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使蜡烛的着火点变为0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2、2023年十一假期,新疆引来无数游客,走进山间,四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生活上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物品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0
4、如图为大连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所有燃料均无毒无害
D.天然气比煤更环保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3
B.图中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放回滴瓶
C.加热液体
D.放置洗净的试管
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
B.食物腐败
C.冰雪融化
D.水果榨汁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1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成无色
D.向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软水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泡沫
9、下列清洗操作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C.用稀盐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用酒精清洗碘渍
10、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是7:16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
D.生成的两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5:4
11、规范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连接仪器
C.加入固体
D.添加酒精
12、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杯水车薪——水太少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13、下列整理实验室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扔掉
B.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C.将大理石保存在细口瓶中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15、敖汉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6、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与液体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17、化学知识包罗万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少年喝牛奶补钙,这里的“钙”指钙元素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菜刀不选用铝制,因金属铝的密度小
D.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石油各成分,得到汽油、煤油等
18、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有关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的硝酸根离子:
B.3C中的“3”表示3个碳元素
C.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D.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19、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旧报纸
B.塑料瓶
C.玻璃瓶
D.铝制易拉罐
20、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1、千金藤素(C37H38N2O6)是中药材千金藤的一种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B.千金藤素由 4 种元素组成
C.千金藤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 l∶3
22、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设计实验以实现物质的鉴别与检验、分离与提纯等目的。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将气体点燃,使其充分燃烧 |
C | 区分甲烷与氢气两种无色气体 | 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在火焰上 |
D | 鉴别软水与硬水 | 取等量水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
A.A
B.B
C.C
D.D
23、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生铁、氯化钠
B.金刚石,大理石
C.氯化钾、硫酸铜
D.冰水,干冰
2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
B.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25、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铁离子:2Fe2+
B.+2价的镁元素:Mg2+
C.硫酸钠:NaSO4
D.氮气分子:N2
27、氨的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由微观变化图,可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28、2019年5月17日,80t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20s试车在浙江湖州圆满成功。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以液氧为氧化剂,甲烷为燃料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请写出液氧甲烷发动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水和能源。请回答问题: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2)长时间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生活中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中,较清洁的是______。
(4)自热盒饭用到一种白色物质—生石灰,该物质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达到加热饭菜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烤包子是新疆有名的美食,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
(1)包子馅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富含无机盐的是________。
(2)包子皮富含糖类,经咀嚼最终变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这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1、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是炼铁的一种矿石,Fe2O3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我国是使用“水法冶铜”最早的国家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2、APEC蓝告别北京后,2014年11月26、29日北京又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轮雾霾主要由于北京正值采暖季,燃煤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段,空气中大于PM2.5的颗粒明显增多.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___ 大量增加;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2)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作用;
(3)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 .
33、请用化学用语或符号名称填空。
(1)亚铁离子_______;
(2)硝酸铜_______;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 ××饼干 |
配料 |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
规格 | 180g |
保质期 | 10个月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______;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_________。
(2)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_____。
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______;
②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
(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属于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
②D中X=________;
(3)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6、(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室取用块状锌粒一般选用__________。
(4)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
37、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中的红磷可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木炭
B 蜡烛
C 白磷
D 铁丝
(3)乙中活塞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反应完毕,去掉热水,活塞最终应停留在刻度_____ 处。
(5)和甲比较,乙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3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后,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锌粉产生的气体比铝片的快。同学们依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应该是铝片的快,究竟什么原因呢?请你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讨论交流】
(1)按题中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金属铝、锌的活动性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回答出一个原因即可)。
(2)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评价】
(3)某同学按题(1)中所提到的影响产生气体快慢的原因改进了实验方案,发现依然是锌反应产生气体快,铝刚开始时反应还是比锌慢的多,后来才慢慢快起来,原因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认铝、锌的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同学将打磨过的铝片插入盛有乙试管反应的溶液的烧杯中,通过______(填字母)的变化来证明铝、锌的活动性。
A.观察反应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B.称量铝片(已进行干燥处理)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明显增加
C.称量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否明显减少
【拓展迁移】
(5)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铅片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离子数目一定增加的是______(用离子符号回答)。
39、解释下列问题。
(1)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_。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什么______?
(4)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_?
40、199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学生说:“这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你认为这位学生的说法正确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