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败
C.瓷器破碎
D.酒精挥发
2、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更是比比皆是。
(1)下列服装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羊毛衫
B.涤纶连衣裙
C.腈纶运动衣
D.纯棉T恤
(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用品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食盐水
C.纯碱水
D.糖水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Mg
B.N
C.2N
D.He
5、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一氧化碳
D.木炭
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与“碘酒”不同的是
A.生铁
B.水银
C.空气
D.赤铁矿
7、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
B.1个H2SO3分子中含1个SO2分子
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
D.H2SO3的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进展。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内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22
B.元素符号Ti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47.87
9、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五粮酿酒
B.柑橘榨汁
C.桂花飘香
D.滴水成冰
11、从化学观念的不同角度,对CO和CO2两种物质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分类观: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2、下列变化中不包含有缓慢氧化的是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酿造
D.红磷燃烧
1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把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B.图二转化1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主要方法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14、向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粉,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Fe、Cu,可能有Al
B.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Al(NO3)3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l(NO3)3
D.滤液中一定有Fe(NO3)2、Al(NO3)3可能有Cu(NO3)2
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D.
16、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过滤河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17、下列各种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8、我国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氢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体积变小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了停止了运动
19、结构决定性质,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F共有六种元素
B.A、B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B与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熬制井盐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醋
D.烧制陶瓷
21、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现有两份纯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石灰石,其中①小块状石灰石;②粉末状石灰石。它们分别跟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时间和CO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3、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中乙与丙的质量比为1:8
24、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25、关于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热
2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液态氧
C.水泥砂浆
D.洁净的空气
27、氢气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气体,从人类的最初接触到现在的广泛应用,经历了科学家们两百多年的努力探索。
(1)氢气的发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斯发现铁屑与硫酸接触产生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这种气体和空气混合后会产生猛烈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可燃性气体”,并发现其充入动物膀胱后,动物膀胱会慢慢升空。这些研究引起了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的关注,他将氢气和空气混合,用电火花引爆,发现生成了水。
(2)氢元素的发现。拉瓦锡深入研究了前人的研究后,将这种气体命名为氢气,将对应元素命名为氢元素,并就此创立氧化学说。
(3)电解水实验。英国科学家卡里斯尔等用伏打电池电解水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我们利用霍夫曼水电解器(如图所示)研究水的组成。
①a端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
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
③若想研究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提供的数据是___________。
28、20121年4月23日,在人民海军72岁生日这天,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同时加入战斗序列。舰船上的淡水来自海水淡化装置。海水中含有NaCl、_________等丰富的盐类物质,不能直接饮用。海水淡化装置采用蒸馏法得到的淡水属于_________物,如果长期饮用,可能会使人体缺少营养元素,如: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起重要作用的_________元素。
29、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已知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Fe(OH)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现将8g铁置于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13.1g,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1、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新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目前我国为改善环境,积极推进风力发电技术,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同时,在农村大力推进兴建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气体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试写出它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_________火焰。
(3)化石燃料的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下面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____
A 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新能源的使用 B 加高燃煤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C 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 将部分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作燃料
3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_。
(2)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
(5)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3、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从氮气、石墨、黄铜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
(1)小食品袋填充的是________;
(2)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3)用于制作水龙头的合金是__________;
34、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乙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_________。
(3)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符号)。
(4)由上述可知,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_________。
(5)在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比氢元素多2个周期多2个族,与该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
35、请回答下列问题。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他们在轨演示的太空实验,激发起大家追寻“科学梦”“航天梦”的热情。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化学实验“变”出五色的奥运五环。这个化学实验用到的试剂中有CH3COOH溶液、KI溶液、KIO3溶液、Na2CO3溶液,在这四种溶液的溶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下列的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A.CH3COOH B.KI C.KIO3 D.Na2CO3
36、化学符号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3)氯化铜_________ ;
(4)氦气_________;
(5)二氧化碳_________ ;
(6)氧化镁_________;
(7)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 ;
(8)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
(9)碳酸钠_________ ;
(10)氢氧化钙_________。
37、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按图甲实验,可确定X是盐酸,则Y可以是____(选填“石蕊”或“酚酞”)溶液;
(2)由图乙实验,A中固体全部溶解,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Fe2(SO4)3。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接着向试管B中滴加NaOH溶液,且产生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的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正确结论是:A中溶质有____。实验中,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分别列出c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
(3)由以上实验可知,酸能和____(填数字)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8、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夹紧止水夹,______,则气密性良好。用A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欲制取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第(3)小题制得气体中含有少量的______,要获得较纯净及干燥的该气体,发生装置后连接装置的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5)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39、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2)下图为污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一级处理中,“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沉砂池”和“初沉池”可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该杂质是_________;活性污泥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
(4)电解水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 ____________ (填“A”或“B”),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先将 ________________ 放在A口附近,再打开活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____ 组成的。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40、将一定质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0g澄清石灰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共得到2g白色固体。求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