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和
两种气体的是:①通入石灰水②通入灼热的氧化铜③通入石蕊溶液④点燃⑤用鼻子闻⑥观察颜色
A.④⑤
B.③⑤
C.⑤⑥
D.只有⑤
2、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
B.原子、离子转化模型
C.化学反应关系模型
D.自来水厂净水模型
3、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取样,灼烧 |
B | 除去 | 点燃 |
C |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 |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
D | 区分酒精和醋 | 取样,分别闻气味 |
A.A
B.B
C.C
D.D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深入研究部分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基础上,把相关数据输入电脑软件, 设置一定条件进行模拟化学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化学研究的效率。现代化学逐渐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B.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显的优为重要
C.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实验可用电脑模拟,传统实验已不重要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B.
C.
D.
6、打开包装袋的饼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现其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火减灾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火火器灭火
D.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火
8、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食品充氮气防腐
C.液氦用于冷冻机
D.氮气用于化工原料
9、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稀盐酸
10、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Mn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12、对下面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 解释与评价 |
A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
B |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O2) | 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为催化剂 |
C | 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水,密封、振荡,塑料瓶变瘪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13、如图是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NaC1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2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D.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15、在化学反应A+2B=C中,1.5gA与适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9.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g
B.9.5g
C.8g
D.4g
16、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小苏打-—碳酸氢钠
B.熟石灰-—氧化钙
C.大理石-—碳酸钙
D.纯碱-—碳酸钠
17、判断某溶液呈酸性的方法可行的是
A.闻气味,有无刺激性
B.根据溶质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滴加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18、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B.平时使用的铁制品大多是纯铁
C.人体适当补铁能预防贫血症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19、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跟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若8gA与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为
A.18g
B.22g
C.80g
D.36g
20、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2HCl=CaCl2+2H2O
B.Fe2O3+6HCl=2FeCl3+3H2O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OH)2+CO2=CaCO3↓+H2O
2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马、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乌头碱分子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22、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4、某水库中氮、磷含量升高,其中的“氮”“磷”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5、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
26、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住宅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弯腰速离着火区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27、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量筒代替试管收集(如下图所示):
(1)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____________端。(填写“M”或“N”)
②当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H2体积V_____________10.0mL。(填写“>”、“=”或“<”)
(2)请写出上述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8、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做食品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_____;
②自然界最硬的物质_____;
③实验室里的燃料_____;
④用于炼钢的气体_____。
29、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明显现象,为验证 CO2 与 NaOH 能够发生反应, 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对于“气球先膨胀”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有下列猜想:①只有 Na2CO3,②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物,假设猜想②正确,猜想①不正确。请写出证明猜想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 现象。(提示:Na2CO3 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
30、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盛产优质大米,大米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
(2)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理由是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③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⑤提得使用双面纸张
(5)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因为该塑料具有__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
(6)橘子、柠檬等水果中含有酸,吃起来越酸的水果,其果汁的pH越________。(填“大”或“小”)
(7)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根据信息可知,维生素C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食盐 b.苛性钠 c.硫酸镁
③为较好吸收利用维生素C,食用黄瓜时宜__________(填“凉拌”或“煮熟”)。
31、(4分)下图是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B是铁丝和氯化铜溶液中的—种,C、D是两种盐溶液(初中知识范围内)。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
(3)在图中写出A、B、C、D四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32、(1)“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2)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3、(8分)今天是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日,九年级1班某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练习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员为他们提供了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装置和仪器:如图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张勇同学选择了装置B和D制取并收集氧气,他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如果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他的操作方法是 。针对张勇的做法,刘丽同学提出还要增加仪器F更好,该建议的好处是 。
(3)李芳同学想用装置A和C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4、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 (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 (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3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
(2)在水、氯化钠、水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36、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氩元素_____;
②硝酸钾中的阳离子_____;
③氯化铝_______;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
(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前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70mL。小强测定的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
30 mL | 11 mL |
①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他得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
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
B.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C.读数时没有将气球捏瘪
D.铜粉的量太少
E.铜粉的量太多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两个实验(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只有实验______(填“A”或“B”)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写出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8、金属、酸、碱、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内容。
(1)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小组成员将足量的蜡烛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将集气瓶密封。仪器测出集气瓶内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示,写出实验数据呈现的一项结论_____。
(3)向100g含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Zn,充分反应后,Zn固体全部消失,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称得滤液的质量为100 g。
①请写出该反应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请分析滤液质量与原混合溶液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
(4)下图是制备气体的部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若要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图中的发生装置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又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若制取的气体用D收集时从a进入,则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
(5)钠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炭黑。假若有9.2 g的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可生成炭黑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9、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防毒面具材料的制备。为研究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氯气(Cl2)的吸附性能,(吸附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科学工作者们做了系列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分析图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还能减少污染,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9.2g的酒精与16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8g H2O、8.8g CO2 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