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碳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可用该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用燃着的木条可以直接区分空气、氧气、氮气
C.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氧气
D.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钠元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有3个电子层
B.质子数为11
C.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D.“+”表示钠原子带正电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氢气
D.煤
5、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6、人类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海水蒸发
C.钢铁锈蚀
D.木材燃烧
7、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其中的溶质都属于酸的是
A.Na+、H+、
B.Ca2+ 、OH-、Na+
C.H+、、
D.K+、、
8、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A.工业酒精太浓
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
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9、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B.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危害身体健康
C.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所有反应
D.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10、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1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2、XR、AR、全息、AI动捕等多种硬核技术应用于2022年的春晚,为广大观众带来全方位视听盛宴,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720度穹顶LED屏幕投放
B.XR虚拟视觉技术
C.蓝色烟花燃放
D.裸眼3D呈现技术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但一定不是化合物
D.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4、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5、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转化③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反应④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1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 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 2 倍
17、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出行方便,大力提倡开私家车出行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C.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D.青少年饮用的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原子
18、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禁止烟火
B.禁止吸烟
C.禁止燃放鞭炮
D.禁止堆放易燃物
19、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下列有关苹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苹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
B.切开苹果能闻到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因苹果中含大量糖类物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D.苹果中含有的多种微量金属元素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D.用二氧化碳灭火
21、在下列某校开展的“石榴花开成长路 民族团结心相拥”—“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中,出现化学反应的是
A.跳竹竿舞
B.抛绣球
C.篝火晚会
D.唱山歌
2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23、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石油
C.乙醇
D.一氧化碳
24、某学校到常德德山参观云锦棉纺厂,棉纺厂主要生产棉纱等产品,你认为棉纺厂生产车间应张贴如图所示哪种标志
A. 禁止烟火
B. 注意行人
C. 当心中毒
D. 当心腐蚀
25、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玻璃管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成黑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
D.该实验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6、下列各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水下燃烧,发出黄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27、指出下面基本操作的错误
A液体药品的取用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B液体药品的加热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8、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小东同学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所起的作用是_____。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_____的方法。
(2)根据图2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表示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____c(填“>”“<”或“=”)。
②t2℃将40g 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
29、同学们为探究物质的一些性质,做了图中三个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2时,老师请小明闻一下浓氨水的气味,小明应按图中___(填“甲”或“乙”)所示进行操作。放置一段时间后,天平的示数会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3中空气和水都能被压缩,从分子的角度说明物质可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其中____更易被压缩,原因是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______。
(3)氖气______。
(4)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
32、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将20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
(2)t2℃时,将2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全部溶解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 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3、如下图中A、B分别表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__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4)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构成。
3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纯净的金属都是用由自然界的矿石冶炼而成,下列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A 赤铁矿Fe2O3 B
孔雀石Cu2(OH)2CO3
C 白钨矿CaWO4 D
石英石SiO2
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右图是铁锅的示意图:铁锅所含金属单质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获得这种金属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35、铁是在____条件下最易生锈,将一枚锈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依次 观察到的现象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
36、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填空:
(1)鸡蛋能提供主要营养素是______;
(2)利用洗洁精______作用清除油污;
(3)“海水稻”富含硒,硒是人体必需的______(选填“微量”“常量”)元素;
(4)高原缺氧中的“氧”指的是_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5)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37、某班分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
(1)实验室称量固体的仪器常用电子天平,若需直接显示所称固体的质量,在放称量纸或烧杯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__操作(填“校正”“归零”“去皮”)。
(2)操作ⅢI、V、V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该仪器在操作IV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较多、操作烦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的操作的是________
A 研碎粗盐 B 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
(4)操作V蒸发,为防止蒸发皿中的液滴飞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应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将水分蒸干。
(5)某同学过滤完后发现滤液依然浑浊,除了滤纸可能破损以外,请你再写出一种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________
(6)以下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操作进行分离的是_______
A 食盐和白糖 B 食盐和细沙 C 食盐和味精 D 豆油和水
(7)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 | 1 | 2 | 3 | 4 |
产率 | 75% | 83% | 88% | 72% |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 偏低 | 偏高 | 偏高 | 偏低 |
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
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有水分
38、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薇同学要检验所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你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小张同学也在收集一瓶CO2气体,他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6)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7)小徐和小杨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选择字母序号填写,下同),方便添加液态药品的装置是______,能够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______,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39、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及每天摄入量建议如图所示。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a.谷薯类 b.鱼肉类 c.蔬菜类
(2)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______。
a.佝偻病 b.夜盲症 c.甲状腺肿大
(3)平衡膳食要注意两点:①膳食中有多样化的食物;②______。
40、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答一点即可)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