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锌(碳) |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
B | 氯化钾(二氧化锰) | 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
C | CO(CO2)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 |
D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A.A
B.B
C.C
D.D
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MgO
C.NaOH
D.
3、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是零碳甲醇,它是利用捕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焦炉气中的氢气合成的,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三大化石能源
B.甲醇是由1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甲醇的生产与应用不仅缓解了碳排放,还将成为较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2】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C.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金属元素离子的是
A.
B.
C.
D.
6、《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
A.是黑色固体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性质稳定
D.具有还原性
7、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B | 丁香花开,香满鹤城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 |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 加压后,分子变小 |
D | 温度计水银受热体积膨胀 |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 |
A.A
B.B
C.C
D.D
9、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0、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不包括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作为中学生,一定要了解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常识。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B.进入煤矿的可矿井前要做灯火实验
C.发生火灾时,弯腰、湿毛巾捂口鼻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D.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12、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物Y可能是Ca(OH)2溶液
C.反应①属于吸热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可能发生转化②
13、“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 “一滴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营养价值不高,长期过量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其成分之一为乙基麦芽酚(化学式为C7H8O3)。下列关于乙基麦芽酚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1个臭氧分子
B.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
C.该物质为氧化物
D.C、H、O的元素质量比为7:8:3
14、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空气、汞
B.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C.化合物:氢气、干冰
D.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
15、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16、北京冬奥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属于金属元素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碲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7、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18、下列关于化学家与化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拉瓦锡用定量实验,测定出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B.道尔顿创立了分子学说
C.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 B.检查气密性 | C.点燃酒精灯 | D.氧气验满 |
A.A
B.B
C.C
D.D
20、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涉及3种氧化物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纳米纤维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为解决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21、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计划的是
A.工厂废气高空排放
B.工地配套防尘措施
C.推进农村垦荒伐木
D.发展重型柴油货车
22、某水库中氮、磷含量升高,其中的“氮”“磷”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3、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比合金更广泛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24、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产生水雾,得出结论酒精中含有氧和氢元素
B.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说明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电解水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加入高锰酸钾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说明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5、空气中的氦气常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主要利用的氦气性质是
A.无色
B.难溶于水
C.不能燃烧
D.密度比空气小
26、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可以适量加入食品添加剂
B.用甲醛来浸泡海产品
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经过淘洗后可以食用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做调味品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气势磅礴,振奋人心。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字部分:
(1)红旗飘扬:旗杆的主要成分是不锈钢,不锈钢中含有铁元素______。
(2)空中战鹰: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放电时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在化合物中锂元素通常显+1价,则锂离子的符号是_____。
(3)绚丽彩烟:飞机划破长空,拉出美丽彩烟,白色烟中含有氯化铵_______;紫色烟中含有氯酸钾,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钢铁怪兽:坦克主要材质为钢铁,用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_______(2)氧原子_______;
(3)水_________(4)氧分子________;
29、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根据它回答下列问题。
(1)第16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其单质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从周期表结构看,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数关系最为密切。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任写一条)。
30、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 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 残存固体全部溶解, 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试推断:
(1) 通过以上现象分析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 一定没有_______。
(2) 通过以上现象分析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_______, 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 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31、航天事业的发展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
(1)资料一:发射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的燃料有偏二甲耕),发射时与助燃剂四氧化二氮
)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化学式为___________;偏二甲肘和四氧化二氮两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氮原子 B.2个氮原子 C.氮分子 D.氮气 E.氮元素
(2)资料二: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月球表面富合钛铁矿,其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资料三:据报道,载人宇宙飞船中一般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其中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常温下就能消耗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同时生成另一种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纯净、干燥的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B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2)实验中装置末端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______。
(3)写出D处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4)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检验实验结束后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33、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自来水 ③液氮 ④洁净的空气 ⑤铁水 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气体⑧澄清石灰水 ⑨稀有气体。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
34、2021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爆发。测量体温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体温测量仪功不可没。
(1)传统型--体温计。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中的___________(选填“必需”或“有害”)元素,汞是一种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方便型--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钽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3)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
①该测温仪还可以用于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析万泉河的水质
B.测量双氧水分解时生成的氧气质量
C.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
D.探测炼铁高炉是否漏热
②该测温仪的外壳材料,你认为最好选用___________。(选填“塑料”或“合成纤维”)
35、中科院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成功集成出30kW级的锌溴液流电池电堆。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
(1)除氢能、太阳能外,请再写出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__。
(2)已知锌、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双选)。
A.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
B.锌原子的质量为65.38
C.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Br2”表示2个溴原子
(3)锌溴液流电池电极材料中含有氮化钛(TiN),已知氮化钛中氮元素显-3价,则氮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中含有溴化锌(ZnBr2),在物质分类中溴化锌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某锌溴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中溴化锌的质量分数为45%,则配制20kg这种电解液需要溴化锌的质量为______kg。
36、请在①氢气、②石墨、③干冰、④氦气、⑤氮气、⑥氧气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可以作制冷剂的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铅笔中含有的成分是 ;可供人呼吸的是 。
37、化学研究性小组做酸碱中和实验。当小组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实验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产生质疑,要对这瓶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1)[分析]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吸收,还可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氢氧化钠样品部分变质。猜想二:该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
(2)[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同学们经过研讨,认为此方案不合理。方案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正确 |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4)[继续探究] 同学们继续探究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你认为他们需要测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固体样品的质量 b.碱石灰实验前后的质量
c.浓硫酸的质量 d.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
e.所用稀硫酸的质量
(5)[实验反思] 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8、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3)收集的气体用玻璃片的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
39、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浓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此幕布能防火的两点原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40、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问题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氧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变成了液态氧_____。
(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_____。
(3)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_____。
(4)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其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注意事项:“为保证其肥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请解释该注意事项蕴含的化学原理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