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nO2中锰的化合价是
A.-4
B.-2
C.+2
D.+4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生铁和钢的物理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3、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B.2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中的“2”表示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
D.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
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
B.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丙+丁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5、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或操作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加稀硫酸 |
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
D | 鉴别羊毛和锦纶 | 用灼烧的方法 |
A.A
B.B
C.C
D.D
6、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不明物体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氧又降温
D.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7、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8、下列微粒或物质的名称及符号正确的是
A.2——2个碳酸根离子
B.3H——3个氢分子
C.氯化钾——KClO3
D.硫酸铝——AlSO4
9、《漩涡纹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距今5100-4700年,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下列有关彩陶的制作工艺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上色装饰
D.入窑烧制
10、如图是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都是混合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1、水在净化过程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沉降
B.过滤
C.用活性炭吸附
D.蒸馏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检查气密性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4、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5、下列潍坊地区的部分“非遗”项目中,其工艺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青州根雕技艺
B.寿光卤水制盐技艺
C.潍坊嵌银工艺
D.昌邑土陶烧制技艺
1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17、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如图为蚀刻时NF3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原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8、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5
19、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节能降碳减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措施与此报告精神不符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
B.倡导“低碳生活”,学生尽量乘坐公交车上下学,为缓解温室效应做出自己的贡献
C.涟源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鞭炮
D.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可直接排放涟水河
20、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Na+和钠原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1、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反应类型 | B.催化剂问题 |
①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单质 ②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③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 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②催化剂总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③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
C.性质与用途 | D.灭火三措施 |
①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②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③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着火点 |
A.A
B.B
C.C
D.D
22、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上,火炬“飞扬“展示了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燃料为液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在强风和寒冷的环境下火炬仍可以燃烧,说明火炬燃烧不受燃烧条件的影响
C.“飞扬”火炬采用的燃料液氢属于单质
D.火炬“飞扬”的创新设计和使用,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
23、隐形飞机是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隐形飞机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但隐形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我国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下列有关间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相对分子量为98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2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氧气 | 用带火星的木条 |
B |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C |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 点燃蜡烛,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D | 比较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 用澄清石灰水 |
A.A
B.B
C.C
D.D
25、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一一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停止燃烧
B.煽风点火一一增大空气流通量,有更充足的氧气促进燃烧
C.火上浇油一一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D.钻木取火一一摩擦生热,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其得以燃烧
26、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27、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_____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___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时利用了活性炭的___作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
(5)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__.
(6)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2H5OH)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食物变质是一种___氧化反应(填“剧烈”、“缓慢”).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可用__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是生成了醋酸.
29、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
①雨水 ②蒸馏水 ③雨后洁净的空气 ④氦气 ⑤氮气 ⑥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产物 ⑦四氧化三铁 ⑧自来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生锈的铁钉和盐酸的反应实验发现:
(1)开始盐酸颜色变黄,铁锈慢慢消失,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过一段时间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又过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FeCl3能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务人员抢救病人时常给病人吸入的气体是_____。
(2)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锌150mg,这里的碘、镁、锌是指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3)稀有气体可制成霓虹灯,原因是_____。
(4)“超级金属”铼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等领域。七氧化二铼(Re2O7)是铼最常见的氧化物,其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2、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_____,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在实验室用于制取_____(填化学式);
③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离子是_____,减少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3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1)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
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生活中使燃料充分燃烧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3)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棉布、涤纶、麻布三种布料中,选择弹性好、耐磨的布料是___________。
(5)在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钾三种物质中,可用做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
34、图 1 为KNO3和 NaCl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点处 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图 2 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 1 中表示为 。
A.c 点→b 点
B.d 点→b 点
C.c 点→d 点
(4)将 t2℃ KNO3、NaCl 的饱和溶液各 100g,温度降低到 t1℃。则下列关系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析出晶体质量:m(KNO3) < m(NaCl)
B.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m(KNO3) > m(NaCl)
C.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m(KNO3) = m(NaCl)
3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 )反应;
(2)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 )反应;
(3)二氧化氮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一种空气中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请把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
①糖水 ②冰水混合物 ③洁净的空气 ④过氧化氢溶液 ⑤液氧 ⑥矿泉水 ⑦氦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请填序号)
3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欲用装置F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5)实验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
(6)如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只选用G作为收集置,不用D、E、F装置来收集,由此可以判断一氧化氮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编号)。
①可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能和空气中某种气体发生反应
38、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 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 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
D 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所示。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_。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5)该小组同学又查阅了以下的资料:
资料:SO2和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a2SO3。据此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
39、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设备,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请写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区分b点和c点所对应溶液,可选用什么试剂?(写出一种即可)
40、按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