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降温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2、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烧制瓷器
D.整理桌椅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A | CO2气体 | CO气体 | 点燃 |
B | 铜粉 | 铁粉 | 磁铁吸引 |
C | CO气体 | CO2气体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C固体 | CuO | 在空气中灼烧 |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B.都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C.一氧化碳有毒,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5、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6、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日。关于消防安全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粉厂和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为方便充电,手机充电器一直连接电源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7、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O2
D.H2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9、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错误的是
A.石蜡燃烧: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氧化汞受热:氧化汞汞+氧气
C.硫和氧气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10、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C.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D.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炭黑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用作书写用的墨汁
D.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12、甲醇汽油是将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B.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甲醇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酿造米酒
B.机杼织布
C.编制竹器
D.金简刻字
14、中小学开设的劳动课内容丰富多样。下列课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学习插花
B.制作木雕
C.用葡萄酿酒
D.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16、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
17、溶液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18、关于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属于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0、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化学上的成就是
A.修订元素周期表
B.测定空气成分
C.主持测定相对原子量
D.确立了原子学说
2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CuSO4溶液(FeSO4)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CuCl2溶液(HCl) |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铁粉(锌粉) |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22、杭州亚运会使用甲醇作火炬燃料,真正体现了“零碳”行动。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B.甲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C.虽然是“零碳”,但它燃烧仍有CO2生成
D.甲醇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4
2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
C.
D.
2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瓶中气体 | 检验 | 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瓶中,未复燃则该气体不含氧气 |
B |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 鉴别 |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MnO2,看是否有气泡 |
C | FeCl2溶液(CuCl2) | 除杂 | 往混合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N2(O2) | 除杂 |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碳粉点燃 |
A.A
B.B
C.C
D.D
2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
B.微粒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C.转化观:铁丝燃烧生成氧化铁
D.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26、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肥皂水均为碱性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7、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体现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_____________。
(3)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_____________。
28、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
(2)84消毒液不能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HCl)混用,二者混合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以及氯化钠和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3)ClO2属于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单质
C 氧化物
29、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活之基。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市政府号召广大市民朋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完成下列问题:
(1)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2)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
30、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标志表示物质回收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 ℃时,将50 g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3)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t1℃时,a、c两种溶液的浓度相等
②t2℃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④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⑤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32、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氘 | 1 | 1 | 1 |
氚 | 1 | 2 | x |
①氘和氚属于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______。(任写一种)
3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4、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的元素符号为 ; (2)三个锌离子 ;
(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3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③亚铁离子______;
④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⑤溶于水放热的物质______。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③已知核电荷数19的元素是钾元素,请写出E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
36、化学跟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将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人体内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4)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7、在实验室里选用下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氧气。
(1)某同学选用装置B和F来制取氧气。
①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中的反应就已经停止(如下图)。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两种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2)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②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为方便实验室制CO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用E装置(所装水足量)测定CO2气体的体积,先连接好CE装置且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小,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9、过氧化钙(CaO2)能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CaO2+2H2O=_____Ca(OH)2+O2↑
(1)配平方程式:_______CaO2+2H2O=______Ca(OH)2+O2↑
(2)若将72g过氧化钙加入到足量水中,求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是多少?
40、小明打开雪碧时,发现有大量气泡逸出。他查阅资料得知,雪碧属于碳酸饮料。
(1)解释大量气泡溢出的物理变化原因_____。
(2)喝完碳酸饮料后打嗝。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