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A.石墨质软——可以制成石墨电极
B.氧气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C.CO的可燃性——CO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D.干冰升华吸热——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C.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
D.称取5.0g粗盐
5、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
6、下列除杂和鉴别操作正确的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 |
B |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除去 CO2中少量 CO | 点燃 |
D | 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 | 加水 |
A.A
B.B
C.C
D.D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C.金刚石的结构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8、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性质相似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
D.除掉混入CO2中的CO,可以用点燃
9、如图为HgO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剧烈运动时肌肉里产生乳酸(C3H6O3),会导致肌肉酸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B.乳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1:2:1
11、下列有关元素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D.太阳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氦
12、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随意焚烧塑料制品
C.利用发酵垃圾来制取燃料
D.乘坐地铁替代汽车出行
13、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描述中(或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厨房菜刀生锈
B.家中自制醪糟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D.家中自来水烧水壶底部有白色固体
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用于飞艇的He
1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B | 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 取样,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多少 |
C |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
A.A
B.B
C.C
D.D
1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吸取液体
D.倾倒液体
19、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
B.工业制氧
C.垃圾焚烧发电
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20、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
A.XY
B.X2Y
C.XY3
D.X3Y
21、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22、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利用金属钠和液氨(NH3)生产氨基钠的主要原理如图1,现用120mL液氨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金属钠的投加量越多生成氨基钠的量越多
C.其它条件相同时,控制温度能提高氨基钠产量
D.控制温度在50℃时,2.0g金属钠与120mL液氨没有恰好反应
23、三氟化氮(NF3)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于蚀刻硅芯片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硅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的产物均为气体
D.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只有一种是单质
24、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2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H2O,生成物是H2和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减少
C.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通电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2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B.冰水混合物
C.氧气
D.天然气
27、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3mL,则a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试管___________(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28、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
(2)建造航母和大飞机均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的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29、现有Ca、H、O、Cl四种元素,请选用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
(3)中和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4)用于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
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填写下列元素的化学符号:
(1)氢______;
(2)碳______;
(3)氮______;
(4)氧______;
(5)钠______;
(6)镁______。
3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1)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中都含有SO2 气体,在SO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SO2属于_____(填 “氧化物”、“酸”、“有机化合物”),SO2可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的pH_____7 (填“大于”、“小于”、“等于”)。当空气被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物质X的粉末,使空气中的SO2 含量明显降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X的化学式是_____。
(2)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用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
32、合金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_____,多数合金的_______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3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氧化铕的化学式为Eu2O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则氯化铕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如图2从宏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_(填“氧原子”或“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试写出图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如图3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4、我们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学生早餐中每天有牛奶,牛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______(填六大营养素之一)。
(2)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3)单质气体______(填物质名称)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实现“碳中和”“碳达蜂”是我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其化学式为(C6H10O5)n】,淀粉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______。
(4)野外郊游,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3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在______℃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4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t1℃时,将130 g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应再加入______g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36、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学过了五种途径可以制氧气,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反应途径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化学变化的途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
37、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及升降台、火柴两种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仪器⑨的用途是_____。
(2)实验室里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除上述所给仪器和实验用品外,还必须补充的仪器和实验用品是_____。其中补充的实验用品的作用是_____。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_____,_____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氧气逸出。
38、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装置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的组合来制取及收集二氧化碳;该气体反应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为便于控制制取氧气反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中的_________换成_________;若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收集的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现象是 _________。
(4)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研究发现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一种常见的液体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__________ (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6)饮用雪碧等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对此现象,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释:
物理变化的角度_________;化学变化的角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39、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很少甚至短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水的具体做法。
(2)请回答一条水污染的危害
(3)请说出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一条措施?
40、现有两瓶气体分别为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请你用所学知识用两种简便方法鉴别之。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