密度计”、“潜艇”、“轮船”或“⻜机”)。
30、某种白酒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这种白酒的______为0.9×103千克,若一瓶这种白酒的体积为5×10-4米3,则其质量为______千克;若用掉半瓶白酒,则剩余白酒的_______(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不变。
31、有网友调侃河南变成了“可南”!郑州站在6月24日记录了最高气温——42.3℃,突破1954年建站以来6月下旬的历史极值。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它的内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烈日下地面温度超过74.1℃。而白天和晚上气温竟相差17.3℃。原因是河南属于内陆地区,陆地多而水少,由于泥土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___________,温度变化大。
32、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_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_______;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_______.
33、寒冬,室外水管容易破裂。因为,气温低于0℃时,水开始凝固成冰,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体积为360cm3的水结冰后体积是______c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34、标有“9V 18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流是 A,灯丝电阻为 Ω.如果电源电压是12V,为使照明灯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35、小元同学在完成“测量某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合金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合金块和水的总体积。
C.将小合金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橫梁恢复平衡。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正确操作后读取数值,如图甲、乙所示,小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小合金块的体积为___,由此可得出小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
36、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一些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扎出上、中、下二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三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最下面的小孔水的流速最 ,可以验证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往空矿泉水瓶内倒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 ;
(3)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起来,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瓶底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起来,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在装满水的桶中,用力将密闭的空矿泉水瓶往下按入,桶中水会溢出.空矿泉水瓶被按得越深越费力 (未浸没),说明受到的浮力越 :同时发现溢出的水也越多,水的重力也越大,这个实验现象启示我们,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有关,它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 的观点一致.
37、小科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______;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ρ水(填“>”、“<”或“=”);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液体密度 | 0.8 | 0.9 | 1.0 | 1.1 | 1.2 |
浸入的深度 | 6.3 | 5.6 | 5.0 | 4.5 | 4.2 |
(3)小科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上表:小科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小科通过比较上述实验数据,可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并请说明原因______;
(4)接着小科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食油的密度。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请你帮助小科稍加改进,利用该密度计顺利测出食油的密度______。
3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丽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2 | 10 | 0.8 | 30 | 83.3% |
2 | 4 | 10 | 1.5 | 30 | ① |
3 | 6 | 10 | ② | 30 | 90.9%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克服钩码重做功______J;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为______,编号②处数据为______;
(4)第3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5)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6)若将此滑轮组换―种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
39、如图,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4.5V,五个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及25Ω,标有“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开关各1只,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允许交叉);( )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最 ___________端(填“左”或“右”);
(3)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电阻 ___________(填“断路”或“短路”)。处理好故障以后,适当调整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读出了对应的电流值;
(4)断开开关,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向 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才能达到实验要求;
(5)小明再分别将定值电阻15Ω、20Ω、25Ω连入,将实验所得的五组数据绘制出I﹣R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6)为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___________Ω。
4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测得水温为__________.
42、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观察到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这个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65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43、小红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应该选用 _____(选填“光面”或“粗糙”)的硬纸板,目的是为了在光屏上发生 _____反射;
(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NOF向后偏折,这是为了探究 _____;
(3)如图2所示,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方向转8°,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为 _____度。
44、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A。把一个防水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这依据物理知识是______;
(2)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灯泡a/灯泡a的像)的深度;
(3)某小组实验时,测得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u/mm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v/mm | 23.0 | 45.0 | 67.5 | 90.0 | 113.0 | 135.0 |
根据表中数据,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看起来1.2m深的水坑,其实际深度可达______m,因此看起来不太深的水也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危险!
45、学过比热容后,小方为了测量炉温,设计了一个方案,将100g的铁块放炉内加热到与炉温相同时取出,并立即放入250g,温度为20℃水中,致使水温最后升高到60℃ (不计热损),请计算炉温。【c水=4.2×103J/( kg•℃),c铁 = 0.46×103J/(kg·℃),计算结果取整】
46、如右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
47、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2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像。求:
(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
(2)电源电压;
(3)滑动变阻器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和此时变阻器的阻值。
48、如图所示,鸡蛋正在盐水中上浮,请画出此时鸡蛋所受力的示意图。
49、请仔细观察手电筒(如图所示),在框中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50、如图所示,重为G的木块漂浮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无弹性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连接木块,细线此时处于弯曲状态。现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刚好没过木块上表面,请画出这一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