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A.吸附异味
B.杀菌消毒
C.过滤杂质
D.节能环保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O2-
B.2O3
C.SO2
D.2O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所以能燃烧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因为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科学家已经证实水结冰过程中存在“临界冰核”,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气凝胶冰”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临界冰核”是一种混合物
B.“气凝胶冰”与冰的化学性质相同
C.“临界冰核” 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D.“气凝胶冰”中的分子间没有间隔
6、实验方案的设计应科学合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严谨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7、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对下图两个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8、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围巾
B.塑料大棚
C.陶瓷餐具
D.纯铜电线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 B.物质的分类 | C.空气的组成 |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
A.A
B.B
C.C
D.D
11、请听实验室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我炸裂了
B.酒精:我挥发了
C.铁丝:我生锈了
D.蜡烛:我熔化了
1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CO2
C.N2
D.Ne
1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14、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渭”指的是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的渭河,下列做法不能保护渭河环境的是
A.火力发电厂冷却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废旧电池不随意扔入河流
D.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15、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8.9g,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剩余固体7.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冒气泡,共用去稀盐酸100g。若7.8g剩余固体煅烧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2.2g
B.4.4g
C.3.3g
D.6.6g
16、玫瑰花开,满园飘香。在远处就能闻到玫瑰花香,从分子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家庭日常生活,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明火旁倾倒面粉
B.冰箱放置在靠近炉灶旁
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外
D.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18、荆州市区2023年5月7日空气质量报告:空气质量污染指数46,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空气质量状况为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
19、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加热
C.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 用滴管取液体
2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表面发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蒸气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将燃烧的蜡烛吹灭,烛芯处飘出大量白雾
22、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锌粒
C.加热液体
D.检验O2
2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24、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
D.禁止堆放易燃物
25、常做水果催熟剂的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X的数值为3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D.乙与丁的质量比为8:3
2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Cu、Fe、Ag金属活动性
D.闻气体气味
27、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钙离子___________;
氦气___________;
氧化亚铁___________;
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
2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如图是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装置:
(1)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B装置预先放入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_。
29、酒精火锅方便卫生,使用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火锅酒精炉添加酒精,防止_____,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其灭火原理是_____。
30、(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氮元素__________;
②3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④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
(2)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①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a.x的数值为__________。
b.“11”指的是__________。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31、小金探究用平菇(一种可食用菇)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②在B塑料瓶中加入两片平菇,在A塑料瓶中加入17mL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依次打开弹簧夹K2,K1.过氧化氢溶液进入B塑料瓶与平菇接触,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③使用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氧气收集,每隔5s记录一次,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容器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约15秒后产生的气体量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如图4种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3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化学核心素养。
(1)小米11发布会上展示了氮化镓充电器,功率比硅高900倍,具有高效率低发热、高功率小体积的优点。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x=_____。
②氮化镓的一种工业制法是用单质镓和NH3在高温下制得,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硅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
(2)图1为工业上用FeCl3溶液蚀刻电路板上铜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中铜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2表示的是铜的化合价与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
②CO和Cu2O加热时也能反应,产生Cu和CO2,反应中CO体现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③将少量Cu2O固体投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而且容器底部有单质铜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福州是宜居之城,有福之州。
(1)“佛跳墙”是福州传统名菜。菜名源自诗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诗句体现出分子的哪些性质 _____ 。(填一点)。食用盐成分氯化钠是由 _____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紫薯营养丰富,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这里的“铁”、“钙”是指 _____ (填字母序号);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3)如图是钙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①钙元素属于 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钙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 ;
③钙原子中,质子数为 _____ ,电子数为 _____ ,容易失去 _____ 个电子形成离子,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_____ 。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
(2)硅元素______;
(3)镁离子______;
(4)写出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______。
(5)在地下煤矿作业要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瓦斯燃烧引起爆炸,写出瓦斯燃烧的方程式_____。
36、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小敏同学实验时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
3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以下相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实验时,还应在试管口放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3)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A.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4)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该装置装满水,则氧气应从________端进入。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
39、在2021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的燃烧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写一种即可)。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如图一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实验二:如图二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利用此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0、写出用烧碱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 价;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此反应______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