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在各种微粒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 | 现象 |
A | 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
B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C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D |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A.A
B.B
C.C
D.D
3、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和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 | B.实验室制O2 | C.实验室制CO2 |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4、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3
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6、莲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是氧化物
B.没食子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没食子酸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氧元素
D.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可以生成CO
7、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结构信息如下表,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电子数 |
甲 | 6 | 8 | 6 |
乙 | 8 | 8 | 8 |
丙 | 8 | 10 | 8 |
丁 | 9 | 10 | 9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8、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4个钾离子:4K
D.6个氧原子:3O2
9、下列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的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2g氢气在1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g水
D.16g硫在16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2g二氧化硫
10、硒化亚铁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2
C.-3
D.+3
1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镁条
C.氧化铜
D.硫酸钠溶液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向盛有硝酸铵的试管内加水振荡,溶液温度降低
13、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C | 一定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 分子的体积变大 |
D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
B.B
C.C
D.D
14、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 用磁铁充分吸引 |
C | 鉴别稀盐酸和水 | 用金属铜分别加入少量两种试剂中,观察现象 |
D | 鉴别N2和O2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15、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扑灭
C.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16、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方法 |
A |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C | 检验H2中混有的CH4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罩干燥烧杯 |
D | 鉴别外观相似的黄铜,黄金 | 分别灼烧 |
A.A
B.B
C.C
D.D
1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都是有毒气体
D.分子构成相同
18、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g
C.连翘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34
D.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9、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20、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得出一定的化学结论,根据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能留下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铜
B.乙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丁实验不仅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还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1、石墨烯由石墨制成,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C60的结构相同
B.石墨烯常温下可还原氧化铜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吸附操作
D.上述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22、“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B.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C.与直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
D.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原子中,由于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4、晋泉高粱白是由省级中华老字号太原酒厂生产的著名白酒,在酒所含的各种物质中,属于溶剂的是
A.水
B.酒精
C.乳酸
D.乙酸乙酯
2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C.空气中的少量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26、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2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质量/g | 100 | 20 | y | x | |
反应后质量/g | 32 | 140 | 108 | 0 |
(1)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表中x的值为_______。
2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锌元素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3)氯化镁_____。
(4)标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2Fe3O4_____。
29、(1)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秒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灯焰中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时_____。
(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____然后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_____起来。
(3)清洗玻璃仪器时,当看到仪器中的水既不_____也不_____时就洗干净了。
30、请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b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30g。
(2)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选填字母)
A.b>a=c B.a>b>c C.b>a>c
(3)t2℃时,500g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31、下表是NaCl、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C | 0 | 20 | 40 | 60 | 80 |
NaCl的溶解度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NO3的溶解度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Ca( OH)2的溶解度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1)NaCl和KNO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20°C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40°C时,取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 分别加热蒸发10g 水后,再恢复到40°C ,所得NaCl溶液质量______(填“>”“=”或“<” )KNO3溶液质量。
(4)向20°C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C,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2、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水减少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上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不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上的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加一;
③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属于__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的种类)
33、下图是家用白炽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白炽灯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 ;
(2)在白炽灯中充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白炽灯的灯头是用铝而不用铁的,是由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是铝的抗腐蚀性却比铁强,请写出能证明铝比铁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4、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补全 图中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 。
(2)一个丙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甲的化学式为_____。
(3)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35、写出符合条件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1)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
(2)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反应: ____________。
(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_____________。
36、(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1)下列物质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青花瓷瓶 B.纯棉被单 C.腈纶运动衣
(2)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主要有水和 。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元素。
(3)面粉中含有的淀粉可以燃烧,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 事故,造成危险。为避免此类危险的发生,生产面粉时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 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气体法。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得出CO2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实验分析】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
装置丁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吸收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
B.防止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②实验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小明同学认为小科的方案存在问题,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即使操作规范,但由于生成的CO2在装置中残留,也会造成测得结果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增加下图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 ,其中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沉淀法.
【实验原理】利用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通过沉淀的质量而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11.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证明CaCl2过量(即让样品中Na2CO3完全反应)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CaCl2过量;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10.0g,由于沉淀表面粘附滤液,不经洗涤就烘干,称量沉淀的质量将会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④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共3分,只写出化学方程式给1分)
38、某课外小组对铁的锈蚀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1】铁锈蚀的条件
实验 | ① | ② | ③ | |
现象 | 放置一周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放置两周 |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无明显变化 | 铁丝表面红色物质增多 |
(1)由三支试管放置一周后中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①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为什么①中“油封”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探究2】“油封”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实验1:将蒸馏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室温(12℃),取等体积水样于2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加5mL花生油进行“油封”,用溶解氧传感器测定两个水样中溶解氧含量。
实验2:操作与实验1相同,室温变为19℃,花生油改用煤油。
| 时间/h | 0 | 2 | 6 | 12 | 24 | 36 | 48 | |
溶解氧含量/(mg/L) | 实验1 | ①未油封 | 2.42 | 4.75 | 6.44 | 8.45 | 10.10 | 10.43 | 10.51 |
②油封 | 2.43 | 3.02 | 4.28 | 4.81 | 6.47 | 7.20 | 7.98 | ||
实验2 | ③未油封 | 1.95 | 3.79 | 6.23 | 7.98 | 8.98 | 9.09 | 9.08 | |
④油封 | 1.93 | 3.42 | 5.37 | 7.11 | 8.26 | 8.24 | 8.22 |
已知:未煮沸的蒸馏水中溶解氧含量,12℃时为10.68mg/L,19℃时为9.10mg/L。
(3)对比花生油、煤油,进行“油封”时,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___。
(4)0小时,实验2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实验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生活中常用在金属表面涂油的方式“防生锈”,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6)探究1实验①中,放置两周后铁丝依然出现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9、(素材来源:人教上册P8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B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0、取一个吹足空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这是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