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积极植树造林
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2、以下是四种常见的危险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
A.易燃固体
B.毒性物质
C.易燃液体
D.腐蚀性物质
3、老师上课时用一块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火点燃,当手帕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损。下面同学解释正确的是
A.小红认为:纯属魔术,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小明认为:酒精能降低棉布的着火点
C.小华认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小悦认为:酒精跟棉布反应,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积雪的路面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采用甲醇作为燃料,它由氢气和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实现循环内碳的零排放,故称为“零碳甲醇”。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该反应中甲醇和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6:9
6、茶叶中的儿茶素(C15H14O6)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4+16×6)
B.儿茶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儿茶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儿茶素是由15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甲烷和氢气 | 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
B | 将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 用活性炭吸附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
D | 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 | 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
A.A
B.B
C.C
D.D
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承诺: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碳单质
9、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化学上的成就是
A.修订元素周期表
B.测定空气成分
C.主持测定相对原子量
D.确立了原子学说
10、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变化观:酿酒过程包含缓慢氧化
B.元素观: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种类相同
C.微粒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
D.守恒观:12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
1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
13、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1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5、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图。已知甲和丁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8 | 10 | 1 | 21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21 | 待测 | 9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B.反应中的甲、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后丙的质量为9g
17、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18、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按需取餐,响应“光盘行动”
B.节约用电,人走关灯
C.方便省事,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出门购物,自备购物布袋
19、下列有关燃烧、灭火和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粉厂和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B.发生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C.风力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有利于人员迅速逃生
2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吸取液体
D.添加酒精
21、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空气瓶内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瓶内的木条熄灭,由此说明
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D.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2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4.0 | 3.2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7.2 | x | 2.8 |
A.a和b是反应物
B.x=2.0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d可能是催化剂
23、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矿石
B.金刚石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氢气燃烧生成的水
24、麻布山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A.21%
B.50%
C.0.94%
D.75%
25、用如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推动注射器使固体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再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符合该现象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选项 | 固体X | 液体Y |
A | 硝酸铵 | 水 |
B | 生石灰 | 水 |
C | 铜粉 | 稀盐酸 |
D | 氢氧化钙粉末 | 稀盐酸 |
A.A
B.B
C.C
D.D
26、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B | N2(O2) |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
C | 铁粉(Cu)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
A.A
B.B
C.C
D.D
2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探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含量探究等。下列实验中有两组实验目的是相同的,它们是__________,分类标准________。
A | B | C | D |
(2)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按照此定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反应,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还原剂的元素化合价会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_____;
(2)氮气_____;
(3)3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
(4)两个铁离子_____。
29、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___________,燃着的蚊香放置时要注意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悬空放置在金属架上 ②远离被子、蚊帐等 ③放置在报纸上
(2)适时熄灭蚊香是节约和安全的需要,请说出熄灭蚊香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
30、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 11.0℃,冷却至 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ClO2 属于_____(填序号)。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盐
(2)制取 ClO2 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反应为:,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Na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ClO2 能快速将剧毒的氰化氢(HCN)氧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 如下图所示。
“ ”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反应生成的N2 与CO2 的质量比为_____。
31、(3分)实验室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 mL量筒、 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⑪胶头滴管。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填 2 种)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填 2种)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填 5 种)
32、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其中钾离子的符号为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试管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类型为_____。结合电解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完成图A_____。
宏观变化 | 微观解释 |
33、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告。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能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
35、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2)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等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合理即可)
36、碳是组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碳的化合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
(1)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B.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得到充分燃烧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D.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3)乙醇汽油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的性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铜片上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岀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图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图丙中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__(填序号)。自行车链条防锈措施是______。(任填一条)。
(4)用图丁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现有的仪器和药品(稀盐酸、稀H2SO4、石灰石、过氧化氢溶液四种药品供选择)在实验室里可以制取H2、O2、CO2中的_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块状的碳化钙(CaC2)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所给仪器中的F和_____。
(3)小明同学用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图2③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若两支蜡烛几乎同时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9、下列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 人均水量/(m3·ɑ-1)(ɑ,年的符号) |
轻度缺水 | 1700-3000 |
中度缺水 | 1000-1700 |
重度缺水 | 500-1000 |
极度缺水 | <500 |
根据图表分析和你对水资源的认识,请你说说:
(1)图中水资源极度缺水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
(2)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为辩论题,如果你作为正方辩论员,你的辩论要点是(要求从两方面考虑):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0、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
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3)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什么会影响金属的化学性质。
邮箱: 联系方式: