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在探索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墨子提出物体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称为“端”,引导人们探索物质的组成
B.焦耳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C.欧姆研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推动电学向前发展
D.伏打发明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持续的电流
2、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 )
①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②在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测量多组长度值
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同一段导体对应的多组电压和电流
④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3、关于内能、温度及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内能要增大,一定得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4、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花香袭人
B.和风细雨
C.炊烟袅袅
D.洪水滔天
6、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C.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
D.利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7、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6时26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火箭在向上推进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生热,内能不变
C.火箭利用液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D.火箭升空时燃料被点燃,箭体腾空而起,类同于热机的做功冲程
8、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按生活经验,有关“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会向上飘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D.“白气”是冰棒蒸发的水蒸气
9、冬天,戴着近视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房间,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水雾,之后水雾又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眼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水雾的消失是升华现象
C.用扇子扇镜片,可以加快水雾的消失
D.水雾与霜的形成原理相同
1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 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分别是( )
A.4.5V 1.8W
B.2.5V 1.0W
C.4.5V 1.0 W
D.2.0V 0.8 W
11、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B.将发声的手机置于密闭瓶内抽气
C.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
D.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12、2023年10月29日,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开州区城南故津广场鸣枪开跑,8000名跑友在此享受运动和健康。如图为比赛期间所拍摄到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与平面镜成像都是成正立的像
B.拍摄时,只要运动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为了让更多的运动员入镜,应将镜头靠近运动员
D.照相机的镜头做成的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13、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质的比热容特性的是( )
A.干燥的天气里在卧室放一盆水加湿
B.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C.建人工湖,调节周围的气候
D.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
14、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当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时密度最小
1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力为10牛的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F,已知OA=OB,关于F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等于5牛
B.一定等于10牛
C.可能等于4牛
D.可能等于8牛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17、某款智能锁支持密码和指纹两种开门方式,密码正确相当于开关S1闭合,指纹正确相当于开关S2闭合,开门由电动机完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符合该智能锁设计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9、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随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
B.身高越高通过R0的电流越大
C.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D.体重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20、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孔插座连接不正确
B.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e点氖管发光,说明间可能出现断路
C.若保险丝熔断了,一定是家里用电器功率过大造成的
D.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的人拉离电线
2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所以一定要吸收热量
22、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下列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23、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所示的是火箭上升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24、下列器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核桃夹
C.托盘天平
D.筷子
25、如图所示,上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A、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A、B的边长之比LA∶LB=1∶2,A、B密度之比为ρA∶ρB=2∶1,则A、B的质量之比为______,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26、智能手机是我们常见的通讯工具,请你估测一下手机屏幕的面积大约为80_____,重力大约为2____.(填写合适单位的符号)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28、走进学校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干泡温度计和湿泡温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乙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原因是________。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2)测量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有一只坏了,小明放了一只体温计进去,放学后小明观察并记录了体温计的示数,你认为记录的示数是今天的______(选填“最高”或“最低”)气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
30、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A,导体两端电压为9V时,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3A时,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Ω,导体两端电压应为_________V。
31、由(外围的)轮和(中间的)轴组成的能绕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是杠杆类简单机械,它可以看成不等臂杠杆。若动力F1作用在轮上,阻力F2作用在轴上,动力臂为轮半径R,阻力臂为轴半径r,如图(a)所示,此时为______杠杆,如螺丝刀的柄是轮,刀杆是轴。反之,若动力F1作用在轴上,阻力F2作用在轮上,动力臂为轮半径r,阻力臂为轴半径R,如图(b)所示,此时为______杠杆,如(c)所示的磨刀具用的砂轮(均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如图所示,以下生活实例中,属于轮轴应用的有________(请将编号填入空格内)。
32、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_____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描述的“云与我”相对于地面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33、电工用如图方法检验家庭电路是否有短路情况,先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个标有“220V 40W”的白炽灯L1,然后断开房间的所有开关,ab间加220V电压,发现L1正常发光,说明家庭电路______(填“有”或“没有”)短路情况,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若此时用测电笔接触A点,氖管______(会/不会)发光。
34、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L1、L2串联,表1应是_____表,表2应是_____表,表3应是____表.
