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新能源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乙醇汽油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氢能
2、下表是NaCl、KNO3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实验室有一包不纯的KNO3样品180g(含有少量NaCl),为提纯KNO3,同学们采用如下方案,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所得固体中未检测出NaCl残留,则理论上原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A.78.7%≤w≤93.9%
B.17.6%≤w≤78.7%
C.80%≤w≤78.7%
D.80%≤w≤93.9%
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组成
D.物质的组成
4、中国科学院有一位科学家对铟、铱、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该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钟南山
C.屠呦呦
D.袁隆平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氨水易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夏天铁轨间的缝隙变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6、下列有关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
B.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有热量放出
C.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分子的种类和数目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7、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的整体创意是以“五洲融合、天府文化、赛事标识系统、成都成就梦想”为核心,着重表达新时代天府文化的内涵。制作奖牌的金属应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溶解性
D.耐磨性
8、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风能
D.太阳能
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面粉
C.食盐
D.乙醇
10、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取石灰石样品 ag,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样品中的杂质受热时不参加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两种
B.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b—a) g
C.向N 点对应的固体加水,放出热量
D.0~t₂min内, 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11、若要烹饪出味道鲜美的鱼,厨师通常是将鱼煎过后,再依次加入少许食醋和白酒,这是因为食醋中的乙酸与白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就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构成的
B.乙酸乙酯中分子有香味
C.乙酸乙酯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12、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做核酸病毒保存液,其中一种物质为盐酸胍(CH6ClN3),盐酸胍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关于盐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胍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构成
B.盐酸胍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
C.盐酸胍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盐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5
13、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14、如图所示,向水中加入某物质X后出现下列变化,则物质X不可能为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氧化钙
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厨房中的面粉和小苏打 | 观察颜色 |
B | 鉴别软水和硬水 | 加入等量的肥皂,观察现象 |
C |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
D | 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 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1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17、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矿石
B.金刚石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氢气燃烧生成的水
18、“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Na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则Cl的化合价为
A.+1
B.0
C.-1
D.-2
1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盛有等质量镁粉和铝粉的烧杯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固体
20、室温下,下列果汁或饮料的近似pH中,呈碱性的是
A.苹果汁:3.1
B.番茄汁:4.1
C.西瓜汁:6.1
D.苏打水:9.0
21、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22、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23、“萘胺”()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萘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B.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C.萘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4、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后比较硬度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振荡
C.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观察固体的颜色
D.和
: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25、10℃时,将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图1是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图2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b
B.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D.温度升高至25℃时,图1试管内所得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26、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海马贡酒
C.椰树牌天然椰子汁
D.铝合金窗
27、“海绵城市”理念是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下图为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示意图:
(1)下列有关海绵城市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正确的是 。
A.建设海绵城市可减少水的流失
B.水体有自净能力,雨水和生活污水不分流可任意排放
C.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2)天然降雨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检验。
(3)透水砖是海绵城市的“海绵体” ,水下渗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
(4)分解水可以制得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氢气。如图,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催化,进行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
28、硝酸钾(KNO3)粉末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钾(KCl).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除去其中的氯化钾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9、右图用于研究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C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氩原子_______
(2)汞元素________
(3)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现有①硫酸 ②维生素 ③氢氧化钠 ④石墨 ⑤镁粉 ⑥肥皂水,请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蔬菜,水果富含______;
(2)能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_____;
(3)能与油脂发生反应的是____;
(4)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____;
(5)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
(6)常作于电池电极的是_____。
32、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完成了泡腾片趣味性实验,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不会从太空水球中冒出。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H3C6H5O7)。
(1)柠檬酸属于__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柠檬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3)将维C泡腾片投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主要是因为柠檬酸和NaHCO3发生反应,请完善该反应:。(填化学式)
(4)可用_________(填两种)验证泡腾片是酸性的。
33、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_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喝点汽水可以消暑解热解热,我们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3)菜刀用过后如不及时处理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34、按下列要求填空.
(1)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KClO4 Fe Na2SO3 Na2MnO4
(2)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B原子中,X=_________________,
②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__(填序号).
35、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铸铁管
B.铜管
C.塑料管
(2)金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制成合金,目的是为了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硬度,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不能用铁桶装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
A.肯定有银
B.肯定有铜
C.可能有铁
D.可能是铁和银
36、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呈灰色,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和钛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和航海工业。上述描述中属于钛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2)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4min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灰暗,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
(3)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K三种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Ca、Mg,如图乙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__有关。
3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下实验来探究微粒的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和中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属于碱性物质,水属于中性物质)。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通过观察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水可以使酚酞_______。
(2)实验Ⅱ:如图1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从微粒性质的角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
(3)某同学为使实验Ⅱ结论可靠,设计图1中乙实验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做该对比实验是否有必要?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
(4)实验Ⅲ:如图2所示,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借用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性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于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个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从微粒运动角度说明_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接近__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38、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装置中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
______。
以上______
从
中选择
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验满方法为______。
39、请用金属的知识回答问题:
(1)将黄铜和纯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出现划痕,这说明______________。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制门窗却不易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将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固体A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若滤液 B为无色,则其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
40、“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的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
(1)胞嘧啶中碳、氢、氧、氮四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2) g胞嘧啶中含32g氧元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