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B.能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C.可以把硬水净化为软水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3、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以CO2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其中第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乙和丁的粒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
C.反应后ZnO-ZrO2的质量不相等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气体,然后将一只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中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分别为: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实现在轨交接。空间站中有一套完善的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实现舱内氧气和水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在轨驻留的需求。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
B.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使其生成氧气
C.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
D.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
6、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形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 CO2
C.Cu(OH)2
D.N2
7、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易与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锂(Li2O),锂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
【1】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的原子序数为3
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2】Li2O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3】下列关于药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氢铵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B.二氧化锰保存于广口瓶中
C.金属锂保存于冷水中
D.澄清石灰水密封保存于细口瓶中
9、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铁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氯化镁
B.硫酸铝
C.氨气
D.锌
10、实验室用 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KMnO4制O2
C.验证O2已集满
D.硫在O2中燃烧
11、下列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氢气
C.铜
D.二氧化碳
12、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杂粮酿醋
C.甲骨刻字
D.指南针
13、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变软,而坑里液体的体积增加。下列有关这一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吸水
B.变化后的液体仍是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
C.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20℃时,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
14、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酒精
C.石灰乳
D.冰水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海水晒盐
C.胆矾研碎
D.粮食酿酒
16、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17、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18、铝锂合金已是现代航空航天器材设计中最具竞争力的材料之一,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符号
B.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锂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19、玫瑰花开,满园飘香。在远处就能闻到玫瑰花香,从分子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锅生锈
C.节日焰火
D.汽油挥发
21、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铁锅生锈
C.石蜡熔化
D.热胀冷缩
22、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 B.化学与安全 |
①使用脱硫煤可完全解决酸雨问题 ②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
C.化学与社会发展 | D.化学与生活 |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②青铜和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 ①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②铝锅上的污垢用钢丝刷擦洗 |
A.A
B.B
C.C
D.D
2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属于单质
B.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24、“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拉瓦锡验证了空气由氮气、氧气组成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阿伏伽德罗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金属元素离子的是
A.
B.
C.
D.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7、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_________ ;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 _________ 再点燃;
(3)从细口瓶中量取15毫升药液,先把瓶塞拿下,______放在桌上,然后向量筒内倾倒药液,将要接近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至刻度,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处保持水平.
28、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语言,有丰富内涵和化学之美。
(1)请将下列物质选择合理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空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五氧化二磷 ⑤高锰酸钾 ⑥汽水
混合物:______;氧化物:______。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硫原子______;
②2个氢分子______。
(3)指出化学符号“CO2”所具有的意义:______。
29、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微粒的序号填空: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
(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___,
(3)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______,
(4)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主族。
30、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用天然气做饭后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1、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①物质由_________组成。
②有的纯净物由_________构成,有的纯净物由________构成。
③分子由___________构成。
3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w=30g。则t℃时, 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保留到0.1%);
(3)A物质混有少量B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提纯A物质
33、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种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2)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机动车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g,水___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填序号)。
项目 | 实验操作 | 目的分析 |
A |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 节约药品 |
B |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
C |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 整洁美观 |
D |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准确无误 |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0.9%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烧杯中的溶液。(填序号)
3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2)硬水中的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___________。
36、2023年央视春晚《满庭芳·国色》这一节目点燃了国人复古寻色的热潮。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
(1)桃红: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红用银朱调和,银朱是硫黄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HgS),Hg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群青:群青万顷,一轮秋月。群青与石青颜色接近,石青的主要成分是Cu3(OH)2(CO3)2,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元素。
(3)凝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7、幸趣和龙厚等同学进行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邀请你参与填写下表空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远远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
______________
| 空气瓶中无现象,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 _________________
|
两片玻璃片,一片吹气,一片放在空气中 | _______________ |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
38、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 (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Ⅱ.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个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个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39、(13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和100 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3)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40、请观察如右标志徽记:
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请提出你在生活中两条节约用水的行为或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