3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
(5)小华测算酱油体积时使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类比法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1)要提起图(甲)中的重物,请完成滑轮组的绕线(要求拉力最小)。(______)
(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图(甲)中的物体换成钩码,采用图(乙)所示的绕线方法,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拉力F通过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0.50 | 0.20 | 0.42 | 0.40 | 60 |
2 | 1.00 | 0.20 | 0.76 | 0.40 |
|
3 | 1.50 | 0.20 | 1.05 | 0.40 | 71 |
4 | 2.00 | 0.20 | 1.38 | 0.40 | 72 |
5 | 2.50 | 0.20 | 1.68 | 0.40 | 74 |
第二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位)。
(3)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用光滑曲线画出η与G的关系图。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本次实验中,除物重外,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6)在某一次测量中,将图(乙)中F的方向改为图(丙)所示,其它条件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改变(选填“会”或“不会”)。
37、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瑶瑶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她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她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移动细线调节铅笔水平平衡。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铅笔支点两侧,移动所挂位置使铅笔再次水平平衡,使如图甲所示。使铅笔再次水平平衡是为了______。
(2)进行多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F1l1/N•m | F2l2/N•m |
1 | 0.2 | 0.04 | 0.4 | 0.02 | 0.008 | 0.008 |
2 | 0.2 | 0.04 | 0.1 | 0.08 | 0.008 | 0.008 |
3 | 0.3 | 0.05 | 0.3 | 0.05 | 0.015 | 0.015 |
分析记录数据,同桌小亮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瑶瑶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__。
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甲),瑶瑶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丙),则松手后铅笔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水平平衡”)。
38、小明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甲所示,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1乙所示;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cm,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在凸透镜的______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丙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实验现象呈现的像______( “符合”或“不符合”)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1丁所示;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2a中的______(选填“1”、“2”、“3”或“4”);
(3)她又利用该装置研究视力的矫正问题,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2b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
①将光屏远离透镜;
②将光屏靠近透镜;
③将蜡烛远离透镜;
④将蜡烛靠近透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g取10N/kg)。
(1)如图甲、乙所示,小明将圆柱体合金块(高为6cm)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丁中a所示)。请在图丁中画出浮力
随h变化的关系图像______,并请详细分析浮力随深度变化的情况:______;
(2)进一步分析可知: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______,所受的浮力越______(选填“小”或“大”);
(3)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乙、丙所示),分析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
(4)分析数据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
。
4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实验的设计是选择物体处于______状态来探究的;
(2)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无法测量______力的大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力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内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可忽略______力对实验的影响;
(5)当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41、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1)分析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会形成“白气”,形成“白气”是_____现象.
(3)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若该组同学将烧杯中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到50℃时消耗了1.4g酒精,则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_____%被水吸收.
42、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
(1)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2)请你分析一下,他落在原起跳点时,车厢的地板对他的鞋底有摩擦力吗?
(3)试问他在竖直向上跳起时,在什么情况下,他不能落在原来的起跳点。(不计空气阻力)
4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实验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______;
(2)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表指针始终处于图乙位置,则接线柱______(选填“①②”“③④”或“③⑥”)间出现了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故障排除后,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_(选填选项前字母);
A.“5Ω,2A” B.“15Ω,2A”
C.“25Ω,2A” D.“30Ω,2A”
(4)测量结束后,小明应先______,然后拆除______上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
44、小明为在探究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将一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g=10N/kg)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___________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N。
(2)分析表中第1 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表中的第 6 次、第 7次数据,说明金属完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5)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读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45、一个底面积为0.01m2的电热水器中盛有重为18N的水,水深2d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6、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列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为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47、在一次抗洪救灾中,几位消防官兵找来了一张总体积为0.4m3的长方体塑料泡沫垫,将其放入水中,其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该塑料泡沫垫静止于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2)该塑料泡沫垫的质量.
(3)该塑料泡沫垫的密度.
48、如图所示,画出使用图中所示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49、某剧组为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
(1)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2)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50、如图所示,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