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小林用水平推力F推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则( )
A.0~1s,推力做的功为 100J
B.3s~5s,推力克服摩擦做功 200J
C.3s~5s,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200W
D.1s~3s,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5s~6s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2、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木塞飞出时,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L1与L2串联
B.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C.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D.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4、若在枪管口安装“消音器”,可以降低枪声的( )
A.频率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3
6、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心率大约为每分钟72次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音强弱为90dB~100dB
7、把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下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速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8、如图所示,是利用瓶子做的几个小实验,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力敲击装水的瓶子,右侧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B.图乙中,玻璃管做的粗一点可以使液体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
C.图丙中,透过水瓶看到铅笔的像可能是倒立的
D.图丁中,瓶中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
9、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放大镜成像
C.路口的反光镜
D.路灯下的影子
10、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B.若甲、乙质量相等时,
C.若甲的体积为时,其质量是60g
D.若乙的质量为15g时,其体积是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B.如果将蜡烛移到20cm刻线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C.如果此时撤掉光屏,就没有像了
D.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像
12、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13、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凝固图像
B.凝固过程持续了24min
C.该物质在4min时是固态
D.该物质在12min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14、学生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小阳在练习使用电流表时,想设计这样一个电路,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两只小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1的电流。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符合小阳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壶的三角插头,其中A接的是水壶的金属外壳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C.为了安全,使用测电笔时不能将测电笔的任何部位接触人体
D.用电高峰时小明家电表转盘转动加快,说明消耗的电能增多
17、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现象,使坐在教室前排某一侧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面的字,发生“反光”现象的原因是( )
A.黑板太粗糙
B.黑板发生了漫反射
C.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D.黑板对光不反射
18、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当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时密度最小
19、如题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从某点a点移到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
线如题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1的阻值分别是( )
A.
B.
C.
D.
20、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2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后,我们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图乙中,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判断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C.图丙中,波形图显示的是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波形
D.图丁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22、贵州“村超”凭借着全民参与的激情与活力火爆全国,足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下列关于足球运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飞向球门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23、以下关于电学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过程中产生了新电荷
B.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
C.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D.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24、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小组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显现的光路,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B.图示OB与OA关于法线对称,由此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C.让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不可能沿OA方向射出
D.将光屏左侧向后折叠,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说明此时反射光不存在
25、单位换算:①12nm=______m,②108km/h=______m/s。
26、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7、如图是某运动员训练时的s-t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运动员在AB段处于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28、如图所示的情景不是表演的杂技,而是摩托车被汽车撞击后,摩托车突然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式“减速”)时,骑车人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使骑车人竟然倒立在车把上,然后砸到汽车上,汽车外壳发生了凹陷,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29、甲、乙两地相距10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输电线,投入使用前,需要对输电线进行测试。技术人员在甲地用电源、电压表和电流表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试,当在乙地输电线两端接入阻值为10Ω的电阻时(图中未画出),电压表示数为5.0V,电流表示数为0.10A;保持电源电压不变,技术人员在某处将输电线线设置成短路(图中未画出),再次测试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甲、乙两地间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________Ω;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是________。
30、如图所示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观察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可以判断 _____(选填“左”或“右”)侧水的压强较大;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_____相同。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上边缘8cm,右侧注入酒精,酒精液面距离橡皮膜上边缘10cm,可以观察到橡皮膜没发生任何形变,则酒精的密度ρ酒精=_____kg/m3。
3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两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后,灯、
均正常发光。则甲是______表,乙是______表。
32、根据题意填空
(1)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由此可知,在每秒钟内电流方向变化了_____次,周期为________秒.
(2)指南针能指南北,是由于________作用的缘故,地理的南极在地磁场的________极附近.
33、教室中日光灯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V,同时工作的电灯增多时,电路中的总电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位置a移到另一位置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4A-0.2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2V-4V,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位置和b位置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______.
35、下表是某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
温度 |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小组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3)温度为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4)创新小组思考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解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针对此实验,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36、小明用两节干电池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如图甲所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2A”“。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灯泡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A,此时灯泡的功率为_____W。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Ω。
(6)小明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
(2)移开酒精灯,小明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地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39、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___________。
(2)为了测出干路中的电流,可以只改接图甲中的一根导线,这根导线是电流表与___________(选填“L1”或“L2”)之间的导线。
40、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A物体,使其做_________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东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通过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在铺有粗糙毛巾的长木板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出图线。对比分析两人图线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小东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老师强调:“只有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能读数”,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
41、
(1)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①小容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②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再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沸腾图像 a,则由下图的图像a可知,小容实验时水的沸点为 ℃.
③同组的小刚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再次实验,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图像b,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 (选填“a”或“b”).
(2)如下图所示是小易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①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②小易在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③当小易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接下来他应将蜡烛B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才能完成实验.
42、图甲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该实验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
两种液体,选用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此实验主要的探究方法是______法和转换法;
(3)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两液体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乙虚线部分可知,小华采用的是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4)当两液体均加热到时,
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5)若液体的比热容为
,则
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
。
43、小明用图所示电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导体ab放入磁场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导体ab的运动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
(2)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导体ab的运动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
①找出描述小明操作有问题的语句:___________;
②正确的表述应为:___________。
44、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 | 0.5 | 1.0 | 1.5 | 2.0 | 2.5 | |
升高的温度/℃ | 水 | 2.0 | 4.0 | 6.0 | 8.0 | 10.0 |
沙子 | 4.3 | 7.9 | 15.2 | 18.4 | 21.5 |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__________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 __________ 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__________
(4)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 __________ 之比相等。
45、如图,电源电压恒定,、
为定值电阻,
。只闭合开关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闭合开关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求:
(1)电源电压。
(2)的电阻值。
46、
(1)
(2)
4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电流表A2的示数为2A,通过L1的电流为3A。求:
(1)A1的示数是多少?
(2)电灯L1两端的电压(即V的示数)是多少?
48、(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小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49、如图,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请在图中画出箱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动力F的力臂L.
50、如图所示,一小球沿光滑的斜面滚下,请画出该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重心,不计空气阻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