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3、秋季腌制咸菜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入味,而炒菜的咸味仅需几分钟。其主要原因是( )
A.炒菜时盐多
B.炒菜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炒菜时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进入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菜刀刀刃的厚度约为5mm
B.一个标准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盘锦冬季最低气温低约
D.朗读800字的文章用时约1min
5、下列的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
B.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无关
C.水和冰是同种物质所以比热容相同
D.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6、雪花都有规则的六角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晶体。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
A.一粒粒的食盐颗粒
B.晶莹剔透的玻璃
C.烛光晚餐上的石蜡
D.熬好凝固的猪油
7、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8、如图一甲是常用的一种亮度可调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亮度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台灯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将a、c接入电路中,逆时针转动旋钮时,台灯变亮
B.若将a、c接入电路中,顺时针转动旋钮时,台灯变暗
C.若将a、b接入电路中,顺时针转动旋钮时,台灯变亮
D.若将b、c接入电路中,顺时针转动旋钮时,台灯变亮
9、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座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放出热量
D.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10、对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正确使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B.试电笔可以检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是否带电
C.当人站在地上用双手接触火线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D.控制电灯的开关短路会使空气开关“跳闸”
11、生活中我们常用“估测”这种方法,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2mm
B.一枚鸡蛋质量大约500g
C.夏季,为了节能和身体健康的需要,空调最适宜的温度为28℃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12、下列做法中主要是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有( )
A.用水煮餐具,给餐具消毒
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D.炎热的夏天,为降室温向地上泼水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的实验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比L₂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L1的电流大于L₂的电流
②L₁的电阻大于L₂的电阻
③L₁两端电压大于L₂两端电压
④L1的实际功率大于L₂的实际功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4、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OB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
D.反射角一定是
15、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
,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乙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
、
、
、
表示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7、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元件B的电阻大小为0.1Ω
B.两个元件电阻的大小关系是:RA>RB
C.A、B串联接在一起,若电路中电流为0.3A,则电源电压为3V
D.A、B并联接在2.5V电源上时,干路电流为0.75A
18、在“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我们应大力开发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太阳能
19、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奔跑过程中,以看台座位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C.苏炳添奔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裁判员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将碎纸屑吸引起来
B.与磁铁摩擦过的钢针能吸起铁屑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
D.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叭”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21、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22、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
2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摸开关
B.开关接到零线上
C.洗衣机连接地线
D.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24、如图,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的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金属棒中瞬时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
D.负电荷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25、如图所示,小明在游乐场里,坐在匀速转动的摩天轮上。则小明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将________,小明的机械能将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小明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小明将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6、歼-20 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2.8马赫,即15℃空气中声速的2.8倍(15C空气中声速340 m/s)。歼击机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100s运动的路程为______m。通常,进入战斗状态前歼击机丢掉副油箱以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改变。
2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为__________,界面是__________
28、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的密度 。
29、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所示,将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可以看到烛焰晃动,说明 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手指压铅笔的同时,手指也感到疼痛,说明 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 ___________,且带电体具有 ___________的性质。
30、根据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极.(选填“N”或“S”)
31、物体a、b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_______ρb(选填“>”“<”或“=”);若把a,b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2、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从而引起火柴头的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燃烧的。这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实现的。火柴燃烧的过程,是把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33、某小灯泡额定电压是4.8V,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Ω.如果电源电压是6V,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Ω的保护电阻。
34、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力是______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永远________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35、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甲组同学正确安装和调节实验器材,他们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f =10厘米,物高H=4厘米) | |||||
实验 序号 | 物距u (厘米) | 像距v (厘米) | 像高h (厘米) | 像的性质 | |
正立、倒立 | 虚像、实像 | ||||
1 | 50 | 12.5 | 1 | 倒立 | 实像 |
2 | 35 | 14 | 1.6 | ||
3 | 30 | 15 | 2 | ||
4 | 20 | 20 | 4 | ||
5 | 18 | 22.5 | 5 | ||
6 | 15 | 30 | 8 | ||
7 | 12 | 60 | 20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______时,同一物体经过同一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探究,但是与甲组同学的数据对比发现:当物距为35厘米时,他们所测像距为13厘米;当物距为15厘米时,所测像距为31厘米。若乙组同学测量读数正确,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该小组同学想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______相同,_______不同来做该实验。
36、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N。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7、小明同学“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甲图中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酒精灯完全相同;乙图中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相同。
(1) 你认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 (选填“甲”或“乙")组器材.
(2) 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还需要用到其他测量工具。你认为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其他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仅甲组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3) 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3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边液面的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两图进行比较,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是:_____;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将桌面上两杯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区分开。于是他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b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b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要说明理由:_____。
39、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甲乙两个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升温10℃所需时间/s | 升温20℃所需时间/s | 升温30℃所需时间/s |
沙子 | 30 | 64 | 128 | 192 |
水 | 30 | 96 | 192 | 288 |
(1)该实验中用______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如果将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____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多。
40、小宇利用如图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和甲图对应);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放在最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Ω;
(4)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丁所示的小灯泡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是因为受到_________的影响;如果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9V,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___0.38W(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_________。
41、为了比较木块和铜块谁的表面更粗糙,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图乙中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相同;
(2)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据此可以判断______(选填“铜块”或“木块“)表面更粗糙。
42、晓彤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在光具座的滑块上放好。
(1)晓彤点燃蜡烛后,接下来进行调整,使_____、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此时的物距是_____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在图中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则所成像的特点应是_____的实像(填成像性质)。
(3)晓彤猜想,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她猜想的依据是_____。
43、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图所示;
(1)实验中导体电阻大小是利用_______来表示的,这种物理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很多,请举出一例______;
(2)如果选取导线A、B接入电路,是为了研究猜想_______;
(3)如果将B、C分别接入电路,则接入导线_______时电流表的示数大。
44、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物理课本,使它做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_____;
(2)小明以 0.1m/s不变的速度水平直线拉动课本,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N,其示数_____N;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0.2m/s 不变的速度直线拉动同一课本,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想改变课本与桌面的摩擦力,你的方法是_____。(写一种即可)
45、按常规,飞机在失事,调查人员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好搜寻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实际上,通过模拟空(海)难事故的一系列超常条件,破块性试验,可确保对“黑匣子”可靠性的综合探究.
(1)抗穿透性试验
一质量为250kg的淬火钢锭从3m高落下砸向“黑匣子”.淬火钢锭对黑匣子做了多少功?(g取10N/kg)
(2)防火试验
设“黑匣子”质量为10kg,外壳材料的比热容为502.8J/(kg•℃),环境温度是20℃,燃烧过程中“黑匣子”共吸热5.43×106J,试求该“黑匣子”要接受多少℃的高温考验?
46、按照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总质量为24t的12轮平板车(如图甲),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在平直公路上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图乙是它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的v-t图。求:(取g=10N/kg)
(1)车辆的重力是多少?
(2)7~12s内车辆驶过的路程是多大?该段时间内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多大?
(3)车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超出规定的标准了吗?
(4)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解释为什么平板车要有较多的轮子?
47、如图所示是教室的一窗户,其框架是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质量为2.7kg。(ρ铝合金=2.7×103kg/m3 ,ρ钢=7.9×103kg/m3 )
(1)该窗户框架需要的铝合金材料的体积大约是多大;
(2)和采用不锈钢材料相比,铝合金窗框架可以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48、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______)
49、小明用天平测得某物体的质量为33. 4g,请将图中的游码画到标尺的相应位置处;
50、如图所示,请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