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石灰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2、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不合理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4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物质甲和丙都属于化合物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
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6.82mL水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固体装在小烧杯里进行称量
D.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
”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X=19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2有毒,不溶于水
7、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与构成硫酸铜的微粒种类相同的物质是
A.氯化钠
B.水
C.氧化汞
D.氦气
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9、化学小组为探究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Ag
B.由面实验①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C.只由实验①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D.实验②中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1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11、下列对应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取样
C.振荡
D.检查气密性
1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每个步骤中都用到了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C.海水晒盐后得到的苦卤可以用于制镁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氯酸钾、铜
B.生铁、生理盐水、液氧
C.臭氧、氯化氢、钢
D.冰水混合物、白醋、氮气
14、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B.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少许能量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蒸馏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物质在水中都能分散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5、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铅笔芯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
C.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制墨汁
16、将泡腾片[含维生素C、柠檬酸(C6H8O7)和碳酸氢钠]放入水中可看到大量气泡产生;某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其中一个反应为:。为测定生成物NaxC6H8-xO7化学式中x的数值,用4套相同装置(图1)加等量的水后,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固体进行实验,测得该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 柠檬酸/g | 碳酸氢钠/g | 气体体积/L |
1 | 1.92 | 0.84 | 224 |
2 | 1.92 | 1.68 | y |
3 | 1.92 | 2.52 | 672 |
4 | 1.92 | 3.36 | 672 |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M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B.读取量气管数据前若未调节水准管使左右液面相平,测得气体体积将偏大
C.表格中y=448
D.应选用第3组实验的数据进行计算,经计算x=3
17、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痛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中子数为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质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
B.高炉炼铁中CO的产生:
C.电解食盐溶液生产NaOH和Cl2:
D.超氧化钾(K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钾和O2:
19、生产自来水时,可用于消毒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氯气
D.明矾
20、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烧白瓷
C.刻石雕
D.晒海盐
2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C.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3、如图模型可以用来表示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是
A.
B.
C.
D.
24、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溶液中加水
B.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
固体并搅拌
C.③表示电解水
D.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25、如图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2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⑤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⑤可形成型化合物
27、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 t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为_____,电子数为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铝制品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______。
(4)铁放入稀盐酸后得到的浅绿色溶液,其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
(5)写出硝酸根离子的符号,并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6)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9、生活中含碳的物质用途广泛。冰箱除味剂中所含的碳单质为___________;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0、某钙镁咀嚼片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
××牌钙镁咀嚼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镁 每片含量:钙 210 mg;镁 50 mg |
(1)其中“钙、镁”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2)该保健品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mg。
31、请从H、C、O、K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各写一例):
①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②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_______;
③可溶于水的碱_______;④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
32、(1)下图是一个自制简易净水器。A、B 两层需要放置细沙或活性炭,根据净化材料特性,A 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_(填“细沙”或“活性炭”)。可选用试剂_____来检验该装置净化后的水是否为硬水。
(2)自然界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 Ca(HCO3)2,它们在受热时生成 CaCO3、CO2 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3、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 个四氧化三铁分子______;
(2)3 个氯离子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 。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______。
3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将汞持续加热出现红色粉末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中燃烧 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
3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用物质的名称填空)
(1)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中含有________;
(2)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钙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收集到尽可能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收集装置______。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NH3、C12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38、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______。
(3)制氢气时,用B装置代替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进入。
(4)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______(填装置代号)装置,验满方法为______;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I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9、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高铁时代是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为人们提供了快捷的出行方式,并能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产生深远影响。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铁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性。
②高铁刹车自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造,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__________等特性。
③高铁车身使用新一代环保水性涂料,除表面细腻、美观、易清洁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附着_______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0、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图 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用图 B 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____。
(3)图 C 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甲同学用图 D 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
(重点设问补充)
(5)要想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需要做一个补充实验:将甲同学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完全相同,可观察到该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